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俗語“不怕墳頭野雞叫,就怕屋後蛤蟆跳”,啥意思?在理嗎?
農村素來是俗語的發源地,這些俗語曆經多年還能夠被大家津津樂道,也側面反映出很多俗語确實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很多俗語中也蘊含着很深的道理,成為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指路明燈的存在。對于各種各樣的動物、鳥類,俗語也有不同的描述,有的鳥兒被認為是富有吉祥意義的鳥,有的鳥兒卻被認為是寓意不好帶來“黴運”的鳥,俗語:兩鳥進宅,無禍也有災”。
這兩種被大家讨厭的鳥,分别指的是烏鴉跟貓頭鷹,烏鴉一身黑看上去醜陋無比,而且黑色素來被認為是“死亡”的顔色。所以單單從相貌上來講,烏鴉就很讓人讨厭,而且烏鴉的叫聲凄厲悲慘。就連影視劇中,每當聽到烏鴉的叫聲,就會有不好的事情出現。而且烏鴉也是一種雜食鳥類,還很愛食腐,所以這一點也是非常讓人厭惡的。天下烏鴉一般黑,所以對于烏鴉從來都沒有好感。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這裡所說的夜貓子就是貓頭鷹,貓頭鷹按照民間的說法,貓頭鷹夜晚的時候,在樹上叫那麼就預示着有人即将離世。而且貓頭鷹的叫聲很像發出的笑聲,所以俗語稱為:“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民間這種說法由來已久,而且在民間還被傳得非常傳神。所以對于貓頭鷹素來也沒有好感,除此之外貓頭鷹經常栖息在野外的墳頭上,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安家築巢的貓頭鷹,更讓人感到厭惡。
農村俗語:“不怕墳頭野雞叫,就怕屋後蛤蟆跳”,有被讨厭的鳥兒,自然也就有被喜歡的鳥兒,民間有八大吉祥鳥的說法,其中包括:王者代表;鳳凰。鳥中之王;孔雀,富貴吉祥;錦雞,夫妻象征;鴛鴦,和睦代表;燕子,喜氣吉祥;喜鵲,長壽代表;仙鶴,人丁旺盛;麻雀。
錦雞色彩斑斓,飛行的時候很像鳳凰一般的美麗。所以也有土鳳凰的說法,錦雞是國家保護動物,數量稀少。隻生存在一些偏遠的山區之中,而野雞的數量就非常的繁多,尤其是這幾年野雞的數量更是倍增,過去野雞隻在山區有所出沒,現如今很多平原地區野雞也變得非常的繁多,有的地方甚至泛濫成災。野雞的數量增多也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野雞繁衍能力超強,野雞一年能夠繁殖2-3次一窩産蛋6-12枚。可見野雞的繁衍能力是非常強悍的。
野雞在農田生存,滿地的糧食莊稼讓野雞不用為食物憂愁,而且現如今的環境改變,野雞的天敵數量較少。這讓野雞的數量猛增。俗語為什麼說不怕墳頭野雞叫,也是指野雞這種鳥兒并不是被厭惡的鳥類,野雞跟錦雞長得非常的相似,雖然沒有錦雞那樣錦繡斑斓,但野雞也是具有幾番風韻所在。所以說如果在自家祖墳上面出現野雞,反而能夠帶來富貴吉祥的好運。能夠讓生活事業都順利。
很多哺乳動物都喜歡打洞做窩,尤其是一些齧齒類動物,所以說墳頭上如果出現這類動物打的洞,是要及時進行修補的,但野雞不像其他動物對于墳頭具有破壞性,所以說即便是墳頭上面有了野雞的存在,并不會對于墳地産生多大的幹擾,是完全不用為此擔心的。但是屋後如果出現了蛤蟆跳,就明顯的不同,如果房屋後面有了蛤蟆跳躍,就要格外的注意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俗語說:兩條腿的人多得是,三條腿的蛤蟆難找。事實上也确實如此,三條腿的蛤蟆實屬難遇到,為什麼對于三條腿的蛤蟆如此情有獨鐘?這也跟民間傳說有直接的關系。傳說古代的時候有個蛤蟆精,專門為非作歹,後來被呂洞賓的徒弟劉海給收服了。這也是著名的神話傳說:劉海戲金蟾。這隻蛤蟆在跟劉海的做法打鬥之中,被打壞了一條腿,所以就成了三條腿的蛤蟆。蛤蟆給劉海收服之後決心再也不做壞事,而且還把畢生的法力,化作了給民間招财納福。
這個三條腿的蛤蟆渾身布滿金銀财寶,張着嘴把外面的錢财全給銜到家裡面,而且這隻蛤蟆隻吃不拉,所以能夠存住錢财。這也就是民間備受喜愛的金蟾,金蟾擺放在家裡商店之中,具有很好的招财納福的作用。直到現在依然是很受歡迎的擺件。但并非所有的蛤蟆都是具有這樣作用的,更多的蛤蟆隻不過是尋常之物,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而且屋後蛤蟆亂跳,也預示着一些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不怕門前有枯墳,就怕後面有水塘。門前如果有墳地,雖然看上去很讓人感覺到不舒服,但墳堆其實是一動不動地伫立在那裡。并不會對生活起到幹擾的作用,所以時間久了之後也就會習以為常,但屋後面如果要是有水存在的話,則就危險重重,屋後如果出現了蛤蟆跳,這也說明了屋後出現了水的存在。蛤蟆隻會在有水的地方出沒,蛤蟆亂跳,也側面地說明了屋後的水還不小,屋後有水的存在,很容易由于水的侵泡,對于地基、房屋造成毀壞。時間久了會造成房屋開裂甚至倒塌。
俗語:明箭易躲,暗箭難防。如果在屋子前面出現了水澇,平時是很容易關注到的,自然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範,但屋後卻是平時很難注意到的地方,所以更加容易導緻出現危險,而且屋後長期有水的存在也會讓屋内變得潮濕不堪,不适于居住。屋後有蛤蟆跳,除了有水患的存在之外,蛤蟆的天敵蛇,還會追随着獵物前來,有的地方毒蛇頗多,蛇的主要食物來源就包括蛤蟆,所以蛇也很容易為了捕食蛤蟆遊弋到家中,從而導緻危險存在。
農村的很多俗語老話,其實都是從日常生活之中多年積累的經驗演變而來,有的俗語确實已經過時跟現如今的生活顯得格格不入,但也有很多俗語直到現在卻依然适用,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