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時候每逢二月二,龍角(角宿)恰好在日落時露出地面,故有“二月二,龍擡頭”的說法。由于歲差的存在,“龍擡頭”這個時間也在逐漸後移,現在,要等到清明前後,角宿才能在日落時從地平升起。
那麼什麼是歲差呢?
我們先來說說“歲”,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歲即年的意思,不過它的由來還是和天文有關,“歲”在古代特指木星,所以木星也叫歲星。
為什麼木星叫歲星呢?木星在太陽系中是僅次于太陽的第二大天體。對于在地球上的人來來說,木星的亮度僅次于太陽、月亮和金星,且一般很容易被人們看到,所以古人對它的關注程度非常之高。人們發現每經過十二年,木星便走完一輪出現在最初的位置上,而且發現木星的運動軌迹基本和太陽運行軌道(黃道)基本相同,總結出了木星的運行規律,根據每年出現的位置把這一個輪回劃分為十二星次“星紀、玄枵、诹訾、降婁、大梁、實沈、鹑首、鹑火、鹑尾、 壽星、大火、析木”。木星走完一星次就叫做一歲,木星走完一圈輪回,地上的人就過完了12年。
這種歲星紀年法非常古老,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非常流行了。與古巴比倫人把黃道分成十二宮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實際上木星的運行周期并不是嚴格的十二年一個輪回,而是11.86年一個輪回,這樣木星走着走着就會與十二星次錯位,86年就會錯位一次。在戰國中晚期,古人睿智的發明了一種替代木星紀年的假想天體紀年方法即太歲紀年法,假想天上有一個嚴格遵照每十二年一輪回的天體即“太歲”,運行方向和歲星相反,用它來紀年更加精準方便,太歲紀年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後稱為“太陰”,而十個天幹(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稱作“太陽”,後來這種紀年演變為“幹支紀年法”。
大書法家王羲之著名的《蘭亭序》開篇:“暮春之初,歲在癸醜……”意思說太歲運行到了癸醜,即癸醜年,就像我們現在寫作文一樣先交代時間、地點、人物……
後來太歲的叫法在民間慢慢演變成一種不吉利的象征,婚喪嫁娶等都要避開太歲所沖之地,相傳太歲運行到哪兒,相應的方位地下會出現一塊肉狀物,不能動。唐《酉陽雜俎》中記載:有個叫王豐的人“于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牛,蠕蠕而動”,這個實際是一種真菌、黏菌複合體,後來也被叫做“太歲”,不能再太歲頭上動土的典故便由此而來。
歲差裡的歲是指回歸年的意思,從春分再回歸到春分所經曆的時間單位,即一歲。我們還要提到另外一個年的時間單位叫做恒星年。
小夥伴不經會問:啥是回歸年,啥是恒星年,還有歲差!傻了傻了,分不清楚!
我們先從字面意思來理解:
回歸年:啥回歸了,誰回歸了,回歸到哪兒了
答:人類站在地球上觀察太陽的運行,當太陽從春分點再次回歸到春分點的時間長度就是一個回歸年。
恒星年:參照物從春分點變成了其他恒星,以第三方作為參照物,即上帝視角,當太陽和某一顆恒星重合算起,再次回到重合位置所經曆的時間長度,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最真實的時間。
小夥伴不禁要問:這兩個年不一樣嗎?
回答是:當然不一樣,人和上帝能一樣嗎。其實,如果地球穩定的繞着自己的中心自轉軸安安靜靜的轉,這兩個時間就是一樣的,但是……但是,因為地球并不是一個标準的正球體,而是在赤道部分突出的橢球,太陽、月亮等天體對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在繞自己的自轉軸旋轉的時候自轉軸會有一個非常緩慢的畫圈運動,這就好比地球從躺着的姿勢慢慢的站起來,然後再躺回去,周而複始,導緻上帝在看地球公轉的時候發現地球像個調皮的孩子一樣一會兒躺下一會兒起來,實際上這種變化非常微小并且也非常緩慢,大約26000年一個周期,這樣回歸年和恒星年就有了一點點微小的差距,這個微小的差距就是歲差。歲差經過長年累月的累計導緻節氣點推遲時間越來越大。
小夥伴提出另一個問題,既然每年隻有這麼一點微小的差距,最開始古人是怎麼發現的。
這個就要歸功于古時候的天文學家和天官了。在西方大約公元前200左右,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在繪制星表的時候發現幾乎所有的天體相比于150年前先人繪制的星表中的對應天體都向西偏移了一些,這是地球人首次發現歲差,而且還是通過之前二月二龍擡頭提到的角宿一相對于埃及底比斯神廟位置的微小變化發現的,不過當時測量出來的精度和真實值之間相差較大,無獨有偶,我們在将目光轉移到公元400年左右的中原大地,晉代天文學家虞喜也是在研究前人星圖時發現天體位置的微小變化并提出“歲差”的概念,祖沖之在公元463年編著的《大明曆》裡,明确将歲差的影響計算在内,這是人類首次将歲差的影響融入曆法的推算中。
這下大家明白歲差是怎麼回事了吧,就是這麼微小的變化經年累月的累加最終影響我們的曆法和生活。
注: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作者✍王翔 排版☞沈墨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來源:國家授時中心
編輯:zhenni、yrLewi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