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的貴州省雷山縣方祥鄉陡寨村第九組村民李全清,2021年8月,又迎來一樁喜事——一家人用上了幹淨衛生的水沖式廁所,這讓他高興地合不攏嘴。
為打造宜居的生活環境,雷山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實施以農村廁所改造、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為重點内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和生态品質得到改善提升,為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美麗的雷山縣丹江鎮白岩苗寨。
01 注重頂層設計,強化高位推動
雷山縣注重和強化環境整治的頂層領導與策劃,将人居環境整治納入全縣重要工作來部署,做到科學規劃、高位推動。
一是以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工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建立了以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召集人,農業農村、住建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副召集人,教科、财政、自然資源等10個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雷山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聯席會議制度,原則上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聯席會議,以強化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統籌調度。
二是成立專項工作組抓實工作。成立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水環境治理、道路環境整治、廢棄物整治、村容寨貌整治、督導調度、宣傳報道等9個專項工作組,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為紮實推進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是堅持規劃引領強化工作。以傳統村落為重點,把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民族文化保護、生态環境保護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科學編制了全縣154個行政村《村莊規劃》以及《雷山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方案及考核辦法》等政策文件,明确目标任務,提出具體工作要求,為有序有效推進人居環境建設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環境優美的雷山縣龍塘村。
02 注重生态優先,強化環境保護
雷山縣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以環境整治為重點,實施美化、綠化、亮化、淨化工程,着力打造宜居、宜遊、宜業環境。
一是建立損害環境賠償制度。有效落實河長制,堅持“誰污染、誰賠償”“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成立雷山縣生态保護法庭、生态檢察科、生态保護公安分局等生态保護機構,嚴格落實“誰損害生态環境誰賠償修複”制度,對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内的違建房屋、小水電站等予以拆除、恢複原貌,堅決打擊破壞生态環境行為。
二是實施美化亮化工程。将改善人居環境實施美化亮化工程與“我為群衆辦實事”緊密結合起來,由住建、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部門牽頭,在全縣上下大力實施美化亮化工程。到2020年底,全縣農村串戶路硬化率達90%以上,安裝太陽能照明設施1.34萬套,30戶以上自然村寨照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
三是落實生态補償機制。牢固樹立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态立縣、旅遊強縣”戰略,針對大部分村寨地處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現狀,嚴守生态資源環境“紅線”,鼓勵退耕還林還草,建立森林效益補償機制,出台《雷山縣國家級公益林生态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截至2021年9月底,全縣累計發放生态公益林補償資金6294.33萬元,惠及農戶1.77萬戶7.08萬人,村莊綠化覆蓋率46.2%,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2.8%,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标率100%,全縣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縣城污水處理率從40%提升到80.8%,行政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覆蓋率穩定在90%以上,人居環境質量全面提升。
03 注重宣傳評比,強化全民參與
雷山縣以開展“多彩貴州·文明行動”為契機,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強化環保和衛生知識宣講教育,提高群衆環保衛生意識。
一是多形式開展宣傳。全縣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村村響”喇叭、微信平台、鳴鑼喊寨等形式對人居環境整治内容進行持續宣傳。同時将群衆喜聞樂見的内容制作成宣傳标語或宣傳畫、宣傳單,有效傳播文明正能量,提高廣大村民的認知度,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的大潮中來。截至2021年9月底,發放宣傳手冊、倡議書10萬餘份。
二是持續開展文明衛生評選。為進一步引導人民群衆革除陳規陋習,形成“人人關心動手、戶戶參與争創”的氛圍,全縣9鄉鎮(街道)積極組織開展“衛生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不斷提高廣大群衆的衛生環境意識,增強保護環境的榮譽感和主動性,積極營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三是讓“紅黑榜”成為有效抓手。為有效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在縣文明辦的指導下,各村設置衛生“紅黑榜”專欄,按月開展檢查評比、公示,衛生好的上“紅榜”,并以流動紅旗的方式授予“文明衛生家庭”紅旗,對環境衛生差的農戶則在“黑榜”專欄公開曝光,從而引導群衆提升戶内外環境衛生意識,有效促進了精神文明創建和農村環境衛生改善。西江鎮麻料村潘寅學家因房前屋後堆放雜亂、室内衛生差,被列入“黑榜”在村口的公示欄公示。第二天,駐村工作組便接到潘寅學的電話:“我家環境衛生整治好了,歡迎你們來檢查……”工作組過去看時,衛生環境煥然一新。當村裡修建便民橋時,村民龍淵自主捐助5斤大米給施工的農民工煮粥吃,被列入“紅榜”作為楷模供全村村民學習。如今在西江鎮,“紅黑榜”成為村民們熱議的話題。
2020年以來,通過強力宣傳和全民參與,全縣文明村鎮創建率達88%以上,在黔東南州16個縣(市)中位居前列。在“多彩貴州·文明行動”考核中,雷山縣以綜合考核成績95.36分位居全省第14名,較上年躍升了7個位次。
04 注重民生改廁,強化破解短闆
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雷山縣認真貫徹落實對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實施“廁所革命”作為提升旅遊品質、破解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短闆”來抓。
一是提高“小廁所大民生”的認識。将“廁所革命”作為基礎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來抓,精心制定《雷山縣“廁所革命”工作實施方案》,明确責任主體,細化任務目标,确保了“廁所革命”項目得到強有力推進。
二是納入民生實事項目落實。該縣将實施農村“廁所革命”作為2021年的“10件民生實事”之一來抓,把“廁所革命”與“學黨史、辦實事”貫穿起來,按照“因地制宜、群衆自願”的原則,結合鄉村振興建設,積極統籌和争取上級補助資金,探索安裝便捷、幹淨整潔的适合農村的改廁模式。
三是以點帶面實施。本着“以點帶面、注重實效、逐步推廣”的原則,全力實施好500戶農村廁所改造,逐步提升全縣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糞污無害化處理率和資源化利用率,促進群衆觀念意識從“要我改”轉變為“我要改”。截至2021年9月初,500戶“旱廁”的“清潔改造”已完成,有效将農村“廁所革命”工程辦成人民群衆的實心事、滿意事、暖心事,文明如廁新風尚逐步形成,人民群衆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05 注重建章立制,強化長效管理
為确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久久為功、常抓不懈,雷山縣着力推進建章立制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整治工作機制。全面落實責任領導、牽頭單位工作職責和聯絡員制度,健全完善領導小組牽頭抓總、牽頭領導抓部署落實、牽頭單位協調成員單位推進工作的長效機制。
二是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建立農村環境衛生專項督查組,定期不定期深入村、組、戶開展督查指導。2021年以來,全縣開展督查540餘次,及時督導整改發現問題352條。同時,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指導各村将環境衛生治理納入《村規民約》,納入鄉鎮、村年終目标考核體系,确保整治工作長期有效開展。
三是構建全員參與的多級聯動機制。壓緊壓實297名鄉村振興駐村幹部及460餘名村“兩委”幹部工作責任,把環境衛生作為工作實績的重要考核内容,着力提升駐村幹部和村“兩委”幹部抓環境衛生整治意識,引領群衆增強内生動力,形成抓好環境衛生整治的自覺性、主動性,齊心協力做好村容村貌幹淨整潔、基礎設施升級提質、美麗鄉村宜居宜遊。
(作者:李格林 作者單位:貴州省雷山縣教育科技局)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第12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