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澳門電影大獎”華鼎獎确是尴尬的存在。畢竟,對比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百花、華表),以及香港金像獎、台灣金馬獎,無論是熱度還是含金量,都要小太多。
不過,對觀衆來說,隻要大獎的風向标正确,獲獎電影、導演、演員等獎項實至名歸,還是會買賬的。
就拿剛剛落幕的第33屆華鼎獎來說,獲獎名單出爐後,觀衆一緻拍手叫好,紛紛為華鼎獎“正名”——這獎一點都不水。
先說最佳影片,競争電影總共5部,分别是長津湖》《愛情神話》《奇迹·笨小孩》《中國醫生》、《怒火·重案》。主辦方以電影的口碑定勝負,将獎項頒給《愛情神話》。
最佳導演頒給陳木勝(已故),有實力成分,更多的還有情懷,足見華鼎獎很用心。
接着是觀衆最關心的演技獎項。
影帝得主成泰燊,想必許多觀衆都很陌生。但有一說一,成泰燊在入圍影片《柳青》中的演技,在張涵予、徐峥、劉烨、肖央等幾位入圍演員中脫穎而出,并不足為奇。
影後頒發給39歲的鄧家佳,想必也是民之所想。畢竟,她在《揚名立萬》中的表現有目共睹。
最佳男女配角的競争同樣激烈。
第33屆華鼎獎最佳男配角5位入圍演員分别是周野芒、王仁君、田雨、胡軍、朱亞文,清一色的演技派。最終王仁君憑借影片《1921》勝出,也是實至名歸。
最佳女配角頒給在演藝圈兢兢業業,“從女神演到媽”的倪虹潔,考量的想必也是演技。
最後,老張想說,一個電影大獎的影響力如何,決定因素有很多。但要做到觀衆信服稱贊,就得摒棄“潛規則”,以電影的整體質量、演員的表演等核心指标進行評比。否則,一味地市場化,隻會砸了口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