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是農曆的十二月初一。農曆十二月,也就是傳統民間俗稱的“臘月”。那麼,農曆十二月為何又叫“臘月”呢?
農曆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俗稱為歲尾,有臘冬、殘冬、窮冬、臘月、冰月、餘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
在臘月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很多。這種稱謂與自然季候并沒太多的關系,而主要是以歲時之祭祀有關。據漢代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義》載:“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又載:“陰曆十二月也,以是月臘祭百神,故謂之臘月。”《隋書·禮儀表》中也有類似的說法:“開皇四年十一月诏曰:古稱臘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意思是:陰曆十二月,在這農閑的歲末,打獵獲取禽獸,以祭祀祖宗和神靈,辭舊迎新,這種祭奠儀式稱為“獵祭”。因“臘”與“獵”通假,“獵祭”遂寫成了“臘祭”,因而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
古人祭祀場景。
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動,而這些祭祀活動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所以臘月是個祭祀之月。
古人非常重視祭祀,認為祭祀乃是“國之大事”。把歲終祀祖先、祭衆神的祭奠儀式稱為“臘”。商朝時,每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冬祀規模浩大,禮儀隆重。後将冬祀稱為“臘祭”,就是在臘月合祭衆神。
古時年終十二月屬于“祭祀之月”,這個月份以祭祀為中心内容。究其形成原因:一、年歲交替,須祭祖祀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二、天寒農閑,勞力充裕;三、野獸冬眠,狩獵良機。
古代曆法,把陰曆十二月稱為“臘月”,把舉行冬祭這天稱為“臘日”。最初“臘日”并不固定,可靈活掌握。到了漢朝,規定冬至後第三個戍日為“臘日”,祭祀諸神。在舊時,臘月也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時機。腌制後風幹或熏幹的動物類食品,一律稱為“臘味”,如臘魚、臘肉、臘雞、臘鴨、臘腸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康鵬,圖片來自網絡)
下載齊魯壹點客戶端,關注本壹點号——說古談今,就能查閱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時間看到更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