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重新統一全國後開始借鑒、實行秦朝制度,正所謂“漢承秦制”。到西漢中期逐漸發展出與社會現狀相适應的統治制度,漢武帝時期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從經濟改革角度看,最重要的就是發行新币“五铢錢”,這也是漢文化中“五行”思想的體現,漢武帝時期又建立一系列與錢币制造、使用、流通的制度。這種錢的影響深遠,直到唐朝時期才廢止,使用年号字樣鑄錢,從而開創了“年号錢币”的先河,使“五铢”類重量字樣錢币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西漢五铢錢
一、西漢五铢錢來源與制造使用錢币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産物,它作為一般等價物必須具有稀有、保值、易攜帶等特點。迄今發現新時期晚期至夏商時期已使用海貝作為錢币,并有專用的“貯貝器”。到東周時期列國普遍使用青銅來鑄造貨币,由于文化差異列國貨币在形制、價值、重量等各個方面都不相同,難以進行統一換算。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期便将這些異形錢币統一為秦“半兩”圓形方孔錢,同時也開創了“重量文字”錢币的先河,這可以看做是漢五铢錢币的源頭。
但在漢武帝下令币制改革通行五铢錢之前,還曾使用一些其它形制的錢币,可以看做是西漢初期對錢币制造使用的嘗試性探索,大體有八铢半兩、五分錢、四铢半兩、三铢半兩錢四種,其中輕薄而方孔較大的五分錢和建元三铢錢俗稱為榆莢半兩。這些屬于西漢初年“某铢”的錢币出土時常常連鑄有“半兩”字樣,這表明漢初大體沿用秦代的半兩錢。
西漢四铢半兩
漢初存在這些不同品種、重量的錢在社會中流通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漢代承襲秦代制度而來但制錢材料匮乏,所以錢币重量不及秦代,但又未建立完善的制度,所以錢币上自鑄“某铢半兩”,以便和秦代沿用下來符合重量的“秦半兩”有所區别;
第二,漢初分封列國,先有異姓諸侯王、後有同姓諸侯王,這些王國擁有高度自治權,可以自行鑄币、選派官吏、調動軍隊,所以各個王國自行鑄币就會存在差異;
第三,漢初商品經濟不發達,在社會活動中不需要大量錢币,所以漢初沒必要對錢币鑄造與使用進行嚴格管理,沒有制定完善的制度。
到漢武帝時期經濟發展高度、同時中央頒布各項法令削弱郡國勢力,為币制改革做好鋪墊,于元狩五年開始第四次币制改革,下令“廢三铢錢,改鑄五铢錢”由此開始啟用“五铢”錢文。“五铢”即錢重量為五铢,秦漢時期二十四铢為一兩。這種錢的外形仍然采用圓形方孔的造型,但是在鑄造時改進了銅及其它合金的物料比例,含銅量在70%,含鉛量約20%,還進行表面打磨,使得銅錢質量成色更好。
西漢三铢錢
最初仍實行中央與地方共鑄,地方所鑄錢币稱為“郡國五铢”,中央則在上林苑中設鑄錢機構,即鐘官、技巧、辨銅三官,所鑄錢币稱“上林三官五铢”,漢武帝元鼎四年為控制全國經濟、削弱地方郡國實力宣布收回地方鑄币權,全國隻能由中央“上林三官”鑄币。上林三官統一鑄造标準錢被其後昭、宣帝時期沿用,成為西漢五铢錢币的代表作。五铢錢的錢文“五铢”兼有隸書和小篆的風格,字體修長優美。尤其是上林三官錢筆畫粗細一緻,具有較強的防僞效果。不但在漢朝使用,也被周邊各國使用,今在朝鮮、越南、日本等地也發現有西漢五铢錢,還相伴出土本地仿制的五铢錢,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上林三官五铢
五铢錢在制造時一般使用“平闆錢範築錢工藝”,錢範多采用耐高溫、硬度低的石範,這樣可以反複使用節約成本,此外也有用陶範、鐵範等。制造時先用陰文在石範上刻好錢币樣式,一塊範上常常以兩排并列形式排列7至10縱列。然後将兩面錢範對應拼合,再将融化的銅水澆築到範孔中,待冷卻後打開錢範。此時錢币呈連接裝,須經過剪裁、打磨、稱重等工序質檢合格後才能投放市場。
五铢錢範
