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六十多天,平台賬号沒了三分之二,鋪貨肯定是鋪不動了。”
談起此前亞馬遜海外網站“封店潮”的經曆,商家李煜(化名)歎了口氣,坦言自己對亞馬遜的任何解釋都不信了。
過去幾個月,根據亞馬遜方面的數據,本輪“封店”行動中大約關閉了600個品牌、3000個商家賬号,其中不乏一些知名電商“大賣”。很多國内電商企業遭受受挫,中小賣家更是其中的主要群體。
接下來的關鍵問題是:跨境電商中小企業怎麼轉型?
不能再琢磨“捷徑”了在深圳華南城一家跨境電商“小賣”任職運營經理的李煜透露,目前公司在亞馬遜上的近30個賬号,隻有不到10個存活,再想用以前“鋪貨”的打法已經不現實。
所謂“鋪貨”模式,指的是商家利用大量的平台賬号,發布海量的産品信息。對于以“鋪貨”為主要運營策略的中小跨境電商賣家而言,這一輪平台賬号的驟減勢必會對銷量、營收造成巨大影響。
“現狀是,國内許多跨境電商中小型賣家做的都是鋪貨模式。”李煜告訴懂懂筆記,行業“大賣”通常走的是大批量、低價收購庫存商品“鋪貨”路線;至于小賣家的“鋪貨”方法,則是利用ERP工具采集淘寶、阿裡巴巴等平台的商品信息,待海外買家下單後再從平台上采購發貨。理論上這種模式完全沒有庫存壓力,即行業内俗稱的“無貨源”跨境電商。
無論何種“鋪貨”方式,跨境電商企業在短期内都可以通過大量SKU占據平台(展示)位置,獲得可觀的流量,同時可以批量、快速測試出爆款商品,“所以,鋪貨的玩法也被很多新手視為做跨境電商的捷徑。”
李煜坦言,有的“大賣”擁有百萬個SKU,即便是中小賣家,也有十幾萬、幾十萬個不等的SKU,而且是通過幾十個、上百個平台賬号發布,“傲基、有棵樹這些大商家都是靠鋪貨起家的,數碼、服裝、家居等等什麼都賣。”
但對貪多求快的跨境賣家而言,正可謂成也“鋪貨”敗也“鋪貨”。
首先,由于“鋪貨”模式需要使用大量的店鋪、賬号發布商品,以此獲得頁面的展現優勢,因本輪“封店潮”損失大量賬号的商家,顯然無法繼續進行“鋪貨”了。
有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16日,有棵樹累計新增封禁亞馬遜賬号約400個,占亞馬遜賬号35%左右,最終或造成超過15億元的庫存商品滞銷。
其次,由于“鋪貨”商家動辄發布幾十個品牌類、上百萬商品,即便是自有庫存的“大賣”,在商品、訂單、發貨管理上也會出現混亂,影響物流的時效,進而降低用戶的購物體驗、拖累績效指标。
“至于無貨源鋪貨的小商家更慘,用戶下了單還得先到采集信息的平台上下單采購,然後走物流發貨,這一來一回商品到海外買家手裡,估計至少要半個月的時間。”李煜強調,若績效指标太低,店鋪也會有被“廢”的危險。
由此可見,無論是行業的“大賣”還是中小跨境電商賣家,出于賬号驟減的原因,隻能力保“幸存”的店鋪,因此運營策略不得不被迫從“鋪貨”轉向做“精品”。
“精品”路線更為艱難那麼,近期被跨境電商賣家頻頻提及的“精品”模式,又是什麼玩法?
