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小寶寶的出生,會給家裡帶來無盡的歡樂。但為人父母在幸福的同時,也要兼顧照顧寶寶的責任。
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寶寶“哭鬧”是令父母心力交瘁的,尤其是那種哭上好久,怎麼哄也哄不好的情況。
新生寶寶總是在“黃昏”時間哭鬧,奶奶“請神驅邪”
最近,一位媽媽在群裡反映:自家的寶寶一到傍晚時分,就開始變得異常煩躁,吃奶也不好好吃,而且也不容易入睡,怎麼哄都哄不好。
家裡的奶奶認為是孩子“中邪”了,還帶寶寶去看了“神婆”,但是依然沒有效果,寶寶就是很難不哭安靜下來。
群裡有經曆過的媽媽解釋道:孩子這樣的情況是一種生理現象,主要是對晝夜節律的一種适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昏鬧”。
有一種哭鬧叫“黃昏鬧”,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曆
“黃昏鬧”是人們的俗稱,科學上的名詞叫做“黃昏焦慮症”。主要是指3個月之内的新生寶寶一到黃昏時刻,一般在下午的5點-7點之間,情緒上會變得很煩躁,愛哭鬧,甚至還伴有“集中進食”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寶寶哭鬧家長哄一哄便可能會安靜下來,但“黃昏鬧”的寶寶,會出現較長時間的哭鬧,家長怎麼哄都哄不好的節奏。
另外,寶寶幾次吃奶之間的間隔很短,具體表現為寶寶吃幾分鐘的奶,會煩躁地哭幾下,之後再吃奶,再煩躁地哭,這樣的行為甚至會吃需幾個小時。
而這些表現出現之後,伴随的可能就是較長時間的睡眠了,通常會睡得很久。
寶寶“黃昏”鬧覺背後的科學
1)晝夜調節能力的形成
小寶寶的睡眠和大人不同,沒有晝夜規律的,大約在3個月左右,嬰兒開始有晝夜節律系統,這個時候寶寶開始逐漸地形成晝夜規律。
但由于小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在晝夜臨界點的黃昏時分,便會放肆地哭鬧。
2)和大人一樣,黃昏期間感到疲憊
我們大人在經曆了一天的忙碌之後,身體也會有明顯的疲勞感,同理,小寶寶也一樣,别看他們一天“無所事事”,但是吃奶和睡覺也是需要力氣的。
因此在傍晚時分,也會有疲勞感,但自己又不會很好地表達,或者懂得調節方式,隻能哭鬧。
3)寶寶這個時候需要更多的安撫
小寶寶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不久,極度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在黃昏的時候,周圍環境的變化,會讓寶寶需要更多的吮吸和愛撫。
寶寶哭鬧,或許也是在表達自己需要被抱着,就像是在媽媽肚子裡的一樣。
是不是媽媽的“奶水不足”或者“撫育方式”不正确才導緻寶寶“黃昏鬧”?“每天到傍晚的時候,都會感覺奶不夠吃,是不是下奶比較慢,才導緻寶寶哭鬧啊”?
相信有此疑惑的寶媽不在少數,甚至還會仔細回想自己是不是做過哪些事情影響到寶寶了,但實際上,寶寶在黃昏期間愛哭鬧,和奶水足不足并無關系。
一些媽媽也會考慮是不是自己哄寶寶的方式不對,其實這些都不是造成寶寶黃昏鬧的原因,面對寶寶的哭鬧,隻需要安撫寶寶就好。
寶寶“黃昏鬧”,用這幾招,讓寶寶睡得更安穩面對寶寶的哭鬧,父母可以利用幾個方法,來緩解和制止。
1. 讓寶寶更多的吮吸
胎兒在孕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練習吮吸能力了,當媽媽把自己的手指放在寶寶的嘴裡時,或者直接使用安撫奶嘴,不僅能夠緩解寶寶的饑餓感,還會激活大腦深處的鎮靜神經,讓寶寶進入到放松狀态,進而讓寶寶從哭鬧中慢慢轉化為平靜。
2. 聲音的利用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是可以獲取到外面的聲音的,像血液的流動聲、心髒跳動聲等,父母可以利用寶寶熟悉的聲音來制造聲音環境,也會讓寶寶停止哭鬧。
3. 利用“襁褓”
“襁褓”更像是媽媽的子宮,當把寶寶包裹起來時,會模拟寶寶未出生時的狀态,增強安全感,自然也能減緩寶寶的煩躁和哭泣。
因此,父母對于小寶寶“黃昏鬧”要看待得理性一些,即使孩子的哭鬧讓人覺得很煩躁和焦慮,但這卻是孩子身體發育、開始形成“晝夜規律”的一個重要标志,是好事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