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3:16:01

明朝萬曆年間,濟南府曆城縣有一個老漢叫周永貴,他做了一輩子篾匠,手藝精湛,在當地一帶,很難找出比他手工活更好的篾匠了,因此來找他編筐的人從城東排到了城西。

周永貴這一生憑着手藝吃穿不愁,不過說起來卻是一個命苦的人。他三十多歲時,娶了妻子黃氏,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周山。

本來一家三口有吃有穿,生活應該平淡幸福,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周老漢剛過完四十歲生辰,兒子周山才八歲那年,一場意外讓他成了孤家寡人。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1

那一年,周永貴去人家幹活了,家裡隻有妻子黃氏和兒子在家中。在晌午的時候,黃氏正在家中做飯,突然聽到“噗通”一聲,她慌忙跑出去一看。

鄰居李嬸喊道:“快來人啊,孩子落水啦……”

黃氏聽到喊叫聲,跑到池塘邊一瞧,吓得魂都掉了一半。原來兒子周山和隔壁李嬸的孩子大壯玩耍時都不小心落水了。

黃氏沖隔壁李嬸喊道:“你還愣着做什麼,快救人啊!”

李嬸驚慌失措地哭喊道:“我不會遊泳,該怎麼救呀?”

黃氏氣得直跺腳,再也顧不得許多,隻見她往深塘裡縱身一跳,心裡猶豫了一下,還是拼盡全力将鄰居家的孩子大壯先托舉了起來。

隔壁李嬸見大壯被舉到水面上,急忙伸手将兒子拉上岸,抱着對方痛哭起來。

這時候,黃氏在水底找到自己的兒子周山,對方的眼睛已經翻白,生命危在旦夕,她使出吃奶的力氣抱着兒子的雙腿往水面托舉,可是等了半天卻不見任何動靜。

原來隔壁李嬸隻顧着安慰自己受驚的兒子去了,把還在水裡掙紮的黃氏和周山給忘了。

黃氏在水底張口喊了一聲,一口水馬上灌了進去,嗆得眼前一片模糊,手上也快撐不住了。

李嬸在岸上聽到水裡一點動靜,眼睛瞪大道:“壞了,他們還在水裡,我怎麼給忘了……”

可是她到了深塘邊,猶豫了一下,還是不敢跳下去。黃氏在水裡再也支撐不住,雙手慢慢松開,身體向塘底沉去。

“娘,快救……快救山子……”大壯跪在地上懇求道。

李嬸眼睜睜地看着周山也沉進深塘,她站在岸上一臉痛苦的搖着頭,她看到深水實在不敢跳下去,因此無能為力的哭道:“娘沒用,我救不了她們……”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2

周永貴聽到這個消息後拼命地趕了回來,當他看到躺在地上的妻子和兒子,頓時癱坐在地,這一刻,他的世界都仿佛塌陷了。

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如今隻剩下周永貴一個人,他心中的痛苦和落寞,隻有他一個人清楚。

逝者如斯夫,生者長已矣。周永貴雖然孤苦,但是生活還得繼續,他總不能舍棄生命随母子倆而去,那黃氏娘家的兩位老人誰去孝順呢?

一轉眼,母子倆去世已有數月了。這些天裡,周永貴白天幹活,晚上就會一個人喝悶酒,村裡很多人都來勸過,可是都無濟于事。

隻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周永貴每次喝得酩酊大醉,對過世的妻子和兒子的懷念卻越發深刻。

這天傍晚,周永貴正準備喝兩口酒,村長找過來說道:“永貴,鎮上柳員外過些日子要嫁女兒,想請你過去用竹條編一個竹櫃。”

周永貴聽見後連忙答應了,于是将剛拿出來的酒又收了起來,既然明天要去幹活,那這口酒也就不能喝了。

第二天一早,周永貴就出門幹活去了。到了柳府,見到柳員外問了一些細節要求,他就準備開始幹活了。

他看到後院地上那些竹子,搖了搖頭說道:“用這些竹子制作竹櫃可不行。”

柳府管家孫六就好奇問道:“都是新鮮竹子,怎麼就不行?”

