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此聲明,此“鹹魚”非彼“鹹魚”,廣大自稱“鹹魚”以及“夢想當一條鹹魚”的頹廢青年别捉急,你不會被廣東人吃掉的。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為什麼會有以上這個标題呢?
首先,廣東人是真的愛鹹魚。
廣東人,尤其是潮汕等靠海為生的居民,為了延長海鮮的保質期,喜歡用鹽腌制魚,再曬幹。
鹹魚的腌制可是一門技術活,比如傳統的日曬法,對用鹽量、腌制時間、天氣等要求精準的把握,否則會影響鹹魚的口感甚至氣味。
每到冬天,家家戶戶屋頂上、屋檐下、或者家門口架個竹竿,挂着随風搖曳的鹹魚,曬幹後以備成為春節餐桌上一道待客佳肴。
圖片來源網絡
對于鹹魚,廣東人有100種烹饪方法:切成薄片的鹹魚與芹菜、蒜苗濕炒,酥軟噴香;切成丁的鹹魚與清粥相伴,又鹹又鮮,爽滑可口;鹹魚茄子煲、鹹魚豆腐煲等更是成為可以編入廣東美食史冊的經典粵菜……總之,無論怎麼煮,以鹽分高、味道濃著稱的鹹魚,都會讓你入口難忘。
對于70後、80後農村孩子而言,兒時上學路途遠,春節過後,母親把腌制的鹹魚切成塊,裝在罐子裡讓孩子帶去上學,伴着食堂的米飯入口,成為他們辛酸又溫暖的記憶。
圖片來源網絡
過去,鹹魚于廣東人,是貧窮的象征:吃不起新鮮的海鮮,一年也就吃那麼幾回“下飯”的鹹魚。
但現在,鹹魚于廣東人,更一種習慣,一種情懷,一種對廣東傳統美食的留戀。
雖說人口遷移讓越來越多的外地美食湧入了廣東,現在年輕人的口味也越來越雜,但鹹魚仍舊有它的市場,在廣東,幾乎每一個菜市場,都至少有那麼一兩間賣鹹魚等“鹹貨”的店。
圖片來源網絡
鹹魚對廣東人來說有多重要?
它已經成為俚語融入到廣東語言文化中了。
讓鹹魚紅遍大江南北的祖師爺級别的雞湯“鹹魚翻身”,就來源于粵語中的“鹹魚返生”:連死過的鹹魚都能返生,還有什麼困境跨不過去?
圖片來源網絡
《無間道》中的經典對白“出得嚟行,預咗要還!” (出來混,準備遲早要償還)的前身,就是“食得鹹魚抵得渴”:既要吃鹹魚就要承受囗渴,既然說了做了,就要敢于承擔後果。
廣東人對鹹魚的愛,甚至還引起了國外的注意。歪果媒體手把手教你如何烹饪廣東鹹魚炒飯……
不過近幾年,廣東鹹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首先,在2012年,鹹魚被國家食藥監總局判定為1類緻癌物。
随後,媒體又爆出“廣東癌”鼻咽癌與鹹魚之間有着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系。
再随後,2017國家衛計委發布會指出,中國高血壓患者已高達2.7億。此外,又有研究指出,廣東高血壓死亡人數占全國第二,每5個廣東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并且73%的患者對自己患病毫不知情。
這與廣東人愛煲湯、飲食清淡的形象完全不符,于是,鹹魚再次被拎出來吊打:廣大專家、醫生說過,高鹽是導緻高血壓的主要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廣東人是繼續吃鹹魚,還是不吃鹹魚?
其實不用太過糾結,這不是哈姆雷特式的“to be or not to be”的生存毀滅間的選擇,最關鍵的辦法是:控制量。
對某些老廣來說,不吃鹹魚是不可能的,少吃點就可以了。鹹魚畢竟不是砒霜,又不會一招緻命。
但是,如果你已經患有高血壓,那就得十分小心了,攝入高鹽食物會快速加劇病情。
那麼,如何簡單快速地盡早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患病風險呢?
出門左轉,找到你家附近的寶島眼鏡店,花大約2分鐘,用寶島最新鎮店神器“AI眼底照相機”拍張眼底照片,就能預知患高血壓的風險。
這是一位來自廣東的驗光師小哥哥~
原理很簡單: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可直接觀測的血管,既然全身血管是相通的,那麼通過眼底照片觀察眼底血管,自然就能觀察到全身心血管相關的病變。
“AI眼底照相機”是寶島眼鏡和著名AI科技公司Airdoc合作的産物,AI能以高達97%的準确率,判讀眼底照片背後的糖尿病、高血壓等30多種慢性病風險,未來還能突破200種!
AI眼底照相機從今年7月底發布以來,至9月底或10月,将有希望全面上線寶島眼鏡哦!被小寶吊了兩個月胃口的你,是不是等不及啦?
莫方!快了!
從七月底到現在,網紅AI眼底照相機已相繼在成都、上海、廣東、三亞、北京、哈爾濱巡回啦~
也會在其他城市陸續和大家見面哦~
小寶再重申一遍!2018年底,寶島眼鏡會員可至已配有AI眼底相機的門店免費體驗
具體活動信息,敬請期待後續消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