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寫給媽媽的十個要求

寫給媽媽的十個要求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1 21:41:04

寫給媽媽的十個要求(14歲女兒寫給媽媽的12條)1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點,随着孩子的成長,爸媽們要學會适當放手。

這是一位14歲女孩寫給媽媽的12條“要求”,讓我們從孩子的角度來讀懂他們的心。

1、我需要幫助,同時也需要獨立,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也請您把它留給我自己做。

解讀: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幫着喂飯;孩子穿鞋的時候,媽媽幫着系鞋帶;孩子去學校的時候,媽媽幫着收書包……

是的,我們是父母,我們要幫助孩子,但孩子也需要獨立,他要學會怎麼樣照顧自己,怎麼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這是他未來能獨立生活的基本條件。

70分的媽媽才是成功的媽媽,不要為孩子包辦所有的事情,别做孩子的全職保姆。

2、請容許我犯一些錯誤,哪怕您事先提醒了我。

解讀:孩子犯錯,其實是在學習,是在成長,家長不要因為怕麻煩就不允許孩子犯錯!

當孩子犯錯時,記住,不管你多生氣,多惱火,一定要努力克制住情緒,不要亂給孩子貼标簽,比如“壞孩子”“惹禍精”……

等到我們和孩子都心平氣和的時候,再跟孩子溝通,你會更深刻地了解孩子犯錯的心路曆程,完全可以借機引導孩子認識世界,引領孩子自我成長。

寫給媽媽的十個要求(14歲女兒寫給媽媽的12條)2

3、請不要強迫我按照您的模式生活。

解讀:我們做父母的,習慣于将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并且認為這是為孩子好,是愛他的表現。

孩子雖然會按我們說的去做,但心裡往往是不情願的,這會使親子關系産生隔閡。随着孩子自尊心越來越強,孩子會更加強烈地反抗,慢慢地,他就會變得更加叛逆、不好管教了。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着他們自己的習慣和想法,父母要給到孩子自由生長的空間。

4、請自覺保護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權。

解讀:很多家長從來都不在乎孩子的自尊和隐私,常常在大庭廣衆之下責罵孩子,或者把孩子的隐私當成笑話宣揚出去,讓孩子毫無顔面,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自卑并失去上進心。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們的自尊心和隐私權,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就忽視這一點。

5、如果您想成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您家長的架子。

解讀:家長們常常把自己放在高孩子一等的地位,端着“權威”的架子,時刻準備發現孩子的錯誤,并耳提面令,讓他糾正。

在這樣的心态下,孩子怎麼可能把你當成朋友一起分享快樂和悲傷,怎麼可能告訴你他的小秘密? 放下架子,用平等的态度來和孩子交流,孩子會更喜歡的。

6、請不要拿我當您的出氣筒。

解讀:家長們總是會承受各種各樣的壓力,工作上的、生活上的,還沒有辦法随時向他人發洩。

這時,年幼的孩子往往會被殃及,一點小小的過失被一肚子氣的家長放大,找來一頓罵甚至一頓打,孩子多無辜! 家長面對孩子的時候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工作、生活上一些不好的情緒帶到家庭中。

7、請不要總拿“别人家的孩子”打擊我。

解讀:給孩子樹立榜樣是為了激勵孩子進步,但如果一直強調别人家的孩子有多棒有多好,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否定、被批評,繼而容易産生憤怒、自卑的情緒,故意跟父母作對。 多鼓勵孩子,多發掘孩子身上的優點,不要一直和别人對比,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

8、多一些建議,少一些命令。

解讀:命令的語氣會讓孩子産生壓迫感,也會讓孩子失去主見,多給孩子建議,孩子會學會自己思考,也有利于父母子女之間的溝通。

9、請不要第101次告訴我,某件事該怎麼做。

解讀:“啰嗦爸爸媽媽”總是最令孩子厭煩,無論孩子做什麼,他們總喜歡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

但孩子往往對這種說教很反感,他們會認為爸爸媽媽不理解他們,情緒還會更加糟糕。這樣的爸爸媽媽很容易會讓孩子想要逃離、叛逆,嚴重影響親子關系。 爸爸媽媽們,請相信孩子,給孩子獨立嘗試的機會。

寫給媽媽的十個要求(14歲女兒寫給媽媽的12條)3

10、我不僅會學習學校教授的知識,還會學習您身上表現出來的東西,包括您的壞習慣。

解讀:這說明了“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孩子不僅會模仿父母所說的話,還會學習父母所表現出來的品質。

所以說,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要先完善自己,改掉壞毛病,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11、請重視我的意見。

解讀:孩子的話往往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小孩子懂什麼,别胡說八道!”孩子會很沮喪,自信心受到打擊,久而久之,就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意見了。 但實際上,我們應該多期待孩子發表意見,這樣的孩子才會思考,才會有想法,不會盲從他人的意見。

12、因為我是雛菊,所以請别讓我在夏天開花;因為我是白楊,所以請别指望從我身上摘下松籽。

解讀:孩子沒辦法百分百按照你想要的樣子長大,我們也沒有辦法把孩子打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孩子從一生下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的權利,沒有義務“在夏天開花”,也沒有義務“摘下松籽”。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這十來年裡,給他好的教育和關愛,然後目送他離我們遠去,去過自己的人生。

(文章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據我們粉絲反映,關注【那群媽媽】的媽媽更加年輕漂亮了、孩子更乖了、老公更愛她了……關注【那群媽媽】的爸爸更加帥氣成熟了、孩子更上進了、老婆更體貼了……快來關注我們一起共同成長吧!

版權聲明:本号緻力于好文推送,内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系,我們将第一時間處理,感謝您的支持理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