“這是糯竹,編一些竹籃和簸箕還可以,若是編織竹櫃做陪嫁物品,需要耐用堅固的楠竹。”周永貴解釋道。

孫六不懂這其中門道,既然篾匠說了楠竹,他便吩咐下人去砍了幾大捆運過來。

周永貴看着這些楠竹,滿意地點着頭,随後開始動起手來。一個技術老道的篾匠,在農忙之餘,會經常上山尋找自己認為适合用于編織的竹子。

篾匠一行看起來容易,可真的動起手來,就知道其中的難處。在那時候是一門古老的職業,對入行的基本功: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等工藝要求嚴格。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3

俗話說得好:“竹刀拿得起,不怕沒柴米”。對窮苦的老百姓而言,學會篾匠手藝,才能過上好日子。

周總貴站在那裡将那些生竹子劈開,然後雙手并用,一手持篾,一手拿刀,咬住篾片,慢慢扯開,“刺啦”一下直接拖到地下。

他憑借手感,就能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制成各種各樣的篾條。隻見一根楠竹,“嘩啦”一聲,在他刀下被一剖為二,“噼啪”一下,再剖成四,二四得八,二八十六……剖成竹片以後,再“滋滋滋”拉一刀,上青下白,一清二楚。

等竹櫃編織好以後,天色已經快黑了,柳員外看過成品以後很是歡喜,于是讓管家孫六痛快地把工錢結了。

周永貴收拾好那些工具,從柳府離開後,又去酒館打了一壺酒帶上,便往家趕。

從鎮上到村裡有七八裡路,平時走一個多時辰就到了,因為天黑的緣故,走了兩個時辰還沒到家。

他走到一處樹林那裡,終于察覺到一絲不對勁,這段路剛剛走過,怎麼又走回來了呢?

就在他感到納悶時,天上又突然下起暴雨,他忍不住抱怨了幾句,四下張望,卻瞧見左邊的林中有一間草屋。

其實這條路周永貴這些年已經走了很多趟了,他一直不知道林子裡還有這樣一間屋子,不過眼下這種情況,他也顧不得那麼多,趕緊過去借宿一晚,等明天一早雨停了再回家。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4

雖然離草屋隻有一小段路,但是他走過去時,身上已經濕透了。等走到門口,他才發現大門從裡面拴着,看來這裡是住了人家。

他敲了幾下門,過了一會,門“吱呀”一聲從裡面打開了,一個美豔的婦人探出腦袋問道:“這位大哥有事嗎?”

周永貴見狀趕緊說道:“叨擾了,我是個篾匠,從鎮上幹活回來,路上走迷了路,又遇上這大雨,所以想借宿一晚,等明天一早雨停了就走。”

“哎呀,外面下這麼大的雨,我看你衣服都濕透了,快請進來吧。”婦人把門打開後,将周永貴請了進去。

周永貴進去後,沒有瞧見其他人,便随口問了一句:“尊夫呢?”

婦人将門關上後,回身說道:“我家相公去世有三年了,如今這間破屋就我一個人住,沒有其他人了。”

“既是如此,那我在此借宿多有不便,我還是離開吧。”周永貴聽婦人說完,施了一禮後轉身就要離開,卻被婦人一把拉住。

“外面下着大雨呢,倘若你這時候出去,回家肯定得染風寒,到時候還讓家人擔心。”婦人拉着周永貴在火盆邊坐下勸說着。

周永貴見對方提到自己家人,臉上一抹憂傷浮現,他歎了一口氣說道:“不瞞你說,我沒有家人了。”

婦人聽了這話向對方看了過去,周永貴随即就将妻子和兒子去世的事情一說,那婦人聽完氣憤道:“這個李嬸着實不像話,嫂子為了救她兒子奮不顧身,她卻不管嫂侄的死活。”

“事情已經發生了,我也不怨她,隻怪自己沒照顧好她們娘兒倆。”周永貴搖了搖頭,語氣有些無奈地說道。

自從發生那件事以後,他和隔壁李嬸已經很多年沒說過話了,起初大壯見了他還喊他一聲大伯,如今在李嬸的教唆下,總是見到他就躲着。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5

兩人寒暄了一陣子,周永貴問對方怎麼會住在這種偏僻的地方?

