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決定一個人的成就,細節決定一個人的成敗。習慣對于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習慣将影響一個人的未來。那麼小學生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如何養成這些好習慣呢?我站在教師的角度和各位家長來說一說。
1、學習習慣:能自主學習、能積極獨立思考、每天進行預習複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閱讀科普讀物與文學作品。
2、生活習慣:能自己合理有效安排時間,有良好的作息規律、不去網吧、不買小攤販的食品與用品。
3、交友習慣:熱情大方、友好真誠、與積極健康的人做朋友、關心幫助朋友。
4、健康習慣:幹幹淨淨每一天、每天堅持鍛煉、用積極健康的心态對待生活與學習。
5、行為習慣: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用文明語言和行為與他人交往。
6、其他習慣: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1、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在督促孩子學些的同時,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不會做的題,作為家長不要告訴答案,而是先讓孩子去思考,或者給孩子一些提示;生活中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共讀一本好書,共談一本好書,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習慣。
2、生活習慣的養成: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應該鍛煉孩子的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夠擁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什麼都去幹涉孩子,去給孩子做,與孩子一起規劃好一日的時間,做到有規律的生活。
3、交友習慣的養成: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養也很重要,生活家長要讓孩子與同齡的孩子交往,家長在孩子與朋友的交往中正确的引導孩子如何與人交往。教育孩子學會和同學相處,懂得如何去維護朋友之間的關系,這樣就能鍛煉和培養孩子的人際處理能力了。
4、健康習慣的養成:現在,學校裡的學生,有的整天幹幹淨淨,有的學生整天髒兮兮的,為什麼會有這一種差别呢?我想這些習慣源于家長有一個良好的健康習慣,也有一個健康的心态。我認為要培養孩子健康的習慣,主要是要讓孩子體驗洗衣服的過程,自己弄髒的衣物,要自己洗幹淨。
5、行為習慣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讓你的孩子更受人喜歡,更讓人尊重,行為習慣源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行為習慣好則孩子的行為習慣好,所以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是要從家長做起,家長要對人彬彬有禮,家長要帶頭愛護好公物,見到損壞的公物家長要主動的修理好,或作為事例教育自己的孩子。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日之功,是每天習慣的積累,家長做好自己才能影響自己的孩子,我們這裡有句俗話:檐前水點點滴,滴滴落在原坑裡。家長的行為也如此,你身上的美好品行是會傳給下一代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的能看到你的影子。好習慣勝過于好成績,希望家長朋友們重視孩子很好習慣的培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