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感控科會接到來自各方的咨詢:
預檢分診幾級防護?
過渡病室幾級防護?
發熱門診幾級防護?
。。。。。。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隻能欲言、又止。
這個問題難麼?
難!
關于醫務人員的防護分級,2016年《經空氣傳播疾病醫院感染預防控制規範》中有相對明确的規定,将醫務人員的防護要求分為四級:一般防護、一級防護、二級防護、三級防護(見下圖)。
疫情期間,大家似乎也已經習慣了“幾級防護”的描述。
圖為《經空氣傳播疾病醫院感染預防控制規範》附錄
有了這個表,是不是就能解決防護級别的困惑了呢?
并沒有!
繼續看《規範》,會發現有這樣的描述:
工作人員選用防護用品應按照分級防護的原則:
《規範》原文:進人确診或疑似空氣傳播疾病患者房間時,應佩戴醫用防護口罩或呼吸器;根據暴露級别選戴帽子、手套、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穿隔離衣。
确保醫用防護口罩在安全區域最後脫卸。
讨論:通過這一規定我們不難看出,針對空氣傳播疾病,呼吸系統依然是保護的重點——口罩類型的選擇是首要(防護口罩或呼吸器),其他防護用品(帽子、手套、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穿隔離衣)非必須,而是根據暴露的級别來選擇,暴露級别的核心則與診療護理操作項目有關。
其實,這一規定與“标準預防”的概念如出一轍:
标準預防:針對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手衛生、根據預期可能的暴露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
由此可見:該規範雖然給出了分級防護,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還是需要根據暴露風險評估的結果來選擇防護用品是科學明智的。
該圖根據《經空氣傳播疾病醫院感染預防控制規範》附錄整理
再來回顧新冠疫情期間國家下發的防控指南,無論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務人員防護技術指南(試行)》國衛辦醫函【2021】155号,亦或是《醫療機構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三版),都是盡可能詳細的使用圖表給出防護用品的選擇原則:
圖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務人員防護技術指南(試行)》國衛辦醫函【2021】155号
圖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三版)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2021】96
所以,面對分級防護的問題,不是感控科不曉得怎麼分,而是沒有辦法“簡單粗暴”的告訴你們是幾級防護。因為,防護用品的選擇,是與你的診療護理操作密切相關。
掌握《規範》要求,把握防護用品選擇原則,方能做到科學防護。
參考資料:
1. 經空氣傳播疾病醫院感染預防控制規範 WS/T511-2016
2.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務人員防護技術指南(試行)國衛辦醫函【2021】155号
3.醫療機構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三版)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2021】9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