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北方的我是沒有辦法在臘月裡做臘腸的,臘月的北方還過着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日子。廣式臘腸之所以好吃,是要在低于15度的氣溫下,經過一番太陽的練曆,比例适宜的調味,微生物的輕微發酵,才有的甜中帶鹹,鹹中有鮮的味道。隻論氣溫的話,立冬前後的氣溫最接近廣東做臘腸的時間,因此每年的立冬時就是我做香腸的日子。
做香腸最好是腿肉了,隻是持家有道的LD,一向會選擇促銷的豬肉來做,自己吃也就馬虎一下了。今年選的是豬肩肉,八斤左右。
多出的皮煮熟,改刀,做成了川菜麻辣豬皮。坦率地說,祖籍東北的我更喜歡東北風味的豬皮凍。
将瘦肉切條,約小拇指粗細長短。
肥肉切丁,約小拇指指甲蓋大小。這次肥肉單買的,約占瘦肉的30%,不到3:7的比例。
做臘腸,我選的瘦肉與肥肉的比例為10:3,其實我很想做成7:3的,但當時腦袋發昏,算錯了,就做成了10:3,還是肥肉吃得太少了,腦血流運輸不暢,不過最後的成品看着也挺肥的。将肥瘦肉分别腌制,調料以一斤肉為例:瘦肉一斤,冰糖45克至50克,鹽8克,生抽15克,高度白酒25克,白胡椒3克。肥肉基本同瘦肉,隻是不放胡椒而已。如果你不喜歡甜味略重,冰糖可改為35克。特意說明一下,肥瘦肉需要分别腌制,這樣肥肉的透明度非常好。糖一定選冰糖,甜味純粹,不會回味帶酸。酒最好是四川的泸州老窖類的酒,或者優于它的,才酒香濃郁,臘腸的成品也是香氣撲鼻,低度酒香氣不足,二鍋頭就算了。
将腌制三天的肉混合均勻就可以灌香腸了。
在某寶上買的手動絞肉機,帶灌香腸的功能,當時就選了個最便宜的,确也非常好用,20分鐘不到,七磅左右的肉就灌好了。
灌肉時注意肥瘦相間,其實很難做到頭尾一緻。沒關系,肥一些的做上海菜飯也不錯。
做好的香腸就放在太陽下曬了,今天的天氣是最高9度,時有陰晴,趕在天黑之前收回來,免得天黑以後有小動物惦記着。晾兩周就好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