每個中國人做夢
都會被老人說“夢見周公”了
那你可了解 周公
他是誰?他從哪裡來?他做過什麼?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今陝西岐山),故稱周公。
他是西周開國元勳,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後世尊為“元聖”、儒學先驅。從流傳下來的曆史文獻來看,周公的成就可分為軍事、政治、思想三大方面。
軍事成就
二次克殷
滅殷後的第三年,公元前1024年,管叔、蔡叔鼓動起武庚祿父一起叛周,數十個大小方國聯合響應,對剛剛建立起來的周王朝來說是異常嚴重的打擊,周王室内部也處于風雨飄搖的局面。
周公首先穩定内部,保持團結,說服太公望和召公奭。周公統一了内部意見之後,第二年(前1023年)舉行東征,讨伐管、蔡、武庚,穩定周朝的統治。
八師戍守
二次克殷之後,周公擴建直屬國家的武裝力量,收編軍隊建立用來戍衛天子鎮撫南夷的“成周八師”、鎮撫東方及監視殷遺民“殷八師”、保衛以鎬京為中心的周人興起之地西土的“西六師”。
這三支軍隊由周天子親自委派的大貴族或大官僚擔任指揮官。由此可見,周天子掌握的軍隊有十數萬人之多,這就有效地保證了奴隸制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政治成就
在政權與各種制度的建設方面,周公繼承了前代制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例如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等,井然有序,使政治上有君臣上下之分,有等極之别:在宗法上有大宗、小宗之别;在經濟上上分公田、私田,使民不失耕。
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諸侯國
嫡長子繼承制由周公建立,并且成為了周王朝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嫡長子繼承制确立以後,隻有嫡長子有繼承權,這樣就經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争奪王位,起到穩定和鞏固統治階級秩序的作用。
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結合起來,創立了一套完備的服務于奴隸制的體制,以血緣為紐帶建立起周王朝的統治系統。
周代等級制度 周代等級制度
思想成就
制禮作樂
周公制禮,是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績之一,他開創了國家意義上功能性用樂分類的先河。
周公“制禮”則是為了滿足安排祭祀秩序的需要,根據血緣關系和等級身份,分别制定尊卑之間,長幼之間,親疏之間各自的不同行為規範。
孔子曾說:”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初的禮樂是沿襲夏、商而來的,周公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損益夏商舊禮,結合周族原有的習慣,制定出的一套調整宗法人倫制度和行為規範體系。
位于岐山縣周文化景區的天子六駕雕塑
敬天保民
周公制禮,着眼點不限于諸侯,他較多關注下層庶民。他曾先後給自己的胞弟衛康叔寫成了《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作為法則送給康叔。
《康诰》的目的是安定殷民,提倡“明德慎罰”;《酒诰》是針對殷民飲酒成風而發,規範、引導民衆飲酒的陋習;《梓材》也還是提倡“明德”,反對“後王殺人”。
三篇文告的基本思想是安定殷民,不給殷民一個虐殺的形象,處罰要慎重,要依法從事;至于改造陋習——酗酒,一是限制,二是引導,三是區别對待;作為統治者,要勤勉從事。
明堂朝觐
明堂在周初,最重朝諸侯之用。天子位居中,三公位于天子之下,其他各等級的諸侯、臣子的位置都有着明确的禮儀制度。
周文化景區複原的周代明堂
周公精心安排諸侯觐見周天子的禮儀,明确天子與諸侯之間尊卑上下的等級,使其各安其位以維護統治秩序,達成了周公制禮的目标。
周文化景區·明堂全景
《周易》
《周易》即《易經》,相傳是中國傳統經典著作之一,内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周易》(64卦及卦爻辭)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辭為周公所作。
《周易》并不是當今社會所熟知的用來占蔔算卦的書籍,而是古人用來解釋宇宙自然運轉的規律,以及教導人們了解和掌握預知未來的能力,其内容及其豐富。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産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被譽為“群經之首”。
周公的豐功偉績對中國曆史産生了重大影響,自春秋以來,周公被曆代統治者和學者視為聖人,尊為“元聖”。
周文化景區·元聖殿
周公被尊為儒學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聖之一,《論語》中記載孔子言論雲:“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孟子首稱周公為“古聖人”,将周公與孔子并論,足見尊崇之甚!本文節選自(寒雨 岐山縣文化和旅遊局2021-12-1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