婦人解釋說:“我嫁到夫家後,不到一個月丈夫就生了一場大病,後來沒挺過難關就離我們而去,公婆說我是個克夫的女子,于是就把我給趕了出來,後來我一個人無處容身,走到這裡發現有間屋子,便就在此地住了下來。”

“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這公婆說話行事也不地道,這種事怎麼能怪得了你呢?”周永貴感歎了一句。

“你身上衣服都濕了,脫下來我給你烘幹,家裡還有幾件相公以前穿的衣物被我帶了出來,拿給你換上。”婦人說完,伸手去幫對方解衣寬帶。

“夫人不可,男女授受不親,這衣服我還是穿在身上烘幹吧。”周永貴伸手攔住說道。

“四下無人,你還怕外人瞧見了亂嚼舌根嗎?”婦人掩齒笑道。

“于禮不合,該避諱還是要避諱的。”周永貴低着頭不敢看着對方。

“嫂侄死得實在太冤枉,這些年苦了大哥一個人。”婦人在周永貴的身邊坐下,往對方靠近了一點繼續說道:“不過大哥也是一個癡情人,應該趁着年輕再找一個,總不能讓家裡斷了香火。”

周永貴眼看情況不對勁,急忙站起身來說道:“外面雨停了,我該走了。”

“萬一等會再下呢?大哥還是在這裡留宿一晚吧。”婦人挽留道。

“還是算了,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多有不便,在下告辭。”周永貴背着工具打開門,正要離開。

“大哥,你孤身一人,我也沒有改嫁,湊在一起過日子,生活豈不是樂無邊?”婦人起身拉住周永貴的衣袖說道。

周永貴被婦人拉着,腳步不能動彈,回頭我一看,頓時脊背一涼,頭皮有些發麻。聲音吓得顫抖道:“我,我要走了,你别攔着我……”

婦人冷笑:“天下男人沒一個好東西,你以為自己是柳下惠嗎,我看你們男人就喜歡做一個假惺惺的僞君子。”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6

周永貴見婦人拉開衣襟,露出香肩,趕緊閉上了眼睛。

“難道我長得不漂亮嗎?你為什麼不看我一眼?”婦人好奇問道。

“你這又是何必呢?你我今日初見,怎能連禮節都不顧了,你死了這條心吧。”周永貴扯開對方的手,向門外走去。

“哼,想走?我倒要挖開你的心看看,你究竟是正人君子,還是一個小人。”婦人語氣一變,有些陰冷的說道。

周永貴聽到身後的聲音,從腰間抽出一根青竹條,随即雙指在竹條上輕輕一點,那竹條上一道金光閃過。

“啊!”婦人一聲慘叫,被青竹條彈飛了出去。她捂着胸口,一臉震驚的問道:“你,你怎麼會驅鬼術?”

周永貴回身看着婦人說道:“我們篾匠一脈的祖師爺乃是張班,他和魯班是同門師兄弟,隻不過當年魯班精于木工,而我們呢祖師爺卻對于編制情有獨鐘,可他們常在一起切磋技藝,因此這周易之術自然傳承了下來。”

剛剛他所用的驅鬼術便是張班祖師所創,因為竹子被砍之前難以彎曲,死了之後被劈成竹條卻可以随意彎曲,因此張班祖師想到竹子生為陽剛,死而陰柔這一點,便一直用它來驅鬼辟邪。

婦人有些忌憚的看着周永貴手裡的竹子,她突然“噗通”一聲跪了下來,然後哭着喊道:“大哥,我不是有意害你,求求你幫我做主。”

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周永貴有些詫異,他趕緊将對方扶起來問道:“夫人快快請起,有話直說就好,我能幫上忙的絕不推辭。”

婦人說道:“其實剛剛我騙了你,我那丈夫沒死,我是被他害死。”