所謂“精品”模式,指的是跨境賣家在店鋪運營時,具備較為統一的品類目标,并根據平台、行業熱銷商品數據精确選品,輔以一系列産品圖片、詳情的優化,也就是重質不重量、用專精打造爆款。
在賣家蘇平(化名)看來,“精品”模式本就是跨境電商賣家的終極目标。有近十年跨境電商從業經驗的蘇平表示,海量“鋪貨”其實隻是行業新手快速起步的“妙招”,成熟賣家或者有長遠目标的商家最終必然要走向精品模式。
“利用鋪貨篩選出暢銷商品後,就可以走精細化運營的路線。”蘇平坦言,随着傳統的“鋪貨”模式越做越大,SKU也越來越多,部分跨境電商賣家也漸漸陷入“鋪貨”的漩渦中難以自拔,這對行業而言不是一個好事。
在他看來,“鋪貨”的模式講求“貨海”戰術,賣家需要經過二次采購,再加上人力成本投入巨大,導緻商品利潤空間有限。隻不過得益于走量的優勢,賣家的資金回流相對較快,滿足了不少行業新手“掙快錢”的目标。
因此,這些年部分習慣于“鋪貨”的跨境電商企業開始變得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隻要有流量、訂單,便認為無需轉型升級走“精品”路線,“畢竟做精品路線有難度,投入的成本和精力比較高。”
蘇平告訴懂懂筆記,本輪亞馬遜的封店潮導緻不少商家賬号驟減,轉型成為必然,“隻是商家若要轉型精品化、精細化運營店鋪,需要從頭開始規劃品類、風格、調性,打磨listing,這裡面的挑戰太大了。”
“例如要想做自主品牌,就需要尋找靠譜的供應鍊進行代工。”一旦有了産品代工環節,意味着電商企業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在供應鍊方面,這也會導緻庫存壓力逐漸攀升,讓計劃轉型的跨境電商望而卻步。
相比動辄十幾萬甚至幾十萬SKU地“鋪貨”賣家,走“精品”路線的企業店鋪通常都隻有幾百個、上千個SKU,而核心SKU更是少之又少。這種模式,其實非常考驗電商企業的智慧。
蘇平認為,在跨境電商行業裡的“大賣” Anker算是“精品”模式中的标杆,而其他大部分跨境電商賣家則都在“鋪貨”的捷徑上模仿着傲基、有棵樹。
前者的模式,利潤雖高但投入大、周期長;後者投入小、賺錢快,可謂各有利弊。隻是在亞馬遜的“封店潮”之下,走“精品”路線的安克似乎躲過了危機,而靠着海量“鋪貨”起家的一些“大賣”、“中小賣”,發展上則遇到了困境。
8月20日,安克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1年1~6月份實現營收53.71億元,同比增長52.2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8億元,同比增長47.63%。
傳統的“鋪貨”模式漸漸遠去,但新的“精品”仍尚未成形。随着“亞馬遜事件”下跨境電商賣家陸續從“鋪貨”轉型“精品”模式,行業将會繼續發生一些新的變化。
賣家轉型背後的風險“包括我在内,很多同事都做到這個月(10月)底就結束了。”
升任倉儲主管一職剛剛滿一個月,沐洋就收到了公司的辭退通知。同樣收到通知的,還有倉儲、客服、售後部門的幾十位同事,大約占總員工數的三分之二。
沐洋告訴懂懂筆記,他所供職的電商企業位于深圳坂田。在本輪亞馬遜的“閉店潮”中,公司近100個平台賬号隻剩下了36 個。
“鋪貨是沒法弄了,以後也不再鋪了,所以庫存就成了大問題。”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商議,公司決定轉型——從“鋪貨”轉向“精品”模式,以應對日趨嚴格的跨境電商平台規則。
不過,由于轉型“精品”模式,店鋪SKU以及庫存的商品量大幅減少,也不再需要大量倉儲、客服和售後人員,因此公司的裁員不可避免。
“提說有的圈内大賣要先分批裁員很多人,然後再全面轉型。”在沐洋看來,一些在疫情期間大紅大紫的跨境電商,在經曆短暫的行業“高光時期”後,也陷入了行業大洗牌的旋渦。亞馬遜的這次封店舉措其實隻是誘因之一,曾經追趕風口小跑進入行業的從業者,很可能成為洗牌期的淘汰對象。
有跨境電商業者告訴懂懂筆記,一些電商公司确定轉型“精品”策略之後,既會裁撤一部分倉儲、售後人員,也會轉而招聘資深跨境電商運營人才,“畢竟做精品(跨境電商)主要在于運營,倉儲、售後是輔助、支持運營工作,有裁撤也會有增員。”
在主流的招聘平台上,客戶已看到一些招聘跨境電商運營人才的企業呈現出增加趨勢,相關崗位的薪資也有上浮。例如3年以上相關經驗的跨境電商運營專員,起始月薪已經達到12K;而跨境電商運營主管、經理的薪資待遇,甚至達到了20K~40K。
可見,伴随着越來越多跨境電商企業的運營策略轉變,行業内對于相應人才類型的需求,也在發生改變。
亞馬遜這一輪封店舉措背後産生的連鎖反應,目前仍在跨境電商行業造成漣漪效應,這也給更多國内電商企業敲響了警鐘:粗犷的運營模式賺錢雖快,但已不再符合行業發展的主流。從“鋪貨”模式轉向“精品”化運營,或許已成為行業陣痛下大部分跨境電商企業自救的最佳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