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真實的數字?最近,不少博物館暫停開放在國際博物館日,各大博物館推出了多種形式的雲上展覽在這些博物館中,故宮曆來受到衆人的關注除了推出的展覽,故宮的建築群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館人們通過實地的觀賞和觸摸,能切身感受到曆史的風雲變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故宮真實的數字?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最近,不少博物館暫停開放。在國際博物館日,各大博物館推出了多種形式的雲上展覽。在這些博物館中,故宮曆來受到衆人的關注。除了推出的展覽,故宮的建築群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館。人們通過實地的觀賞和觸摸,能切身感受到曆史的風雲變幻。
現階段,無法到實地細細品味,那麼不妨靜下心來,回想一下故宮裡那些容易讓人忽略的細節,待再次開放後,帶着這些發現可以來一趟不一樣的探訪之旅。
俯瞰故宮 資料圖片 李繼輝 攝 TAKOFOTO供圖
古代帝王對數字的考究
行走于故宮,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紅牆黃瓦的宏偉建築,但很少會關注腳下由漢白玉石或城磚鋪就的地面。其實,從午門到太和殿,這條禦路上漢白玉石頭的數量非常有講究:從午門門洞穿過來,到太和門前金水橋最南端,禦路上的漢白玉石一共是十八塊,而從金水橋北端到太和門前,則一共有三十六塊漢白玉石,正好是前者的兩倍。
太和門廣場 TAKEFOTO供圖
另外,從太和殿北側丹陛下開始,一直到太和殿的丹陛下,禦路石一共有五十五塊,這個數字或許并不是随意設置——它是一到十這十個數的和,古人對五十五這個數有過這樣的解釋:“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注——将天數一三五七九加起來為二十五,将地數二四六八十加起來為三十),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周易》),也就是說萬事萬物是從這個數演變而來。
筆者近來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數字現象,北京中軸線直線總長度為7.8公裡,而這個數字不止一次出現在明清兩代北京城的規劃中。例如嘉靖年間修建的朝日壇和夕月壇,兩處神壇壇台的中心點,如果用一條直線連接起來,其長度是7.8公裡;如果把永樂年間興建的合祀天地的大祀殿(今天壇祈年殿)和嘉靖年間修建的方澤壇壇台中心點進行連線,直線長度也接近7.8公裡。天與地、日與月,互相之間的連線竟然都和中軸線的長度接近,可見嘉靖皇帝在設計郊壇時候的用心。
北京城裡的各種軸線 楊征 繪
如果沿着這個思路,再進一步探究,就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從祈年殿(明堂,祭祀天地的場所)引一條直線,經太廟享殿、故宮太和殿(明奉天殿,嘉靖時改皇極殿)、大高玄殿乾元閣(乾元閣為兩層建築,一層為坤貞宇)到内城西北德勝門,這條線也接近7.8公裡;廣安門和廣渠門之間,北安門分别到右安門、左安門之間的三條軸線,也幾乎都是7.8公裡。7.8公裡相當于4900步,古人曾雲,“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雖然對這種說法有多種解讀,但四十九肯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
