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花果山
中央電視台在《神州風采》節目中播出洛陽也有花果山的消息。想不到,一則短片竟會是開放大潮中連雲港人的熱門話題。我家裡的電話也響個不停:“洛陽也有花果山?""電視上的水簾洞真有水簾!”””洛陽正處取經路上啊!""中央台播了,是權威性的承認嗎?"....….
雖然,朋友們的詢問侵擾了我書房的甯靜,但我卻是從心底裡感到抑制不住的興奮:這是“橋頭堡”人可貴的進取意識!這是連雲港人對家鄉的拳拳愛心!
連雲港的花果山自1978年正式“揭旗”以來,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彙報)等學術報刊津津樂道,并正式人選《中國名勝辭典》。
或許是因為“誰不說俺家鄉好”吧,近些年,花果山、水簾洞層出不窮:貴州、雲南、山西、浙江、山東……人們竭力地誇飾家鄉的山水:如何清奇,如何留峻,如何像(西遊記》中的花果山、水簾洞……從開發旅遊資源的角度看,展示祖國多嬌的山水,自然是越多越好,那怕是:“神州處處花果山”。
然而,從考古學的角度去探索吳承恩為描寫花果山所取材的最主要的現實背景,卻隻能是連雲港的花果山。
無可辯駁的一條是通理位置。《西遊記》第一回開篇明确地指述花果山是“海外““國土”、“海中”“名山”,連雲港的花果山,在西遊故事流傳的時代,蘇東坡說它是“海上山”;在(西遊記》成書的時代,楊本駿說它是“海圍山”。這種“海相文化”的千載沉澱與其他的”花果山”完全不相幹!因此,國家文物局在《中國名人名勝錄》的中說:全國花果山很多,但本書隻選用連雲港的花果山。有人戲言連雲港有正宗的花果山!
唐僧的證言
據史書記載,唐憎是河南人。可《西遊記》中的唐僧卻始終如一地說自己是“唐朝海州人"。一部流行廣越、著稱今古的名著,總不至于讓主人翁、那位被稱為"大唐高僧"、"太宗禦弟”的陳玄奘随意地錯報家門。
享譽世界文壇的巨匠吳承恩還不是唐僧證言的第一位傳播者。《西遊記》成書之前,早在宋代已經傳講于民間的西遊故事中,唐僧就被指為海州人。尋見這個故事素材的來源,除了一些翻版的話本小說外,花果山間、還有醒目的物證——
首先是與吳承恩同時代的海州人張朝瑞寫的《東海雲台山三元廟碑記》指名道姓地陳述“東海“陳光蕊”的家世,而在當時,已知最早的金陵世德堂刻本《四遊記》尚未流行。繼而,明泰興王的三元廟碑、姚陶的《登雲台山記》以及《雲台山三元廟田地碑記》競相載述。足見,吳承恩在《西遊記》裡的生花妙筆,原是汲墨于雲台山的史迹口碑。從故事流傳到集大成的《西遊記》成書,唐僧的證言也始終如一。
雲台山間有唐僧的證言,也有唐僧的證物。1984年,何仁華、李勁松兩位市長告知來連訪問的河南省長:唐僧是海州人。省長很不以為然,直到筆者偕兩位市長領他到雲台山上唐僧家廟“團圓宮”的門楣刻石前,河南省長才由衷地為西遊故事中海州唐僧的知名度所折服。雲台山裡的團圓宮有上下兩座,大村塔和塔下的團圓宮就被稱作“登山之始”的“塔影團圓”,是雲台山二十四景之一。團圓宮家廟的後面原有一座墳墓,那就是志乘常常提到的唐僧父親的墳墓——陳子春遺冢。
唐僧的證育和證物,皆是任何一處花果山所沒有的。
先有水簾洞,後有《西遊記》
連雲港花果山中水簾洞的名字是在《西遊記》成書之前就有的,你相信嗎?
本世紀20年代初,胡适發表了《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中有《西遊記》考證。不久,北平研究院的一位著名的考古學者董作賓在翻閱《淮安府志》和《嘉慶海州志》時意外發現了兩處關于雲台山有水簾洞的記載。他寫了一篇《讀(西遊記考證)》的文章給胡适。立即引起了這位大文豪的興趣,再版時将董作賓的全文收人《中國章回小說考證》,然而,由于董作賓發現的兩篇文獻都是清朝人寫的。當時,《西遊記》的作者已過世70多年,金陵世德堂刻本《西遊記》也已間世60多年,證力的薄弱,沒有能引起學術界的注意。主張大膽假設的适之先生也終于沒有提出進一步的結論。
還是那位被萬曆皇帝極力推崇的張朝瑞,他用遊記的形式詳盡地叙述了黎明前登雲台山訪水簾洞的情景,他的遊記證實了水簾洞早已是享有盛譽的名勝。要知道,我當年發現到這份文獻的相關記載的時候,簡直是拍案而起!張朝瑞和吳承恩是表侄是同榜的舉子,我們應該立即想到雲台山水簾洞對吳承恩在《西遊記》中描述花果山的影響。
在紀念吳承恩逝世400周年的時候,筆者再次在《光明日報》、《文彙報》上論證連雲港的花果山,公布了張朝瑞關于水簾洞的記載。全國首屆(西遊記)研讨會上,畢生緻力于《西遊記》研究的專家們充分地認定了連雲港的雲台山與《西遊記》的“内在關聯”。正如遼甯大學劉毓忱教授所說:“研究(西遊記》,不能不看連雲港的花果山!”
我企盼神州處處花果山,但我更希望:連雲港的花果山能以無愧于《西遊記)的軒昂和秀美去面晤中外觀光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