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央視新聞頻道元旦特别報道《走基層·為誰辛苦為誰忙》。如果說CBD是北京經濟發展的最前沿,那麼作為CBD核心區中心地标的中國尊則代表北京經濟的制高點,建成後的中國尊建築總高度将達到528米,成為北京的新地标。目前中國尊建築已榮獲8項世界之最,15項中國之最。
央視記者走進在建的中國尊工地,跟拍工人們的一天,與這些工程的建設者們一起聊聊2016年,還有他們這麼辛苦工作為了啥?
淩晨5:00
這裡是北京最繁華的中央商務區,白天經過的人,或許很難想像到這裡還曾有過如此的景象。
建築工人/李文情/28歲
記者:每天你們工作是幾點開始?
李文情:早晨是6點多。
他們都是中國尊的建築工人,離開工還有一個小時,工人們已經陸續到達了。
設備工程師/王浩/23歲
記者:吃早飯?
王浩:對,我是剛下的夜班。
記者:哪個工種需要值夜班?
王浩:監控塔吊和整個現場垂直運輸體系。中國尊,北京第一高樓,從100米變到了現在的400米,滿滿的榮譽感。
淩晨6:00
電梯工/曹金蓮/48歲
記者: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曹金蓮:我是開電梯的。
記者:哪裡人?
曹金蓮:我是四川人
記者:你從四川到北京,這麼辛苦工作,為了誰?
曹金蓮:為了孩子啊。
上午7:00
中國尊從2013年7月開始動工,預計到2018年竣工,建成後将成為北京最高的建築。如今中國尊的建設高度就已經超過400米,樓頂的塔吊操作間是名副其實的北京制高點。
塔吊司機/王凱華/32歲
王凱華:我的工作在北京的最高點,沒有比我高的了。最美的時候,天安門全能看見,太陽好的時候,特别清楚。北京一天一個樣,變化很快。
這裡每天有一千多名工人和技術人員在同時作業,2016年,他們用平均每四天大樓增高一層的速度創造着奇迹。
平台安全員/程聲濤/34歲
記者:你是在做什麼?
程聲濤:我在檢查消防的水有沒有。
記者:十幾年在外頭,你為了什麼?
程聲濤:為了生活能更好一點。因為我是從大山裡面出來的,我兒子在北京上學,現在一家人都在北京,租的房,就是為了給他一個良好的教育。因為我自身的文化程度不太高,所以想着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條件。
清潔工/馬國榮/49歲
記者:都在這上邊幹什麼工作?
馬國榮:掃垃圾,打掃衛生。
記者:你覺得這麼辛苦為了什麼?
馬國榮:辛苦肯定辛苦,為了孩子,掙錢。
焊工/史雙林/38歲
整個中國尊有13萬噸鋼結構,全由焊接工人一點一點焊起來。為這棟樓使用的焊絲,統計下來可以繞着地球轉六圈。
38歲的史雙林已經有了20年的電焊經驗,從一名最普通的焊工,靠自己的雙手一步一步成長為如今的焊工班長。
記者:這一年過得怎麼樣?
史雙林:還是很愉快,雖然比較辛苦,但還是比較自豪的。因為我們突破了400米,意味着已經創造了北京的新高。老婆孩子放暑假的時候在中國尊團聚了一下,最幸福的事是,兒子他說了一句,老爸,你們蓋這麼高的樓,真的很牛。
焊工/祝仰海/30歲
記者:覺得2016過得怎麼樣?有什麼特高興的事嗎?
祝仰海:特高興的事是快過年了,掙了點錢回家。
記者:收入怎麼樣?掙得怎麼樣?
祝仰海:收入還可以,五六千塊錢吧。
下午1:00
技術工程師/蔣凱/34歲
記者:你來北京有多久?
蔣凱:2005年大學一畢業來的北京
記者:有什麼沒有完成的心願,想明年把它做完?
蔣凱:就想回家看看我奶奶,我奶奶90歲了,她90歲過生日我都沒有回去,因為沒有時間,工作太忙了。
記者:你從小跟奶奶一塊長大的嗎?
蔣凱:對,奶奶帶我長大的。沒回老家應該有兩三年了吧,但是我奶奶去年來北京一趟,來看了一下我們,看了一下天安門。
三維掃描員/周千帆/28歲
記者:對于2017年有什麼展望?
周千帆:2017年的話,想把這個項目踏踏實實地繼續做下去,我們這個部門的話,2017有很多創優的目标,我希望都能夠實現,因為我們的BIM技術一直都是走在國内比較領先的水平,希望明年能參加幾個大獎賽,能夠獲獎。
下午5:00
忙碌了一天,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工人們陸續從各樓層下來,前往食堂。
焊工/李傑/39歲
記者:你在幾層工作?
李傑:在70層。
記者:覺得這麼辛苦工作是為了什麼?
李傑:為了過更好一點的生活。
記者:有什麼新年願望嗎?
李傑:多掙錢呗。
下午6:00
夫妻/侯蘭慧48歲/周笑良49歲
記者:來北京多長時間了?
侯蘭慧:從這個工程開始就來了。
記者:家裡還有别人嗎?
侯蘭慧:有一個母親。
記者:多大歲數?
侯蘭慧:88了。
記者:多長時間回去看一次老母親
侯蘭慧:春節回家。
在工地上,很少有像侯蘭慧夫婦這樣在一起工作的。大多數工人獨自在外打工,長年與妻兒分離,奔波忙碌,勤勤懇懇,為了生活更有奔頭。
頂升指揮員/賀曉飛/35歲
當大部分工人可以結束一天工作的時候,有些工種的工作卻剛剛開始。在400多米高的樓頂上,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10度左右。
記者: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賀曉飛:我是平台頂升指揮的。
記者:頂升是幾點到幾點?
賀曉飛:一般的話都大概晚上八九點鐘開始頂,下到樓下的話大概是晚上兩三點,有時候晚了可能就淩晨四五點了。
賀曉飛:因為我在北京,父母在老家,我上一次回去是兩年前了。
焊工/蘇芳海
記者:三點半下班怎麼回家啊?
蘇芳海:騎自行車回家。
記者:這麼忙這麼辛苦,是為了什麼啊?
蘇芳海:為了父母和兒女吧。
記者:想跟他們說點什麼啊?
蘇芳海:爸媽,你們辛苦了。
淩晨2:00
此刻,工地上的大型照明燈已經關閉,但仍有上百名工人在大樓裡忙碌着,直到天亮。
這一年,為誰辛苦為誰忙?采訪中幾乎所有的工人都會說,他們是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孩子的未來。也正是他們,依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勞正以4天一層樓的速度,打造着中國首都的第一高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