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
轉載請注明來源
成年人的溝通,不是語言的藝術,而是關系的藝術。
同樣一句話,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說出來,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行走江湖,與人交往,總有些“套路”要了解。
讀懂溝通背後的潛台詞,不是要你深于世故,而是讓我們都能少點尴尬,多點潇灑。
1
人際交往中
沉默有時能代替回答
微信上不常聯系的朋友,如果突然找對方有事,不要沒完沒了地去問:
“在嗎,在嗎?”
直接說正事兒,如果很久對方都沒有回複,那就代表他拒絕了你,不必再追問。
如果事後對方回複了一句:“不好意思剛看到,消息太多了。”那麼也請各自給彼此個台階下。
真正想幫你的人,不會讓你等那麼久。
2
很多人喜歡通過要求自己來要求對方
當對方說,我這個人不喜歡麻煩别人,很多時候想表達的意思是,我也不希望别人來麻煩我。
能自己做的事兒,就別麻煩别人。搜素引擎能査到的答案,就別伸手去要。
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别太為難别人,這世界沒有舉手之勞。
“不打擾你了”其實是表示自己不想被打擾。 “你忙吧”言下之意是自己有點兒忙。“你困了嗎”是想說自己困了,可以結束對話了。
聰明的人不但會說話,更能聽懂“話中話”。
3
模棱兩可的回答
一般是負面的表達
你邀請對方一起合作,或者讓對方幫你辦事兒。
當對方說,“我回去想想”“我回去和老婆商量一下”“回頭看看等我消息”的時候,一般代表他不願意接納你的想法。
“這個項目你們感興趣嘛?”“還可以哦,我們考慮。”
“這篇稿子能上嗎?”“看看吧,我問問領導。”
“你看我這包怎麼樣? ”“這條裙子好看嗎?”“嗯,還行哦。”
這樣的反饋,多半表示對方不太認可。
判斷對方态度有一條黃金法則:沒有明确答應就是拒絕。
态度肯定時人們從不吝啬,态度否定時人們才變得柔和。
4
成年人交往
要習慣“商業互誇”
會聊天的人,通常會在評價對方時擡高一個檔次,不要對別人的恭維過于相信。
把對方的評價,降一兩個檔次來理解,大概就是對方心裡的真實想法。
此外,你還應該明白:
還行,就是一般,不咋地。
真好,就是湊合,還可以。
好吧,代表有點失望。
行吧,表示非常勉強。
如果對方說:“也太厲害了吧”“這個方案超級超級驚喜”,那可能代表,真的不錯!
5
言語博弈
不看用詞看頻率
跟對方談到錢的時候,如果對方一再強調“不要緊”“沒關系”“不是錢的事”。
說一次可能是沒關系,如果頻繁強調,想要表達的就是:很要緊,有關系,就是錢的事兒。
想讓事情順利進展,就趕緊把錢到位、把話說開。
對方說了什麼不重要,說了多少次才重要。
6
文字回複
亦能看出隐藏的态度
和別人聊微信時,一直是你在提問,對方回複的非常簡短,如果不是對方太忙,那就是對方并不想和你聊太多。
很久沒聯系的朋友,問對方最近在忙什麼,對方說“還是老樣子"基本就是不想多聊自己現在的狀态。
說兩句客套話,比如“回頭約”,這次的叙舊也就結束了。
聊天不是一個人的事兒,對方想不想繼續,都在文字裡。
7
在熱情中
聽懂對方的言外之意
聚餐結束,對方說:“怎麼走啊,要不順便送你一程?”
不要馬上說“好啊”,而要推辭一下:“不用不用,我自己打車就好”。
如果對方馬上接話說“那好注意安全”,說明之前的邀請隻是客套。
如果對方一再要求相送,才是真心想送,這時再欣然接受也不遲。
“有空來我家玩啊”、“回頭請你吃飯啊”、“有空約你啊”同理。
如果真心邀約,肯定是提前說好。臨時性的邀請,多半是出于客套,這時就不要愣頭青似地答應,省得尴尬。
8
有一種關心叫隻是好奇
你在朋友圏發了一條心情不太好的狀态,很多人回複“怎麼了”,并不都是出于關心,很多時候隻是出于好奇。
你心情不好或者憤怒吐槽,别人問“沒事兒吧?”也許隻是出于禮貌,而不是真的想要幫你。
中國有句老話叫“話到嘴邊留三分,不可全抛一片心。”
很多時候,我們說話未必需要直抒胸臆,或掏心掏肺把實情告訴對方。
真正關心你的人,會私下向你了解原委,給你支撐。
1、永遠站在别人的立場多考慮
2、多看他怎麼做的,少聽他怎麼說的
3、利益均等的關系才長久
有人說,說話的套路不能簡單點嗎?為什麼非要有這麼多的迂回和規矩?
事實上,成人世界的法則,講究看破不說破,聊天點到為止,默契心照不宣,凡事留有餘地。
成人世界,很多表達都身不由己。
那些你覺得過于委婉的表達,更多的是成年人之間的一種禮貌。
圓融很多時候不是世故,而是智慧。
本期編輯 | 張迪
資料來源 | 有書、搜狐網、海豚學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