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冬奧會進入第11個比賽日的争奪。
在今晚的花樣滑冰女子單人滑短節目中,備受關注的中國選手朱易也将再次登場。
熟悉花滑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等分時,很多選手和教練的胸前都會帶着一塊寫有“Kiss&Cry”(親吻與哭泣)的牌子。
這是什麼意思?
實際上,這是花滑界的一句官方用語。“Kiss&Cry area”(親吻與哭泣區)通常位于冰場的角落,裡面有座位區和顯示分數用的屏幕。正如它的字面意思:選手在等分時,會經曆許多情緒上的波動。
當分數被讀出之後,觀衆們經常會看到選手和教練的Kiss&Cry ,或許是激動的淚水,或許是失誤的後悔,或許是同伴間的相互安慰……這一小小的角落,記錄着選手們的點點真情,非常浪漫。
韓國已退役的花滑選手金妍兒就曾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制作了韓國首個以花滑為主題的真人秀節目,名字就叫《金妍兒的Kiss&Cry》。
至于最初為何給等分區取這個名字,說法衆多。
目前流傳最廣的,是源于一個巧合。
1983年,赫爾辛基世界花樣滑冰錦标賽之前,工作人員由于不清楚等分區的具體名稱,便詢問時任芬蘭花滑官員埃爾科。
不想埃爾科即興發揮,随口答了一句:“這是親吻和哭泣的角落(kiss and cry corner)。”
工作人員于是就在場地圖上,把這個區域标成了"Kiss&Cry"。
之後,“親吻和哭泣”便在花滑界流傳開來,并最終成為國際滑冰聯盟的官方用語。
正如一句話,“figure skaters are just human beings at the end of the day.”(歸根到底,花滑運動員也不過是普通人罷了)。
“Kiss & Cry” area的存在,恰好生動诠釋了奧運精神和奧運魅力。這些和普通人一樣有着喜怒哀樂的運動員,在賽場上拼盡全力,超越自我。
花滑是競技,更是感動、勇敢、突破、超越,這塊見證欣喜與淚水的Kiss&Cry area,恰巧诠釋了花滑的極緻浪漫。
作者:李晨琰
編輯:王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