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佛需要帶什麼

學佛需要帶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4 17:48:04

很多人,剛剛接觸佛教,不敢進廟,覺得不懂,擔心犯禁忌。

其實不用擔心!下面,給大家講一講,佛門的注意事項。

一、進寺廟,盡量長衣長褲不化妝,不大聲喧嘩,語出不敬。很多廟很窮,買門票就是供養,是一件大功德。

學佛需要帶什麼(學佛拜佛求菩薩)1

二、進門可以點蠟燭、三支香,供養佛法僧,大小無所謂。還可以帶鮮花、水果、素食、布料、香油、茶葉等,放在佛台上做供養,分别代表求美麗、求成就、求衣食、求智慧、求清淨等等的緣起。

三、看到穿黃、紅、灰色僧服的,統一叫師父就行。通常師父經過,都應該站起身,雙手合十表示尊敬(除非在吃飯、廁所)。看到師父搬擡東西,要馬上幫忙,注意不要師父感謝,這是積福,一感謝就打折了。

四、進出大殿盡量走小門,拜兩邊拜墊。中間大門、最中間的拜墊,是主持用的。看到有人在做法事,念經,不要打擾,站到旁邊,跟着拜、念都行。自己拜的時候,有人在旁邊敲鐘,是幫助你上達天聽,拜完合十感謝一下。

五、假如最近運氣變差,家人生病,生意障礙,都可以供養一點錢物,多少都行,視問題嚴重程度自定。悄悄放進功德箱即可,悄悄行善,就是陰德,知道的人越多,功德越小。或者為衆生點一盞燈,這個功德也相當大,能化解最近的小災小難。

六、如果有事相求,拜佛像之前,安靜下來,告訴自己的名字住址,發願做多少善事,再拜請菩薩,幫忙達成願望。

注意所求之事,一定要用相等的善事功德交換,不能違法亂紀,損害别人,不然菩薩不可能幫你滿願。古人進寺廟,要提前三天齋戒沐浴,體現自己的恭敬,這樣求事情,更容易感應道交。

學佛需要帶什麼(學佛拜佛求菩薩)2

七、有的寺廟,中午可以用餐,素食,通常味道不錯,價錢也低。但是要保持安靜,絕對不能浪費,最後需要自己洗碗。别人幫忙洗碗,是非常折福的,家裡、廟裡都一樣,隻是家裡很多人忽略了。而幫師父洗碗,則是難得的積福機會,常去廟的人會搶着幹。

八、大多寺廟,有經書贈送結緣,你可以拿走,但建議放一點錢,哪怕幾毛幾塊,讓學習的緣起更圓滿,收獲更多。經書拿回家,不能損傷、亂扔,要放在比較高的地方,看完最好送給别人,或者拿回寺廟。

九、女性生理期可以進廟,懷孕可以進廟,生病、運氣差都可以進廟,隻是最好回家時熏一下香,因為寺廟周圍,有些陰性靈質,陰氣重的人容易帶回家,用好香清除一下,免得影響家裡老人小孩。剛生小孩三個月内,母子也不進寺廟為宜。

十、千萬不要免費用寺廟東西。紙杯、自來水、紙,用了記得放點錢。除非師父說送給大家結緣,不然也不要自己拿糖果瓜子等等。寺廟物品是大衆供養的,用一點點也非常折福。

十一、很多寺廟需要人手做義工,可以問一下師父,登個記,有時間可以去積福。還有的寺廟,定期開法會、登記牌位等等,也可了解了解,對生意人、病人、過世親人,都非常有用。

學佛需要帶什麼(學佛拜佛求菩薩)3

十二、剛剛進入佛門,最好找師父求個皈依,受個五戒,成為在家居士。平時戒殺、戒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就行,不需要吃素,不打牌什麼的。皈依證很多寺廟可以辦,需要照片和幾十塊錢。

十三、有的景區寺廟,門票貴,燒香貴,買東西貴,那些不是僧人,是工作人員,錢也是經營者和民宗委收。真正的僧人很受氣,也很窮,進去消費不如直接供養當家師父,他分給僧人,才是功德。

十四、有的人看的書多,有時會很驕傲,瞧不起寺廟僧人。這個千萬小心,真正的大智慧,不是世間知識,要修行才能獲得的。很多僧人修行很好,我們一點看不出來,出語不敬的果報很嚴重!

總之保持恭敬、安靜,最為重要。你不恭敬,一般的小廟也許還好,有高人、高僧的道場,你會被護法神懲罰。

我聽過朝拜五台山普陀山,出語不敬,下來翻車受傷的,也見過朝拜聖地,整車滾下懸崖喪命的。所以恭敬,不胡言亂語,特别要緊。

常見漢地寺廟,需要了解的東西,大概就是這些,如果還有,歡迎您留言談一談!或者分享給其他初學佛者,也是善事功德一件。

最後,敬請關注“金剛智慧海”,參與更多的原創佛學話題後續分享,感恩,合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