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野生大熊貓探秘

野生大熊貓探秘

寵物 更新时间:2024-06-27 01:20:38

來源:綠色中國

大熊貓國家公園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公園。分布有8000多種野生動植物,屬于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最具全球保護意義和研究價值。

野生大熊貓探秘(大熊貓國家公園旗艦物種)1

大熊貓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中國的國寶,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四川、甘肅、陝西省的崇山峻嶺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屬于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它不但被世界自然基金會選為會标,也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交流的“和平使者”。大熊貓國家公園是中國野生大熊貓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園,是展現中國形象的重要窗口,擁有1340隻野生大熊貓,數量占全國總數量的70%以上,涉及野生種群13個。

野生大熊貓探秘(大熊貓國家公園旗艦物種)2

大熊貓雪中嬉戲

大熊貓的祖先是食肉動物,現在卻偏愛吃素,主要以吃箭竹為生。一隻成年的大熊貓每天要吃20千克左右的鮮竹。有時,它也會開一次“葷”,捕抓箭竹林裡的竹鼠美餐一頓。大熊貓性情孤僻,喜歡獨居,晝伏夜出,善于爬樹,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常常随季節的變化而搬家。春天一般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裡,夏天遷到竹枝鮮嫩的陰坡處,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溫暖的向陽山坡上,準備度過漫長的冬天。

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大熊貓每天剩下的時間多數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躺、側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團都是它們喜好的睡覺方式。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大熊貓的繁殖季節,雄、雌大熊貓難得同居在一起。但5月一過,便又各奔東西。雌性大熊貓懷孕4~5個月左右,就急着尋找樹洞或石穴作為“産房”,它每胎産1~2仔。剛生下的幼仔重量隻有150克左右,相當于媽媽體重的1‰。可是,一個月後體重可達2千克,3個月就能長到五六千克。熊貓媽媽常把小熊貓摟在懷中,輕輕撫摸,外出時也把它銜在嘴裡,或用背馱着。等到它們五六個月大時,媽媽就開始教它爬樹、遊泳、洗澡和剝食竹子等本領。兩年後,它們才離開母親,開始獨立的生活。

對大熊貓種群來說,可以看見的信号對它們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它們的圓臉缺乏表情,尾巴很短,沒有冠部或棕毛來展開,耳朵可以豎起放下但也不夠靈活。這都是因為熊貓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霧彌漫的竹林裡面、看不見彼此而造成的。 大熊貓大多數的交流都是通過留在栖息地的氣味标記來實現的。當它們想見面的時候,通常是發情季節,就會通過氣味标記找到彼此。一旦它們見面以後,就轉為聲音交流。大熊貓依靠它們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從多情到生氣的情緒。大熊貓有好幾種做标記的方式。它們經常用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來做标記。當它們做标記的時候,會晃動頭部,嘴巴半張。做了标記以後,它們會在做标記的地方剝掉樹皮,或留下抓痕,以引起其他熊貓的注意。 用氣味來标記領土是它們在竹林裡保持和平的秘訣。這些氣味标記能讓它們互相回避或聚到一起。在非發情季節,一聞到陌生熊貓的氣味它們就會走開。發情季節,一隻雌性大熊貓的氣味可能就表示她已經做好交配的準備,并且希望吸引雄性前來。 沉默是另一種交流方式。當大熊貓在玩,或是簡單地表示友好,沒有交配或好鬥的想法的時候,它們不會發出任何聲音。

羚牛

羚牛是一種生活在高山密林地區的大型牛科食草動物,共有四個亞種。中國是羚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羚牛屬中國一級保護動物,被中國公布的紅皮書列為瀕危種,被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公布的紅皮書列為珍貴級。

野生大熊貓探秘(大熊貓國家公園旗艦物種)3

秦嶺羚牛 向定乾 攝

羚牛是一種古老的動物,《漢書》稱羚牛為貓牛。羚牛外形似牛,肌體結構又介于山羊和羚羊之間,故稱羚牛。由于它的長相奇特,有些科學家經長期認真仔細地觀察和研究後稱它為“六不像”,即龐大隆起的背脊像棕熊,兩條傾斜的後腿像非洲的斑鬣狗,四肢短粗像家牛,繃緊的臉部像駝鹿,寬而扁的尾像山羊,兩隻角長得像角馬。