周永貴眉頭一皺,聽婦人将事情的原委仔細說了一遍。

原來婦人叫王蘭,她父親是縣丞,那柳員外為了巴結他父親,後來将她娶過門,兩人生了一個兒子叫柳毅。

原本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是沒過幾年,王縣丞因縣令張大人貪污一案被牽連入獄,後來柳員外為了自保又娶了江知府妻子娘家的妹妹金蓮。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7

自從柳員外娶了金蓮以後,便開始嫌棄妻子,若不是看在兒子柳毅的面子上早就将她掃地出門了。

金蓮嫁到柳府的第二年,也給柳員外生了一個兒子,第三年又生了一個女兒。自這以後,王蘭母子的日子過得更是生不如死,經常被打罵不說,連吃頓飽飯都難。

王蘭不堪受辱,連夜帶着兒子逃出了柳府,後來便一直乞讨為生。這樣的日子也沒過多久,就被金蓮身邊的丫鬟瞧見了,于是對方又派人想把他們抓回去。

王蘭帶着兒子一路拼命地逃亡,最後還是在懸崖邊被追上,于是她為了保護兒子,抱着兒子跳下懸崖。

因為跳下去的時候,王蘭将自己墊在下面,所以墜崖後,她當場摔得氣絕身亡,兒子柳毅卻僥幸活下來,被賣豆腐的劉大寶夫婦救了。

劉大寶夫婦結婚十多年,沒有孩子,将撿來的柳毅認作義子,改名為劉毅,一直視為己出。

劉毅自幼聰穎,養父母将他送進學堂,第一年參加鄉試就中了秀才,被當地人稱之為神童。可是好景不長,這件事還是被金蓮知道了。

金蓮擔心劉毅将來當了官會報複,所以暗中下毒害死了劉大寶夫婦。劉毅中了毒以後,雖然沒有緻命,但是一直神志不清。

周永貴聽了這些話以後,憤怒的拍着桌子說道:“虎毒還不食子呢,他們如何下得去毒手!”

“後來我到了地府之後,實在放心不下兒子,便苦苦哀求那些地府當差的,閻王得知我的冤屈後,說我兒子命中會遇到貴人,将來可以做大官造福百姓,便準許我來人間找到一位十世修行和正人君子。”

王蘭抹了一把淚繼續說道:“我找了好久,都沒遇到合适的人選。直到後來我遇見你,你的妻子不顧危險先救别人孩子,你卻不抱怨人家,聽你說完我就知道你們全家都是心地善良的人。”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8

王蘭越說越激動,她一邊哭一邊解釋着:“于是我就想試探一番,因此才會做出如此舉動,如今看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果然善良正直的大英雄,所以我求你救救我的兒子,找到他帶回去收養,他将來一定會好好孝順你的。”

周永貴聽到這裡,忍不住動容道:“夫人,你放心,既然這件事讓我知道了,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可是你的兒子如今在哪呢?”

王蘭說道:“我兒子住在城隍廟裡,那裡遇到有善心的人,會給他施舍一些吃的。我這裡還有一塊玉佩,是他外祖父當年送給他的。如果他的病治好了,就讓他在你身邊盡顯,做一個普通人就好,不要想着找他們報複了。”

周永貴接過王蘭手裡的玉佩,正要再說幾句,黑白無常兩個陰差突然現身,他們對婦人說道:“你的時辰已到,該走了。”

“恩公,拜托了,你好人一定有好報的。”王蘭跪下磕了一個頭,随即跟着陰差離去了。

周永貴不敢耽擱,背着工具一路向城隍廟趕去,然後在知道街道的角落裡找到了一身狼狽的劉毅。

劉毅蓬頭垢面,雙眼無神,看起來傻乎乎的模樣,見到周永貴後掙脫着想要逃跑。

“你見過這個嗎?”周永貴一把拉住對方,然後掏出婦人給的那塊玉佩問道。

劉毅抗拒的情緒在看到玉佩的那一刻突然凝住了,随後跟着周永貴來到了那叫破草屋裡。

“這裡是你母親落腳過的地方,沒有其他人,你可以不用繼續裝下去了。”周永貴突然說道。

劉毅一改之前的頹廢,面露驚容道:“你如何知道我是裝的?”