二、西漢五铢錢的類型從材質上來看一般五铢錢多采用銅來制造錢币,但也有特例,如皇家賞賜用金制的五铢錢,1980年陝西省鹹陽塬發現金質五铢一枚,錢直徑2.6厘米,厚0.2厘米,重9克。
金質五铢
從錢币外形尺寸上來看,西漢“五铢錢”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常見類型五铢、大型五铢、小型五铢、及剪邊五铢:
一般常見的五铢約重3-4克左右,是正常商品交換中所使用的的貨币;
大型五铢直徑在27毫米左右,背部寬、無标記,應該是昭宣時期經濟條件較好的時期内中央鑄造的“京錢”,重量相當于兩枚普通五铢錢,至少超過5克,文獻所載其名為“當兩五铢”;
小型五铢又稱為榆莢錢、雞目錢、鵝眼錢,迄今已有大量發現,在西漢中期出現的榆莢錢質量與常見的五铢相同,僅是尺寸小、重量輕,多出現于墓葬中而不見于遺址,可見其主要作為陪葬明器使用,是一種專用的“冥币”。西漢晚期至新莽時期的榆莢錢則粗制濫造,并廣泛出土于墓葬、遺址、窖藏中。這一時期國家動蕩、經濟衰退,中央無力管控民間的違法私鑄行為,以至于各地豪強回收五铢錢後再融毀私鑄“榆莢錢”,重量一般1-2克,這是國家經濟崩潰前産生的特殊錢币;
小型五铢
剪邊五铢又稱為磨邊錢,漢武帝時期官鑄錢币為防止作僞、私鑄,曾下令“周郭其質”,即錢币正反兩面的邊緣都要有突出的一圈“圓郭(邊)”,而且如果發現有人通過“磨郭(邊)取銅”一律判以重刑。但西漢晚期已經無力進行嚴格管控,因此收錢磨邊取銅的現象逐漸泛濫,更有甚者将五铢四邊減去,使錢币殘留成方形後投放入市場中,對市場經濟造成惡劣影響。從漢武帝時期至新莽時期,錢币上“五铢”二字的寫法稍有差異,也可以用文字特征進行斷代。還有一些鑄造中出現差錯的五铢錢如傳形、疊字、錯字等廢品,深受當前古玩收藏品市場追捧。
剪邊五铢
三、西漢五铢錢與五行思想的關系西漢早期曾使用半兩、八铢、三铢等不同重量的錢币,最後至漢武帝時期突然确定為“五铢”,這不僅是因為“五铢”方便鑄造、使用、攜帶,而是與漢武帝時期社會流行的“五行”思想有關,可以說五铢錢也是社會意識中五行思想的物化體現。據文獻記載中國的五行思想起源于黃帝時期,但已無從考證,春秋戰國時期百家争鳴,五行思想逐步得到完善并有初步發展,《左傳》、《孫子》、《國語》、《禮記 ·月令》、《鵑冠子 ·天權》等書中包含有“五行思想”,并對其發展、推廣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西漢時期已經廣泛接受了“五行思想”,認為五行為宇宙問萬物,陰陽循環,五行相生相克,代表宇宙萬物興盛轉化,上至天象,下至人間事變,都可用陰陽五行來解釋。漢武帝尤其推崇 《春秋繁露》,該書是五行思想的頂峰代表作,社會活動中各個方面都要求遵循五行規律,因此在錢币制造中也無出其右。
《春秋繁露》
西漢時期認為圓形方孔錢代表着“天圓地方”,且有字一面為正面代表“陽”、無字一面為背面代表“陰”,故此最初制造的精品五铢錢背面偶爾鑄有星月圖案。這樣錢币重量也應該與五行對應定為“五铢”,符合這一規律的錢币才能永遠流行、為千秋萬世通用,這便産生了漢武帝時期的“五铢錢”。
四、結語西漢時期産生、流通的“五铢錢”首創于漢武帝時期,其來源可追溯到秦代的圓形方孔錢——“秦半兩”,漢初币制混亂曾嘗試性的鑄造使用八铢半兩、五分錢、四铢半兩、三铢半兩錢等四種不同形制的錢币,但均以失敗告終,沒有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作用。
漢武帝時期進行第四次币制改革,收回郡國鑄币權,在上林苑設三官專門鑄造五铢錢,這種錢币标準統一且質量好,很快在全國範圍内流行開來,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且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均有過鑄造,曆時長達700餘年。從材質上來看西漢五铢錢有金質和銅質兩種,金五铢錢專用于皇室賞賜。從類型上看主要有普通、大型、小型、剪邊等四種類型。漢武帝摒棄原來所用的各種重量而采用“五铢”主要深受到西漢流行的“五行”思想所緻,“五铢錢”也可看作是西漢五行思想的物化體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