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16:38:05
學習目标

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文體特征;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讀課文,積累文言字詞。(重點)

2、結合具體文句理解虛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體會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情感。(難點)

3、正确理解伯樂與千裡馬的關系,認識當今時代的優越條件,努力學習,做有用之才。

文體知識

“說”: 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對事對物有感而發,宣洩心中郁悶,托物寓意的一種體裁。“馬說”即談馬、論馬。

作者及背景介紹

韓愈,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字退之。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他25歲中進士後,長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書宰相,都沒有得到賞識。加上當時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這些都讓他感到明主難遇,在這種悲憤心情下,寫下了《馬說》,有“伯樂不常有”之歎。

課文及詳細批注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詳細筆記)1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詳細筆記)2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詳細筆記)3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詳細筆記)4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詳細筆記)5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詳細筆記)6

重難點分析

1、本文用“伯樂” “千裡馬”“食馬者”分别比喻什麼?用了什麼手法?

千裡馬——人才

伯樂——賞識人才的人

食馬者——封建統治者

托物寓意:借千裡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意。

2、作者是怎樣在文章中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寫于作者仕途屢遭挫折之時,因而本文正是他懷才不遇的怨憤情緒的宣洩。但在封建社會,壓抑人才、埋沒人才是一種普遍現象,因此韓愈之鳴是對整個封建社會埋沒、摧殘人才現象的深刻批判。用“祗辱”“骈死”來描繪千裡馬的遭遇,可以看出作者對千裡馬的同情與憐憫;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來揭示千裡馬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也可看到作者在為千裡馬鳴不平時,還有一種無奈和委屈之情。這些感情都蘊含在議論當中,使文章情理相融,從而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寫作特色

1、托物寓意。

例如,用“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來描繪千裡馬的終身遭遇,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來揭示千裡馬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既激起人們的不平感,也表達了當時有才能之人的悲憤。又如“策之不以其道……‘天下無馬’!”來刻畫食馬者的淺薄愚妄,更具有辛辣嘲諷的效果。

2、結構精巧,脈絡清晰。

先從正面提出問題:“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然後筆鋒一轉:“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接下來,自然就寫到千裡馬被埋沒的遭遇、其才美不外現的原因,對無知的“食馬者”進行強烈的譴責和辛辣的嘲諷,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

字詞句式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詳細筆記)7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詳細筆記)8

八下語文第16課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23課馬說詳細筆記)9

主題歸納

這篇議論文以千裡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表達了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的願望,寄托了作者的憤懑不平和窮苦潦倒之感,并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