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7:48:52

#莊子的《秋水》傳遞了什麼信息和含義#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1

莊子,是他那個時代的世界頂尖級哲學大師。

《秋水》,以首句的前兩個字為名,排于《莊子.外篇》第十的位置。是以寓言的形式,闡述了他關于“認識論”的深刻認知。

後世不少人認為,《外篇》不出于莊子或其弟子之手,是他人托僞而雜入其書的。

然而,細觀《秋水》全篇,後半部,自“夔(kuí)憐蚿(xián)”始至結束的六個寓言,相互獨立,亦與前半部無涉。或曰,這一部分很可能為他人所作,且強自并入此篇,遂留明顯“遊離”痕迹。但前半部,完整統一,邏輯缜密,從思想、風格及至文字,又與《莊子.内篇》何其相似乃爾。

所以,釋讀《秋水》,似可忽略後半部而着重關注前半部。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2

《秋水》前半部,記叙北海海神與河神的對話,一問一答,深邃隽永,一氣呵成。

具體說,此部分大緻可分為“六段”。

自“秋水時至”到“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是第一段。

這一段,說到河神之“小”卻自以為“大”,對比海神之“大”卻自認為“小”,講述了事物之“大小”是相對的,人們認識事物也必須具有這種“相對性”的觀點。

按:“望洋興歎”“贻笑大方”“井蛙不與言海,夏蟲不與語冰”和“滄海一粟”等成語,皆出于此。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3

至“約分之至也”是第二段。此段又分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其以确知事物和判定大小極其不易,說到人之認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總體的無窮性所影響,來講述正确認識事物的複雜性和難度。

第二層次,緊承前一段對話進一步說明,認知事物之不易,常常便會“言”不能“論”,“意”不能“察——不能講述事物全貌,也不能認知事物本質。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4

至“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是第三段。

此段,從事物性質的相對性出發,引申論及“大小貴賤”亦不絕對,不能簡單認定。

至“夫固将自化”是第四段。

這一段,從《内篇》即已反複論證的“萬物一齊”“道無終始”的觀點出發,講述人們的認知對“外物”不可能施加根本性影響,事物的變化要源于其“自化”。

至“反要而語極”是第五段。

此段,通過講述為什麼要看重“道”,指出懂得了“道”便可通曉事理,就能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5

至“是謂反其真”是第六段。

此段,講“天然”與“人為”之區别,實際上是講“規律”不可違,“人為”應在“規律”範圍内“行事”,要尊重“規律”,即順應事物的内部變化——“自化”。

莊子是個奇人,也是個“另類”。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有誰不是争向當時的諸侯獻媚?

莊子即是。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6

他短期當過“漆園小吏”,大約相當于股長級别的植物園園長。楚威王延請其去做楚相,他說“沒得污了我的名頭”——“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司馬遷語)。 終其生,莊子皆視權錢為糞土,甘受窮苦,困頓時向管河道的小官借過米,有時靠編草鞋賣了度日。

恰如此,莊子才得以保持獨立人格,“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絲毫不在意“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司馬遷語)。

也恰如此,莊子盡管被後世認為是中國散文之鼻祖,但其在哲學上的造詣在那個時候,亦可傲視世界。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7

莊子的“本體論”是“氣”。

其雲:“通天下一氣耳”。(見《知北遊》)

“氣”,是宇宙間的外在動力。鲲化“物化”為鳥,其名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怒”即“氣”之鼓動。列禦寇禦風而行。“風”也就是“氣”。

“吹”和“息”,都是莊子描述“氣”之運動的重要概念。

但是莊子認為,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物化”而在于“自化”——用現在的話說,即事物内部的矛盾運動。他認為,列子禦風而行,不是真正的本事。他說,人有八種境界,第八種才是“自化”的最高境界。到了這一境界,人才可能獲得“絕對自由”。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8

莊子哲學是全面的,《秋水》,闡述的就是他的“認識論”。

與前面講到的“本體論”一樣,莊子的“認識論”也充滿了辯證法。這種方法論,莊子承繼于老子,但又絕不與老子雷同,至少具有了範圍更廣泛、層次更深入的特點。

《秋水》中,恣意汪洋地論述了認識事物的複雜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對性”和認知過程的“變異性”。指出,認知事物本質之不易和理性準确判斷之困難。也強調了人的認知目的,在于認識作為事物規律之“道”,亦即事物的本質;并認為,認知事物之後人之行為,不是違反“道”而是順應“道”,這才是根本的原則——“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9

最後的一段話,是《秋水》的點睛之筆——“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為天;絡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一人滅天,無以姑滅命,無以得殉名。’”

譯成白話是——海神回答說:牛馬生就四足,這叫天然;用馬絡套牢馬頭,用牛鼻绾穿住牛鼻,這叫人為。所以說,不要用人為去毀滅天然,不要用故意的作為去剪滅自然的禀性,不要為獲得虛名而不遺餘力。

還能說得再透徹嗎?

莊子的核心方法和原理(莊子是個世界級大哲學家)10

或曰,莊子過分強調了“相對性”,有可能導緻不可知論;而且,他承繼老子無為思想,過于消極。

對于此種說法,可能恰好用上《秋水》中河伯的那句話來回答——“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笃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

比如說莊子消極,那他大概就不會針砭時事,包括争霸的諸侯及儒家等學派,發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樣的呐喊了。(見《胠箧》)

在“頭條”上,寫過一篇《莊子是個世界級的哲學家》。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搜出來看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