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麼處理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麼處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3 15:14:47

前不久工作室接到這麼一個案例,一位母親為厭學在家幾年的兒子,苦苦奮戰,四處求解,不得其效,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将多年的問題積攢脈絡以及應對的策略和反複的心理變化,一一進行了詳細的整理。劉鴻雁老師也從百忙中抽出時間為家長進行了獨到的解答。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麼處理(青春期孩子厭學家中)1

家長:

如何幫助孩子重塑性格,重新找到學習興趣,以及對生活的熱情。走出對電子産品的心理依賴,以及由此造成的情緒問題。——但我發現,孩子的适應障礙主要體現在,高敏感,太在乎周圍人的态度,緊張、怕批評、尤其怕催,一說(催),甚至還沒說(催),就開始緊張大叫,已經屬于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不解決這點,孩子沒法走出家門,更談不上恢複自信去學習。

還有就是網遊問題。目前,孩子不想上學,有想徹底放松,會在家蹦跳,自己唱歌,房間很亂(現在覺得是享受這種自由和沒有規則感),在遊戲裡找存在感,通過遊戲結隊和遊戲貼吧聊天來交往,因為沉浸在自己世界,常常自己構思小說寫小說(遊戲同人)。并反複說,堅持從現在起,我要表達真實想法,我再也不想為了别人,兩年來我一直認為自己是錯的,這半年我要說我沒錯,我就是要這樣說,我沒錯。——針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麼做,徹底不打擾他,遊戲時間怎麼控制。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麼處理(青春期孩子厭學家中)2

劉鴻雁老師解答:

已了解您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很理解您現在的心情。青少年網絡成瘾是當代青少年較為高發的心理問題之一。

當下不少心理機構都将其認定為一種需要強制戒除的“瘾症”,但實則網瘾并無成瘾物質的作用,成瘾原因與男孩青春期性成熟、社會交往恐懼、抑郁傾向等心理因素息息相關。單純的、強制性的戒除隻能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在教育有網瘾傾向的孩子時,家長應該随時保持清醒——自己所面對的并不是一個瘋狂的、上瘾的、無法自控的孩子,而是一個追求理智、有自尊、但需要合理引導的少年。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之間建立起信任感。而信任感并不是憑空而生的,幼年良好的親子交流會給信任感打下很好的基礎。而除此之外,信任感也來自己于理解和尊重。家長可嘗試從各個方面重新了解您的孩子,體會他所面臨的困境,并理智地分析他的問題,與他共同商讨制定引導方案。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麼處理(青春期孩子厭學家中)3

那麼,家長該從哪幾個方面了解孩子呢?

1、高敏感、情感豐富與“讨好型人格”

敏感的孩子對周遭世界的觀察力和感受力都很強,所以敏感的孩子在小時候往往會表現出聰明、理解力強、反應快等特點。同樣的,對他人的表情以及語言中表現的情緒也很敏感。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孩子所獲得的懲罰(包括隐性的懲罰,比如說遠離孩子,或者是負面言論)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管教者的負面情緒的話,他長大之後就會不自覺的去關注周圍人的喜怒哀樂,尤其是哀、怒這一類的負面情緒,并且對其産生恐懼心理。簡言之,就是“小時候看大人的臉色”,長大後就會“看别人的臉色”。同時,又因為他天性敏感,所接受的負面情緒、負面反饋相比于其他孩子會更多更強烈,因此,他更容易陷入悲傷、自責、抑郁的心理狀态之中。

2、青春期階段

青春期是兒童身心發展的一個既重要而又特别的時期,易多發心理問題。他們心理上渴望獨立、渴望發現自我,但現實中無法獨立、對自我認知不完善。相比于兒童期的孩子,青春期的少年們情緒和心境都或多或少會出現不平衡乃至暫時性的紊亂。雖然每個孩子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從某種角度上說,青春期是很多人一生中對自我的困惑最多、最為壓抑和孤獨的一個年齡段。

因此,青春期孩子的行為表現較為極端是正常的,隻要合理引導,改善他的性格和習慣,也可以說是一個機遇——自我成長的機遇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麼處理(青春期孩子厭學家中)4

3、對網瘾的正确理解

高強度、高刺激的網絡遊戲能很快地刺激大腦皮層,是獲得“快感”的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同時青春期的男生正在經曆性成熟的生理發展過程,本能地會去渴望激烈的戰鬥。因此,網絡遊戲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來說,确實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但實際上,網絡遊戲的操作隻是單調的、重複的動作,吸引力再強烈也不足以解釋“成瘾”。因此,真正能讓孩子在網絡遊戲中“流連忘返”的是他在網絡世界裡獲得的成就感。這個成就感不僅僅指遊戲勝負帶來的成就感,更多的是人際關系上獲得的成就感。比如,遊戲裡有成功的團隊合作,流暢的交流。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失去了這些成就感,就會傾向于在網絡世界裡尋求。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麼處理(青春期孩子厭學家中)5

