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1
很多媽媽在生寶寶前或者剛生完寶寶的時候,可能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要不要存臍帶血?”
臍帶血就是寶寶斷臍後,留在臍帶裡的血。之所以有“存臍帶血”的說法,是因為臍帶血中含有一定的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能治療包括白血病在内的70多種疾病。而且跟骨髓中的幹細胞相比,臍帶血裡的幹細胞會有更小的排異反應。
因此臍帶血是可以救命的,所以才會有存臍帶血的做法,不過存臍帶血花費比較大,3萬可以存20年左右。
抛去花費高的問題,其實自存臍帶血并不是一個好的做法。
2
電視劇《青年醫生》裡有一個用自存的臍帶血救命的鏡頭:
這樣看起來,在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存臍帶血,是一份非常有效的保險。但實際上,自存臍帶血的好處在現實中會大打折扣。
首先,很多像白血病一樣嚴重的大病,是由于遺傳造成的。既然和遺傳相關,那麼寶寶臍帶血裡的幹細胞,本身也是存在基因問題的。所以當用到的時候,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其次,根據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孩子能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為0.005%~0.04%,非常低。一旦孩子患上嚴重的病,還是要從細胞庫中去尋找适配的臍帶血。
3
既然孩子自己用臍帶血的概率低,那家裡其他人可以用到嗎?
這也是很多保存臍帶血的商家的利用點和宣傳點:
某幹細胞儲存機構的廣告
但事實是:即便是親兄弟姐妹,能夠匹配成功的概率也隻有25%。所以“全家人都可以用寶寶的臍帶血”是一種噱頭,到時候還要去尋找适配的臍帶血。
另外,對于成年人來說,臍帶血可以産生的效果微乎其微。臍帶血裡的幹細胞無法滿足體重超過45公斤的成年人。
所以自存臍帶血從理論上聽起來像買了一份有益無害的保險,實際上獲益的時間、效果都不穩定,不如說是“空頭支票”。
4
盡管自存臍帶血有上述局限,但确實有孩子因為臍帶血的移植得到了挽救。
2008 年,2 歲的媛媛被确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并且不能用自體外周血移植。好在媛媛在臍帶血庫有自存的臍帶血,在把臍帶血送檢篩查沒問題後,醫生為媛媛進行了自體臍帶血移植,媛媛最終順利獲救。
2013 年,北京市一對雙胞胎在産檢時發現其中一位心髒有缺陷,生下來就要進行手術。為了緩解手術過程中輸入異基因外周血的副反應,醫生為孩子回輸了自體臍帶血,孩子得以順利手術。
不過美國兒科學會、美國婦産科協會等,都建議把孩子的臍帶血捐入公共血庫。
專家表示,一個公共臍血庫達到 6000 份,配型成功幾率就會達到 95%左右。如果家長們都選擇捐贈臍帶血的話,等孩子患病需要用的時候,配型會更容易。
所以綜合上述原因,如果有存孩子臍帶血的打算,仍然建議把臍帶血捐到到公共血庫,讓臍帶血發揮更大的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