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求職者為了确保入職體檢順利通過,會求助于“代人體檢”中介機構。這些代檢機構通過網絡平台招攬客戶,從尋找代檢者到聯系醫院、體檢機構,甚至到修改結果,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灰黑産業鍊。業務涵蓋普通入職體檢、健康證體檢、事業編或公務員體檢等,收費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并宣稱“隻要交錢就能搞定”。
近年來,“代人體檢”現象屢見不鮮,一直困擾用工單位和醫療機構,也影響着就業公平。在互聯網日益發達的當前,“代人體檢”又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比如目前代檢雙方主要通過互聯網聯系,一些社交平台和論壇也有與代檢有關的帖子、群聊和讨論小組。“代人體檢”形成一條畸形産業鍊,而且也有了他們的“互聯網 ”。
資料圖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體檢“槍手”容易鑽空子,與入職體檢的規則不夠嚴密有很大關系。比如,當前多頭體檢、重複體檢現象十分嚴重,有的求職者到一家單位就需要做一次體檢,體檢已做了多次,最後不一定能夠入職。體檢次數多了,求職者精力上顧不來,就可能找人代檢。此外,一些身體指标可能因休息不好或服用藥物等原因出現波動,求職者在體檢前都比較注意,但一次體檢可以小心謹慎,體檢次數多了,總會有松懈的時候,一松懈就容易出岔子,為了以防萬一,有些也可能找人代檢。
要想減少重複體檢,就得大力推進體檢結果互認。近年來一些地方已就此出台政策,比如2021年4月,北京市率先取消用人單位錄用高校畢業生的入職重複體檢,并要求常規入職體檢結果有效期為六個月,在有效期内,各用人單位可互認共享體檢結果。這一做法值得借鑒。體檢結果互認是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組成部分,也面臨标準不統一、質量參差不齊、互信度不足等問題,推行體檢結果互認仍需克服不少難題。前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方面出台了不少新舉措,今後患者重複檢查有望大幅減少,體檢結果互認應借此機會加大普及力度。
更要看到,乙肝項目之所以成為代檢的“重災區”,是因為乙肝歧視比較常見。盡管《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乙肝病原攜帶者從事的工作外,不得強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标作為體檢标準。但在現實當中,乙肝“兩對半”這個病毒血清檢查項目,卻在入職體檢中頻繁出現,很多絲毫不受乙肝影響的崗位,在體檢時也将乙肝“兩對半”列入,乙肝患者和病毒攜帶者隻能通過找人代檢的方式,獲得平等就業的機會。
消除乙肝歧視,是治理“代人體檢”的必要一步。進一步而言,乙肝歧視現象之所以能夠影響到入職體檢,與體檢項目缺乏統一标準,導緻醫療機構和用工單位可以随意增減項目有關。有必要根據不同崗位的特點,制定統一的體檢項目,并要求用工單位和醫療機構按照崗位所對應的項目進行體檢,不得随意增減。尤其對于帶有歧視目的增加項目的行為,更要加大查處力度。
入職時怎麼體檢、做哪些項目、結果如何運用等,均不再由醫療機構和用工單位随意而為,而是必須遵循統一的規則行事,讓體檢“槍手”沒法鑽空子,“代人體檢”現象有望被釜底抽薪、得到根治。 □羅志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