上述發現隻是筆者的“突發奇想”,還有待更多史料的論證。筆者舉這些例子也是想說明,古人關于北京城的設計理念,還有很多“密碼”需要如今的人們去破解。
琉璃瓦:顔色和數量區分等級
太和殿屋脊上的脊獸,是很多遊客都會關注到的一個信息點:它突破了“九”這個最大數字的限制,置放了十件瑞獸,是中國古建築中的孤例。而說起故宮的琉璃瓦,有太多值得品味的細節了,在此筆者和大家分享幾個有意思的關注點。
首先是琉璃瓦的顔色。行走在故宮的中軸線上,所見到的主體建築都是覆以黃色琉璃瓦的,這主要是用以突顯出皇家的氣派和威嚴。不過細看故宮東西兩側的建築群,在琉璃顔色的使用上就不太一樣了。位于外東路的文華殿小院,最後一進是一座二層樓閣,名為文淵閣,這裡也是清代儲藏四庫全書的場所。其上所覆蓋的琉璃瓦便是黑色為主,并配上綠色的“鑲邊”,這也就是常說的“綠剪邊”。
琉璃瓦的黑色,與傳統文化中的“五行”之說有莫大關系。黑色在五行文化裡面代表的是水元素,文淵閣是皇家重要的藏書場所,因此便采用了這個顔色,以期能夠起到防火的效果,這是古人對于物質的一種極為樸素的認知。
除此之外,通過中軸線東西對稱的文華殿和武英殿兩個小院作對比,還能發現古代建築禮制上的諸多細節。武英殿前有金水河流過,金水河上架設了三座橋梁,而文華殿則沒有這樣的“待遇”:金水河隻是和小院西南角擦了個邊,上面也有一座橋,還隻有一半橋欄闆。武英殿前的武英門,禦路石雕為二龍戲珠,并且台基上設置有欄闆石,而文華門非但沒有欄闆石,就連禦路石雕也沒有龍的影子,隻是采用了“三元”圖案,用三組類似雲紋的圖案來象征歲、月、時之始。究其原因,是因為武英殿最初設置的功能,是皇帝專用的齋戒場所,而文華殿則是太子專用,其規制相應要低一些。
其次是琉璃瓦的款識。在交泰殿兩側台基的邊沿以及台階兩側,人們能看到用黃綠相間的琉璃磚砌築的透風燈籠牆。正因為它是“透風”的,所以能從這些孔隙中看到琉璃磚上的款識,上面非常楚楚地用滿漢兩種文字寫着:“嘉慶三年,官窯敬造”。這些款識後面其實隐藏着一段不為人知的曆史。
交泰殿兩側台基琉璃磚上的款識
如今所見到的乾清宮和交泰殿,都是在嘉慶二年(1797年)那場火災之後重新建造的。當時這場火災是由于值班太監管理火源上的疏忽而導緻,直接後果就是将乾清宮及其附屬的昭仁殿、宏德殿以及乾清宮後的交泰殿全部燒毀。昭仁殿中乾隆皇帝花了一生心血所收錄的曆代古籍珍本被付之一炬。所幸救火人員還算動作敏捷,将交泰殿内皇帝的二十五方寶玺都搶了出來。乾清宮和交泰殿兩座大殿的重建耗費了一年的時間,而這些有款識的琉璃磚,也正是此次重建過程中啟用的,它們成了曆史的忠實記錄者。
後宮布局之謎
參觀完前朝的三大殿,站在保和殿後的高大台基上,整個後宮可以在此一覽無餘。其中東六宮東北角的景陽宮和西六宮西北角的鹹福宮正殿采用了庑殿頂,也令不少遊人頓生疑惑。
從故宮的平面圖不難看出,鹹福宮、景陽宮和明代皇後居住的宮殿坤甯宮組成了一個倒着的“品”字形結構。這和皇帝專用的奉天殿(今太和殿)及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形成“品”字形布局非常類似,因此不難看出這兩座宮殿内居住的應該是地位比較高的妃嫔。
鹹福宮
明初并沒有設置“皇貴妃”這個頭銜,明史上第一位皇貴妃是宣宗皇帝的孫貴妃,後來她也成為皇帝的繼任皇後。景陽宮和鹹福宮的這種高規制,不排除是在紫禁城設計之初,皇帝為妃嫔中可能出現較高地位者這種情況而做的預留。
景陽宮
另外筆者猜測,如今的東西六宮在明初時或許是東西各有九座宮院,形成九宮格的布局,即“東西九宮”。這樣一來景陽宮和鹹福宮便都分别位于九座宮院的“坤”位,對于後宮來講,這無疑是最尊貴的位置了。
當然,這也隻是筆者的一家之言,以起抛磚引玉的作用。