周永貴看着對方說道:“你的眼睛騙不了人,你既然認得我手中這塊玉佩,足以說明你不傻,表面都是裝出來的。”

劉毅苦笑一聲說道:“沒錯,我若是不裝,恐怕活不到今天。”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9

周永貴随後将之前見到王蘭的一幕說了出來,如果對方願意做一個普通人,認自己為義父,他也願意收養對方,倘若對方胸有大志,他也會助對方一把,至于以後隻能自求多福。

“義父,請受孩兒一拜!”劉毅突然跪下喊道。

“好孩子,快快起來!”周永貴連忙扶起對方問道:“你都想好了嗎?”

劉毅跪在地上不肯起來,他眼神堅決的說道:“您是一個好人,我願意認您做義父,隻是我若是留在您的身邊,這會連累您的。”

“無妨,你跟我回去,到時候就說是我一個遠房親戚的兒子,不過你的名字最好換一個,免得再生事端。”周永貴說道。

劉毅有些猶豫,他本姓柳,後來随了養父母的姓,那倒也無妨,畢竟他的親生父親所作所為已經讓他寒了心,可是養父母待他視如己出,他若是再改姓,豈不是有愧劉家的養育之恩。

周永貴看出了對方為難,便說道:“這也是無奈之舉,相信劉氏夫婦會理解的,日後若是你想改回名字,我不會有任何意見。”

劉毅想了想還是同意了,如果不改名換姓,遲早還是要被柳府的人查到消息。

周永貴給對方改名為周文棟,寓意是希望對方将來可以考取功名,成為國家的棟梁。

周文棟跟着周永貴回去以後,讀書非常刻苦用功,果然沒有讓對方失望,即便重新參加科舉,從鄉試一路考到了殿試,最後被當今皇上欽封進士。

周文棟得知這個消息後,想回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義父周永貴,他在回家路上碰到了行色匆匆的隔壁李嬸,打了一聲招呼卻不見對方搭理。

回到家以後,周永貴站在門口迎接,看到義子後說道:“孩子,你如今長大了,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義父,等我的調令一到,我要為我的養父母讨回公道。”周文棟語氣堅決,他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這一天,周文棟正在家中讀書,一邊等朝廷的調令時,門口突然傳來周永貴的聲音:“文棟,快點跑,走的越遠越好。”

周文棟出門一瞧,義父狼狽的向家中跑來,後面還跟着一幫兇神惡煞的官差。于是他急忙問道:“義父,這是怎麼回事?”

周永貴喘着粗氣說道:“不知道是誰,把你的身份告到官府去了,說你是不孝之子,朝廷得知後,追回了你的調令,現在還要派人來抓你。”

“有人告密?難道是李嬸?”周文棟嘀咕一聲,因為當天他回來時,見隔壁的李嬸神色匆匆的跑出去了。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10

其實他猜測的沒錯,李嬸住在周永貴的隔壁,兩人雖然見面不說話,但是心裡還是有些隔閡的。

有一天晚上,李嬸湊着自家的土牆,聽到了周永貴和周文棟的聊天,于是她心思急轉,如果把這件事告訴柳員外的夫人金蓮,到時候再請對方出面,在江知府面前給自己的兒子大壯在官府裡謀個差事,豈不是輕而易舉?

當她找到柳府,把這件事和金蓮一說,對方拍着胸脯保證,隻要事情一旦坐實,絕對給大壯謀份差事。

金蓮知道這個消息,馬上告訴了娘家舅舅江知府,那江知府一看周永貴父子犯得是欺君之罪,馬上奏請了朝廷。

在那時候“百善孝為先”,朝廷怎麼會允許一個不孝之子入朝為官呢?于是皇上龍顔大怒,下令撤回了周文棟的調令,要将周永貴父子捉拿歸案。

“義父,我不能跑,今日我若是跑了,我的不孝之名便坐實了,如此苟活于世還有什麼意義?”周文棟說完,迎着官差走了過去。

“誰是周文棟?”官差厲聲問道。

“我就是,這件事和别人無關,都是我一人所為,你們要抓就抓我好了。”周文棟說這些話時眉頭都沒皺一下。

幾個官差冷笑一聲,将周文棟和周永貴都抓了起來,然後押往府城,這次朝廷命令江知府親自督辦此案。

在公堂上,周文棟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兩人互相對質。柳員外和金蓮指責對方更名換姓,不盡孝道,而周文棟卻對此嗤之以鼻。