所以,想要理解有網瘾傾向的青春期孩子更多的應該關注孩子在現實中缺失了什麼,或者說他在面對的是怎樣的一個“現實世界”。

1、“假想觀衆”與隐性的完美主義者

現在孩子處于一個低潮階段,因此他對自己期望和對未來的期望會被悲傷、自卑的情緒所壓抑,而實際上,一旦重新進入社交活動,他又會立刻重新建立起這樣的期望。

由于青春期自我意識的覺醒,孩子會特别關注自身,也會将這種關注投射到他人身上。簡而言之,他很關注自己的“樣子”,也覺得别人在關注他的“樣子”。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覺得老師、同學、父母對他不滿意,或者對他很厭惡,很反感的原因,其實是他對自己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不滿。

他期待自己是某一種形象,這個形象是“完美的”、“沒有缺點的”,所以當現實與他對自己的期待之間有很大差距時,他就會陷入一種焦慮、自責的情緒中,這種情緒甚至有可能是對自己的憤怒。

因此,可以這麼認為:孩子在躲避的并不是老師和同學,而是在躲避面對“自己”。

2、生活中成就感嚴重缺失和情緒的惡性循環

如果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很長時間未能做成一件事情,他就很容易陷入抑郁和低落的狀态之中,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是一樣。因此,成就感是避免一個人堕入不良狀态的良藥。但是家長往往會陷入一種誤區,覺得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的方法就是誇獎或者是減少批評。而實際上,真正的成就感并不應該也不會來自于他人的贊許,而來自于對一件事情或者一系列事情的完成。

同時,作息的混亂和焦慮會導緻孩子無法在現實中完成任何事情,從而導緻情緒上的惡性循環,越焦慮越失敗,越失敗越焦慮。所以,孩子會投身于網絡之中尋求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并不能轉化為真正的成就感,也不能使孩子脫離惡性循環。因為一旦脫離了網絡環境,孩子會很快地發覺現實中自己依然一事無成,從而更加恐懼和抵觸現實。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麼處理(青春期孩子厭學家中)6

針對這些狀況,基于青春期的特點,以下幾條建議供家長參考:

1、交流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青春期與兒童期所不同的是,兒童期的教育需要更多地側重于行為上的教養。而到了青春期,家長需要更加注意與孩子進行精神交流即言語溝通。

2、家長要改變自己的角色

很多家長有個誤區,認為教導青春期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成為他的陪伴者,希望以更為平等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而實際上青春期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人格,在很多事情上無法做出獨立的判斷,将他當做一個成熟的人來對待,其實反而會加重他的焦慮。家長應該以一個引導者、幫助者的身份和孩子相處。

尤其教育敏感、膽小的孩子,更要盡力去維護一個理智的、有能力的形象,而并非是不理智的、情緒化的、失控的形象。這樣孩子才不會想要去“保護”家長,而是更多的希望在家長這裡得到幫助。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也就會更加的通暢。

3、幫助孩子正視自我

首先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會覺得自己“與衆不同”,隻是各自的表現不同,有些孩子會因為希望自己與衆不同而叛逆,而有些孩子則會因為發現自己與衆不同而焦慮。所以對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順應孩子的這種“天性”,尤其不要客觀上造成他與其他人的不同。

家長要幫助孩子正視一個真正的“他自己”。

這個過程可分為兩步:①引導孩子客觀地評價自己 ②引導孩子客觀的地評價外界。

具體的操作視母親與孩子平時的交流方式而定。

打個比方,比如說當孩子遭到老師的批評或者同學不合的時候,家長可以幫他理清楚這件事情中他做的正确的部分和欠妥的部分,并且同時也分析對方(老師或者同學)的正确方面和錯誤方面。然後進一步引導孩子去思考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同時,可以引導孩子去站在“同學”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比如說詢問他其他同學是否也有過被老師批評或者是成績不理想?他又是怎麼看待這個同學的?他覺得這個同學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麼處理(青春期孩子厭學家中)7

4、規範生活、設立目标和計劃

在孩子處于混亂的生活狀态中的時候,家長想要強行給他設立目标其實是很困難的。所以第一步一定是規範孩子的生活,上學其實是一個天然的規範。在學習的狀态下,即使孩子萬般不樂意,他也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學校的作息來生活。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适當地給孩子提出一些建議或者要求,然後一步一步推進,比如早睡早起,比如說把哪一門的功課按時完成。

在孩子基本處于一個生活穩定的狀态之後,家長可以開始和孩子一起設定目标。

設定目标的過程其實也是再一次幫孩子發現“自己”的過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挖掘他的興趣愛好或者特長,然後選一個點作為目标,同時設定具體的計劃。

作為一個青少年的家長,已經離曾經的少年時期很遙遠了,想要真正體會孩子在青春期因為生理心理雙重的改變所承受的壓力和焦慮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不可能躍過的一段時期,同樣也是可貴的一段時期。我更願意相信的一句話是:青春期并不僅僅是一個人幼兒時期的結束,而應該是一個成年人的開始。

在孩子拼勁全力奔向“成熟”的過程中,他會遇到一個個的關卡,這些難關的内容各不相同,或許是對“人生意義”的思索,或許是對“性”的困惑,或許是對“前途未蔔”的恐懼……而家長其實也無需對這些問題作出答複,能做的隻是把更多的信息提供給孩子,引導他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心理上幫他拓寬人生的道路,給他更多選擇的空間。

每一個孩子,都未來可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