在東西六宮北側、禦花園東西兩側,明清兩代各有五組院落,因其大體方位在乾清宮兩側而被稱為乾東五所和乾西五所。很多人看來,這兩座建築群合起來對應“十天幹”,東西六宮合起來正好對應“十二地支”。不過這可能多是後世的附會。因為這兩組建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别是乾隆皇帝将自己曾經的“潛龍邸”乾西五所進行了大規模拆改後,已經基本看不出原有格局了,乾東五所保存尚好,原有格局基本還在。
再往前追溯,史料記載上的乾東五所和乾西五所,在明初最早規劃時,分别是乾東七所和乾西七所。這種說法首見于明初大臣楊榮所作《皇都大一統賦》,在描述竣工不久的北京紫禁城時有“六宮具陳,七所在列”之語。六宮無疑指的是東西六宮,而此處的七所,便是乾東七所和乾西七所。類似的說法在《明實錄》中也有相關記載。孝宗實錄載弘治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大學士劉健以火災發生過于頻繁警示弘治皇帝,其中就談到了“乾清宮西七所火”,說明在弘治朝這裡仍然維系着明初的格局,其拆毀年代有說法指出毀于世宗嘉靖年間,也有說法是毀于神宗萬曆年間。
甯壽宮:宮廷和園林建築的總結之作
中國曆史上的“太上皇”并不算太多,第一位當屬劉邦的父親劉老太公,當了太上皇之後的老爺子很懷念故鄉沛郡豐邑的一草一木,劉邦在長安城邊上給自己的父親修了一座新豐邑。此後唐代李世民專門為太上皇李淵興建永安宮,即後來的大明宮。南宋高宗禅讓後興建了德壽宮作為自己日常起居之所。明代唯一的一位太上皇英宗皇帝所居的“南内”實際上是弟弟景泰皇帝給他設置的一處囚禁場所,不能算是太上皇宮。時至今日唯一幸存下來的太上皇宮,就要數紫禁城内的甯壽宮了:乾隆皇帝即位後許諾如果自己能夠在位60年即将皇位傳給子孫,自己去做太上皇帝。
甯壽宮在明代和清代早期本是太後或太妃們的居所。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皇帝在自己年過六旬之際,開始将這座宮院改建為未來的太上皇宮。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基本建成。縱觀甯壽宮全宮,大概可以按照“前朝後寝”的格局來進行劃分,但從細節上來看,當初設計的理念和内涵,還有很多有意思之處。
首先說甯壽宮的中軸線,如果從第一道大門皇極門開始算起,經過皇極殿、甯壽宮、養性門、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和景琪閣,一共是九座建築物,這正好與前面的九龍壁遙相呼應。而從禮制上說,皇極門這座看似普通的琉璃磚門,其實是一座微縮版的午門,而其後的甯壽門和皇極殿,則對應太和門和太和殿,甯壽宮作為薩滿教祭祀場所則對應坤甯宮。
甯壽宮九龍壁
甯壽宮之後便是太上皇宮的後半部分了,後半部分共分為中、東、西三路,模拟紫禁城乾清宮院落和東西六宮格局。後院西路的建築中,還有很多奇妙布局,從衍琪門到古華軒、遂初堂、翠賞樓、符望閣和倦勤齋,共有六座建築,這六座建築并非随意安排,它們非常符合傳統文化中“乾卦六爻”的概念:符望閣是“飛龍在天”,其建築高度為整個西路的制高點,倦勤齋為“亢龍有悔”,寓為歸正養老之意;翠賞樓是“或躍在淵”,因此其南北各設置一座亭子……
當然甯壽宮也還有很多細節有待于人們的發現和探索,比如其樂壽堂和周邊建築布局與圓明園的含經堂非常類似,符望閣也可看做是建福宮花園延春閣的再造等。整個甯壽宮是乾隆皇帝對于宮廷和園林建築的一個總結性作品,體現着他終極的建築設計理念,非常值得關注和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