羚牛全身毛色為淡金黃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頸下長着胡須狀的長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從頭頂先彎向兩側,然後向後上方扭轉,角尖向内。體形粗大,四肢粗壯,肩高大于臀部,體長約1.8米,成年雄性可達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體重200~300公斤。

羚牛是典型的高寒動物種類,常栖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帶,冬季又遷移至2500米以下針葉林中的多岩區。羚牛體型雄健,且性情兇悍。春季采食禾本科、百合科青草、竹筍與竹葉以及灌叢的一些嫩枝幼葉。夏季遷移至高處采集多種維生素及澱粉的草本植物。秋季采食植物的果實,冬季進入高山台地或向陽的山地,主食箭竹,冷杉等樹皮及灌木嫩枝。它們一般在白天活動。冬天組成小規模的種群,夏天時種群數量可擴充到100頭以上,年長的公羚牛則基本為獨居。它們所食植物種類多達百種,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營養,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藥,有止瀉驅蟲的功能,能抵禦疾病,它們還喜愛舐食岩鹽、硝鹽或喝鹽水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林中含鹽較多的地方,常是牛群的集聚點。

羚牛每年7~8月進入交配季節,這時雄牛的性情變得格外兇猛,為了争奪雌牛,強壯雄牛間互相展開殊死的角鬥。它們很熱切地四處尋找配偶,争雌格鬥時常發生:以不靈活的步子蹒跚而上,口鼻部幾乎低垂在兩腿之間,雙角直向敵手沖出,并發出嗥叫和哼叫聲。經過幾個回合之後,如果一方認輸敗逃,獲勝者便不再追擊。倘若雙方勢均力敵,在猛烈角擊後彼此往往會隆起背脊,企圖以自己巨大而健壯的體軀壓倒敵手。假使雙方仍然各不相讓,接踵而來的角擊便更為激烈,常常是一方頭角落地,鮮血直流。一場格鬥往往可以持續幾十分鐘,少數自不量力的雄獸如不及時認瑜,輕則重傷,重則死于情敵之手。

獲勝的雄獸與雌獸雙雙進入深山密林,進行秘密婚配。母獸懷孕8個多月,一般次年4月産下仔獸。仔獸稍大一些後,它們的“媽媽”便把自己的“兒女”放在一個羚牛幼兒園裡,由一頭羚牛照管,自己外出覓食和進行其它活動。

川金絲猴

川金絲猴為中國特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四川、湖北、陝西、甘肅4省,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3400米的山地深林。主要在樹上生活,也在地面找尋食物。主要食物有樹葉、嫩樹枝、花、果、也吃樹皮和樹根。

野生大熊貓探秘(大熊貓國家公園旗艦物種)4

川金絲猴 黃徐 攝

川金絲猴體型較大,頭圓,耳短,眼睛為深褐色。嘴唇厚,吻部肥大,兩頰和額的正中的毛都向臉的中央伸展,露出兩個凹陷的天藍色眼圈和一個突出的天藍色的吻圈,再加上鼻骨退化,沒有鼻梁,形成了一個鼻孔上翹的朝天鼻子。

随着季節的變化,川金絲猴隻在栖息地垂直移動。它們喜歡群居,每個大的集群按家族性的小集群為活動單位。川金絲猴性成熟期雌性早于雄性,雌性約4~5歲,雄性7歲左右。全年均有交配,但8~10月為交配盛期。孕期6個月左右,多于3~4月産仔,個别也有在2月 産仔的。

珙桐

珙桐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世界十大觀賞名樹之一,為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屬孑遺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

野生大熊貓探秘(大熊貓國家公園旗艦物種)5

因其花序圓似鳥頭,苞片潔白碩大如翅,宛如展翅欲飛的白鴿,所以又名“鴿子花” 。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 4月開花,10月結果。珙桐是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神父作為西方人首次發現并命拉丁種名,大衛神父也是為麋鹿命拉丁種名的人。(文/綠色中國融媒體記者 盧 燕 《綠色中國》2021.10B)

本文來自【綠色中國】,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