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和校本部哪個好一些?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 9日,由新華網主辦的主題為“回歸 智享 創赢”的第七屆“大國教育之聲”論壇活動在京舉行本次論壇聚焦回歸教育本質的初心,關注各項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之成就,為“大國教育”聚慧發聲在論壇現場,北京市昌平學校副書記張養忠發表了主題演講《校企合作需要用心經營》以下是本次演講的精彩摘要,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校企合作和校本部哪個好一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 9日,由新華網主辦的主題為“回歸 智享 創赢”的第七屆“大國教育之聲”論壇活動在京舉行。本次論壇聚焦回歸教育本質的初心,關注各項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之成就,為“大國教育”聚慧發聲。在論壇現場,北京市昌平學校副書記張養忠發表了主題演講《校企合作需要用心經營》。以下是本次演講的精彩摘要。
北京市昌平學校副書記 張養忠:
剛才提到千萬工匠的發展,除了培訓、除了崗位的培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職業教育。培養工匠從職業教育領域來講,最重要的一個渠道就是開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魂,沒有深度的校企合作,不可能有高質量的職業教育。
昌平職業學校是一所地道的、公辦的職業學校,我希望我們的校企合作的一些故事,能夠帶給大家一些啟發。
5月份聯想集團成立了一個職業教育集團,我們學校成了他們的副理事長單位,而且把唯一的一塊“聯想工程師學院”的牌子給了我們學校。其實我們學校和聯想合作源于一次培訓。我們學校想提高幹部的執行力,請了一些企業培訓,當時就請了聯想。通過這次培訓,學校感覺到聯想的管理和企業文化和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特别契合,後來雙方進行了頻繁的接觸,你來我往,又舉行了三次教師的培訓,包括聯想的兩個副總裁都到了學校進行過研讨。通過這種研讨、交流,聯想對我們學校,包括學校的發展戰略有了比較深的了解,因此有了一個合作的基礎。
中國學校和大型企業的合作,往往學校說話的分量比較輕,但是隻要我們中職學校把自己的事做好,做出特色,做到有一定實力後,還是能夠得到對方的認可。
10月25号,聯想在我們學校建立了一個聯想PC 服務的實驗基地,還建立了聯想3C多品牌的服務中心。聯想的PC 服務實踐基地主要是用于學生實訓的,模拟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來訓練學生,把課程都融入到工作中。這是聯想在華北地區在校園裡面建的第一個實踐平台,可以承接PC、平闆、手機電腦軟硬件的維修,将來我們還要發展成服務器的運維,另外,也要發展出聯想的企業文化和産品展示的中心。通過合作給老師、學生提供了一個最真實的崗位實踐的平台,把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共融共生,打造一個貼近行業人才标準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師資隊伍,實現三個對接。
我覺得校企合作必須是嚴肅的,要有長遠的打算,需要很多地方能夠求同存異,需要破解機制體制上可能會存在的問題。
再說一個我們學校和京東的故事。2015年8月份,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名單,我們學校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北京唯一一所現代學科制的實驗學校。這裡面也是因為前面有了很多的磋商和合作,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京東2015年要電商下鄉,它的戰略和我們學校,包括昌平區一些農村發展戰略是契合的,所以政府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
去年12月,京東在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個農村電商發展的大會,做了三件事:第一,京東把京東農村電商生産中心的總部放在我們學校。第二,成立了全國電商産業聯盟。第三,很明确的在昌平區要開展“一十百千萬”工程。昌平要以一個村鎮為試點,要扶持一百家農村電商的企業,要培養一千名電商高端管理人才,扶植一萬名職業農村電商人才。這種校企合作除了培養人之外,還需要把校企合作推到社會層面、政府層面。
這些年通過校企合作,學校的學生人才培訓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們的老師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最後說一點感悟:
現在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環境不是特别好,但是我們不能等,也不能在這兒隻是“論道”,要在實踐中解決問題,要發揮各個方面資源的作用,要因時、因地、因對象來解決校企合作的各種難題。
要經營,我們校長有一個概念就是要科學經營學校,科學整合盤活各種資源,籌劃學校的發展,作為校企合作也是一樣,要用心來經營,用好政府、企業、行業各個方面的資源,才有一個蓬勃發展的态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