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9月,東漢權臣曹操下令,将太中大夫孔融以及家人逮捕,然後全部處死。孔融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孔融讓梨”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古。作為東漢末年的名士,孔融的德行很高,為何卻被曹操處死了呢?雖然曹操說孔融的罪名是不忠不孝,但是在這背後是否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呢?
一、名士的首領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祖上世代為官。孔融可以說是少年成名,他十歲時跟随父親入京,在拜見名士李膺時,留下了“小時了了”的故事,受到了李膺的賞識。後來東漢爆發了黨锢之禍,名士張儉受到宦官的迫害,打算投奔孔融的兄長孔褒,可是孔褒并不在家。孔融雖然隻有十六歲,但毅然決定留下張儉。
後來事情洩漏,張儉逃脫,但孔褒、孔融兄弟被捕入獄。可是誰沒有想到,孔褒、孔融争着承擔罪責,“一門争死,郡縣疑不能決”,孔融因此成為天下聞名的人物。184年,孔融入朝為官,後來多次違背董卓的意思,遭到董卓的嫉恨,被放到北海為官。196年,孔融來到許昌,在朝中做官,此時的他已經成為漢末名士的首領,“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二、曹操的理由
可是十二年後,曹操卻殺死了孔融!根據彈劾孔融的文書,我可以發現,曹操殺孔融的罪名主要有兩條:第一,對東漢朝廷不滿,意圖謀反。孔融在北海期間,“見王室不靜,而招合徒衆,欲規不軌”,還編造謊言,說當時孔融大放厥詞,“我大聖之後,而見滅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後來在許昌與東吳使者交談時,孔融“謗讪朝廷”。
第二,不孝之子,行為放蕩不羁。孔融“不遵朝儀,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在與祢衡交談時不孝之言,“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于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另外,祢衡還說孔融是“仲尼不死”。總而言之,曹操給孔融扣上了不忠不孝的罪名,然後将其全家殺害。
三、真實的原因
孔融雖然政治、軍事才能有限,但他的人品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說孔融繼承東漢士大夫的那種傳統,不畏權貴,敢于仗義執言。在這個過程中,孔融不可避免地得罪了曹操,因為兩人的政治理念有着根本的不同。孔融雖然來到許昌,但他堅持“投漢不降曹”的政治立場。可是孔融手中沒有一兵一卒,于是他就用自己的言論作為武器。
孔融在許昌期間,對曹操及其子嗣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與嘲諷。比如曹丕私納袁熙妻子甄氏,孔融就給曹操寫信,說“武王伐纣,以妲己賜周公”。之後孔融又提出“宜準古王畿之制,千裡寰内,不以封建諸侯”等主張,這些都深深刺痛了曹操,于是曹操免去了孔融的官職。可是孔融依然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并且毫不收斂,最終被曹操殺害。
參考資料:1.《後漢書》;2.《三國志》;3.《資治通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