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各大新聞報道,福建泉州22項名勝古迹、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審核成功成為世界文化遺産,泉州世界文化遺産名稱叫:(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因此我國世界文化遺産增加到了56處,泉州是古代中國唯一的海上絲綢之路港口,中國把絲綢、茶葉、瓷器出口到世界各地,因此泉州留下了衆多名勝古迹,今天為了保護悠久曆史文化,泉州的世界文化遺産為中國的世界遺産清單上再添一顆璀璨明珠。下面我們來看看這22處名勝古迹都是那些,有沒有你去過的。
第一項名勝古迹:九日山祈風石刻:山高80餘米,現存主要勝迹有八戒石、翻經石、陀羅尼經幢等。
第二項名勝古迹、市舶司遺址:市舶司遺址位于泉州古城羅城的鎮南門外、翼城的南熏門内。據道光《晉江縣志》記:泉州港興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中葉。
第三項名勝古迹、德濟門遺址:始建于南宋(公元1230年),時稱鎮南門,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改稱德濟門,遺址面積2000平方米,記錄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曆史。
第四項名勝古迹、天後宮:位于泉州市區南門天後路一号,始建宋慶元二年(1196年),規模較大的一座媽祖廟。
第五項名勝古迹、真武廟:地理坐标位置位于泉州豐澤區東海鎮法石村石頭街。有“小武當”之稱。建于南宋,明萬曆《泉州府志》記載,“玄武廟在郡城東南石頭山,廟枕山嗽海,人煙辏集其下,宋時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被稱為玄天上帝八閩第一行宮。
第六項名勝古迹、南外宗正司遺址:位于泉州市鯉城區古榕巷60号院内,占地面積約45080平方米,南外宗正司是南宋建皇族群管理的機構。
第七項名勝古迹、泉州府文廟:地理坐标位置在泉州市鯉城區中山中路,泉州府文廟始建于唐開元末年,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孔廟于此,982年(太平興國七年)建為州學,可容數千人學習,是古代泉州官方開辦的最高等級的教育機構。
第八項名勝古迹、開元寺:泉州知名度最大的景區,寺廟始創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現存建築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占地面積78000平方米。開元寺是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佛教寺院。如今每個到泉州旅遊必去打卡的景點之一。
第九項名勝古迹、老君岩造像: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郊的清源山右峰。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石雕造像,老君造像高6.85米,寬8.01米,此地地處清源山,素有“閩海蓬萊第一山”的稱号。
第十項名勝古迹、清淨寺: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整體為石構建築,20世紀90年代列為“中國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選的伊斯蘭教清真寺。
第十一項名勝古迹、伊斯蘭教聖墓:位于泉州東郊靈山南麓,明末史學家何喬遠在《閩書,方域志》記載,唐高祖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門徒來中國朝貢,後留中國傳教,死後葬于泉州,現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這就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最早傳說。
第十二項名勝古迹、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地理坐标位置在泉州市晉江縣萬山峰,距泉州市區13公裡。依庵内石壁浮雕而成,刻摩尼光佛一尊跏趺而坐徑1.98米,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宋元泉州摩尼教傳播的重要史迹。
第十三項名勝古迹、磁竈窯址(金交椅山窯址):位于泉州市區之南的古鎮晉江市磁竈鎮,于1956年被發現。窯址多分布于梅溪兩岸,計有26處。其中南朝窯址1處,唐、五代窯址6處,宋、元窯址12處、清代窯址7處,磁竈窯址(金交椅山窯址)是宋元時期泉州城郊外銷瓷窯址的傑出代表。
第十四下幾個名勝古迹、德化窯址:因當地村民為紀念南坡小路邊的“奎鬥宮”而得名,位于德化縣龍浔鎮寶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1976年4月,福建省博物館、廈門大學曆史系考古專業、晉江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組織發掘,該窯址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150米。不同類型的器物标本6793件、生産工具800多件,标本大部分為殘件,僅少部分為完整件。
第十五項名勝古迹、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位于安溪縣尚卿鄉青洋村南450米,已發現10餘處的古礦洞遺迹及2處燒炭遺迹。為宋元時期留存下來泉州乃至福建重要冶鐵遺址。
第十六項名勝古迹、洛陽橋:位于洛陽江水道之上,全球第一座古代跨海大橋,至今保存完美,橋梁全長834米,寬7米。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内第一橋”之譽,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
第十七項名勝古迹、安平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是世界上中古時代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第十八項名勝古迹、順濟橋遺址:位于泉州市鯉城區(泉州城城南)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為泉州知州鄒應龍以來泉的外國商人籌集資金建成。長約150餘丈,寬1.4丈,橋墩31個。橫跨晉江兩岸,以臨近順濟廟(天後宮)而得名。
第十九項名勝古迹、江口碼頭:落座于泉州市豐澤區法石社區,處在江海交彙處的咽喉地帶,始建于宋代(10-13世紀),是宋元泉州海外交通和貿易繁榮的重要見證。它與石湖碼頭、六勝塔、外港碼頭、航标塔等共同構成的河海運輸網絡。
第二十項名勝古迹、石湖碼頭:位于石獅市蚶江港東突出部。水深18米,退潮時最淺14米,漲潮時最深36米,港道從石湖外嶼至北線,灘寬2000米,長7200米,可供萬噸級船舶停靠,是良好的深水錨地。
第二十一項名勝古迹、六勝塔:位于福建省位于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村,在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座燈塔。塔高36.06米,全塔浮雕金剛、力士像80尊。該塔1961年被定為福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被收入“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中國曆史》第三冊。
第二十二項名勝古迹、萬壽塔:萬壽塔位于泉州城東南方向20公裡的寶蓋山山頂,由僧人介殊建造于泉州海洋貿易鼎盛的南宋紹興年間,古人認為在此建塔可鎖住水口以保平安,故稱關鎖塔。因有商人婦登塔望夫成石的傳說,民間也稱其為姑嫂塔,其望夫成石的傳說承載了泉州民衆對海洋貿易的曆史記憶。
你去過泉州那些名勝古迹,歡迎留言發表評論!
關注阿昌旅行記,跟着我一起看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