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楊醫生,一個專注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管理的普通醫生。
我在門診上經常會遇到一些高血壓病人說,自己的血壓總是有時高有時低,比如有時候上午測血壓時收縮壓是138mmHg,到下午再測的時候收縮就下降到了110mmHg。這到底算不算正常呢?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問題呢?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血壓波動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血壓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着變化,無時無刻不在波動。每個時刻的血壓可能都會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說,我們正常人的血壓,全天的血壓波動幅度大概在20~30mmHg。所以,隻要在這個區間波動就算是正常的,但如果血壓波動幅度超出這個範圍,那麼對我們的也是有危害的。這種危害程度其實不亞于長期血壓偏高造成的危害。
血壓波動太大有什麼危害?血壓波動太大就相當于我們血壓每天都在像“過山車”一樣,造成我們血管内皮的損害,使得原本光滑、平整的血壓就出現“裂口”。一旦出現“裂口”,血液裡的一些成分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入血管壁後就容易被氧化。氧化之後的低密度值膽固醇就會把身體裡的一些炎症因子、炎症細胞招來,從而引發炎症反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這時候如果血液裡的血小闆也從血管“裂口”處進入血壓壁的話,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越積越多,就容易堵塞血管,導緻冠心病、腦血栓形成等心腦血管疾病;如果血栓脫落則會堵塞其他一些較小的血管,比如脫落的血栓随着血液流動,堵塞到了腦血管,則會出現腦栓塞,導緻腦中風。所以,每天血壓波動太大,也是導緻心腦血管疾病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危險因素。
因此,對于我們高血壓病人來說,不僅要把血壓控制達标,還要控制平穩,才更有利于我們的健康。
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平穩控制血壓的基礎,均衡飲食,低鹽低脂飲食,适量運動,控制體重,保持穩定的情緒,解除不良嗜好(吸煙、酗酒、熬夜)等等,不管吃不吃降壓藥都要長期堅持下去。
其次,是根據自己的血壓特點,在醫生指導下規範、規律服用降壓藥,包括服藥種類、服藥劑量、服藥時間等。一般選擇優先選擇長效降壓藥能更加平穩控制血壓,由于我們大部分人在白天血壓高,夜間血壓低,所以大多數都在晨起後、空腹服用降壓藥,但有少部分人是晚上血壓不下降或晚上升高,所以就就需要在确定血壓波動特點(24小時動态血壓監測可明确)後選擇具體服藥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