“我大明王朝向來以孝治天下,你身為科舉士子,竟敢不遵孝道,所行之事有違國法,今日定要重罰于你,以儆效尤,來人啊……”江知府呵斥一聲。

“慢!”就在江知府話音未落時,一位男子走進知府公堂。

江知府看清來人長相後,大吃一驚道:“國師,您怎麼來了?”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11

江知府顯然是認識走進來的中年男子,對方叫魯達生,是當今皇上的木工師傅。世人都知道皇帝朱由校喜歡鑽研木工技藝,于是拜了魯班後人魯達生為師父,因此魯達生也被尊為國師。

隻見魯達生走上公堂以後,直接來到周永貴的身邊,非常客氣說道:“師兄,讓你受苦了。”

衆人看到這一幕都懵了,堂堂國師為何喊一個篾匠為師兄,那這樣說來,眼前這個篾匠豈不是當今皇帝的師伯?

原來朱由校小時候就不喜歡讀書學習,而是對木匠活有着濃厚的興趣。有一次魯達生和周永貴這對師兄弟奉師命前往皇宮送桌椅和涼席。

恰好被年紀不大的朱由校經過看見了,從那時起,朱由校就對做木匠情有獨鐘,後來得知魯達生是魯班後人,便拜了對方為師,在禮節上,确實要喊魯達生的同門師兄周永貴一聲師伯。

魯達生接到周永貴的傳信後,便知道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于是他趕緊奏請皇上,并且快馬加鞭的趕了回來。

魯達生這次來有聖旨在手,就連江知府也無可奈何,皇上任命他為欽差大臣,親自督辦這次案件。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12

經過仔細查明,衆人才知道周文棟改名換姓實在迫不得已,他并非是大家認為的不孝之子,反而是一個難得的忠孝之人。

最後,草菅人命的金蓮被抓捕歸案,在多人指正下,她終于承認了派人追殺柳員外的妻子王蘭,也下毒加害了劉氏夫婦。

這件事也牽連出當年一件事情的真相,原來當初周永貴的兒子周山是被隔壁李嬸推下深塘的,隻是她沒想到将周山推下深塘後,自己的兒子大壯卻跟着跳下去救人。

李嬸之所以将周山推下深塘,是因為她丈夫去世早,非常嫉妒周永貴一家過得幸福美滿。

她将周山推下深塘的一幕被兒子大壯看見了,于是大壯求她下水救人,她卻死活不肯,最後大壯隻好自己下水救自己的同伴。

大壯落水後,李嬸終于慌了,于是拼命的大喊救命。她沒想到鄰居黃氏在自己孩子和她的孩子面前竟然選擇了救她的孩子。

等大壯被救上岸以後,她擔心兒子說出實情,便一直教兒子如何說謊,于是忘了救助還在水中的黃氏和孩子。

這些年大壯為了母親,沒有說出實情,内心一直非常自責。後來周永貴帶回來一個義子,讀書非常聰明,參加科舉金榜題名。

李嬸的妒忌心又開始作祟,于是她将自己偷聽來的真相告訴了金蓮,兩人決定合謀陷害周永貴父子。

可是真相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金蓮和李嬸因為草菅人命,最後都按大明律被處決了,而柳員外和江知府,還有一幹幫兇,也被抄沒家産,流放千裡。

周文棟恢複了進士身份,被朝廷加封縣令,後來升任濟南知府。他為官期間,為窮苦百姓做主,修建水利造福一方。

周文棟将周永貴接到府中孝敬,征得義父同意後,在家中立了劉氏夫婦的牌位,每日祭拜,以報養育之恩。

周永貴雖然失去了愛妻和兒子,但是也收下一個孝順的義子,晚年生活的非常安穩,直到一百多歲才無疾而終。

民間故事荒廟孽緣(民間故事老漢半路避雨)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