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吧化學
在說元素周期表之前,你們知道這個是誰發現的嗎?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很多考試中都考過了)中學階段老師一般要求我們背誦前20位化學元素,這裡餓哦建議大家背誦前三十位!
門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現在已知的100多種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的“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占據一格。對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數、元素符号、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内容(如下圖)。此外,在元素周期表中,還用不同的顔色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做了分區。
氫元素
3.周期:周期表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共有7個橫行,即7個周期。
4.族:周期表中有18個縱行,除第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外,其餘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共有16個族。
【要點诠釋】
元素周期表的簡單應用:
1.查找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性質(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2.判斷元素的活動性。在同一族中越到下面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在同一周期中越到左邊元素的金屬性越強,所以金屬活動性K>Na、Na>Mg>Al。
3.判斷元素的化合價。元素的最高正價數與族序數相同,元素的最低負價數為最高正價數-8(稀有氣體除外)。例如,鎂、鈣的最高化合價為 2,鋁為 3價,硫的最高化合價和最低化合價分别為 6和-2,氯為 7價和-1價。
物質的分類
為了學習的方便,我們要建立分類思想。對于物質根據探究的需要可按不同标準分類,如按物質狀态分類,可分為:固、液、氣;按溶解性分類,可分為難溶、可溶、易溶;按物質組成和化學性質分類如下:
物質分類
【要點诠釋】
1.比較法理解概念。例如:
(1)純淨物與混合物,可通過它們所含物質的種類、分子種類進行比較。
(2)單質與化合物,可通過它們所含元素的種類數進行比較。
(3)酸、堿、鹽、氧化物,可通過它們的概念、所含元素、組成特點以及性質等方面進行比較。
2.為了加深對物質概念的理解,近幾年推出了概念關系圖題型。要解答這樣的試題,首先要理順概念的關系。
(1)并列關系(A∪B):如:純淨物∪混合物;單質∪化合物;有機物∪無機物;酸、堿、鹽、氧化物互成并列關系。
(2)包含關系(AB):如:純淨物單質、化合物,化合物酸、堿、鹽、氧化物,酸含氧酸、無氧酸,鹽無氧酸鹽、含氧酸鹽,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
(3)交叉關系(A∩B):如鈉鹽∩含氧酸鈉鹽。
原子結構、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質的關系
1.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的關系: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有密切關系。原子的核電荷數(質子數)=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數。原子的電子層數=周期數,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族序數(主族),所以隻要知道一個原子結構示意圖就可以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之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
2.構、位、性的關系:知道原子結構或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能确定元素的性質
(1)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稀有氣體元素可通過原子結構示意圖來确定。原子最外層8個電子(氦為2個電子)是稀有氣體元素。最外層電子數大于電子層數是金屬元素(氫元素是非金屬元素)。如
硼元素
電子層數為2,最外層電子數為3,應是非金屬元素。
(2)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可确定元素的化合價,如
锂元素
最外層1個電子,常見化合價為 1;常見價為
硫元素
-2和 6;常見
碳元素
化合價為-4和 4。
喜歡我的可以關注一下,然後留言!
謝謝大家的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