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孩子出現腎髒的毛病怎麼辦呢

孩子出現腎髒的毛病怎麼辦呢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30 00:18:55

孩子出現腎髒的毛病怎麼辦呢?一.腎髒在人體中起什麼作用?腎髒是位于人體腹膜後壁脊柱兩側的成對器官,主要通過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重吸收、分泌和排洩它的功能很強大,人體隻有一個健康腎髒的時候也可以支撐起全身的功能,我們先來看看它有什麼重要功能,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孩子出現腎髒的毛病怎麼辦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孩子出現腎髒的毛病怎麼辦呢(寶寶出現這些情況)1

孩子出現腎髒的毛病怎麼辦呢

一.腎髒在人體中起什麼作用?

腎髒是位于人體腹膜後壁脊柱兩側的成對器官,主要通過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重吸收、分泌和排洩。它的功能很強大,人體隻有一個健康腎髒的時候也可以支撐起全身的功能,我們先來看看它有什麼重要功能。

1

第一是過濾垃圾

腎髒就像人體的“過濾器”,血液每天都要多次經過腎髒過濾,将新陳代謝産生的物質和礦物質進行過濾,有用的物質比如蛋白質、糖分等營養物質留在血液中,産生的垃圾排出體外,是我們人體血液中勤勤懇懇的清潔工人。

2

第二個功能是調節平衡

腎髒同時還可以調節人體内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來維持人體内環境相對穩定。比如攝入的水多了,腎髒就将多餘的水排出,如果鉀、鈉等電解質攝入多了,就會将電解質排出;而遇到失血、脫水等情況出現缺水,或者電解質缺乏,腎髒就會減少甚至停止水和電解質的排出,以保證體内的礦物質和血液酸堿度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

3

第三個功能是内分泌功能

腎髒可以産生激素和一些生物活性物質,比如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前列腺素等,以調控人體血壓、參與機體造血、調節機體生理功能、保持骨骼健康等作用。

出生時腎髒上述功能雖然已經基本具備,但是調節能力比較弱,貯備能力差,一般要到寶寶1-2歲時才接近成人水平,因此兒童腎髒的發育是由未成熟逐漸趨向成熟。

二.孩子的這些異常信号,家長請留意腎髒

腎髒的病變,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往往起病隐匿,早期難以察覺,尤其是兒童不能準确、清楚地表達自己身體的不适,如果家長粗心或關注不足,很容易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導緻疾病遷延難愈。那孩子出現哪些異常信号,家長就要警惕腎髒疾病了呢?

1

浮腫

我們知道腎髒最強大的功能就是調節平衡,一旦出現失衡,就會引起體内水鈉的增多,而水分往往集中聚集在人體最低的位置或者皮膚上比較疏松的組織,比如下肢或者雙眼睑出現了浮腫,看到這個信号,家長就需要留意一下孩子的腎髒了。

2

尿色改變

正常的尿液顔色應當是淡黃色清亮的,但是很多種疾病都可以導緻尿色的改變,特别是尿色出現紅色、茶色、醬油色、洗肉水樣或尿液渾濁的變化,就是身體在提示可能出現腎髒疾病,如腎病綜合征、腎小球腎炎、泌尿系感染等甚至全身性出血性疾病如血小闆減少、血友病等,所以一旦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就診。

3

尿中有泡沫

尿液中的蛋白增多時會出現泡沫尿,但是泡沫尿不等于蛋白尿,如果尿液中的泡泡很多,不容易消失的話要去醫院查尿常規。

4

尿量改變

兒童尿量個體差異較大。一般來說,學齡兒童每日排尿量為800~1400ml,學齡前兒童600~800ml,幼兒500~600ml,正常嬰兒為400~500ml。一般正常飲水的情況下,每次的尿量可以按照膀胱大小、年齡估算出來,大約為(年齡 1)×30ml,學齡兒童每日排尿少于400ml,學齡前兒童少于300ml,嬰幼兒少于200ml,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30~50ml為無尿。如果孩子全天尿量明顯減少或增多特别是夜尿增多應當警惕腎髒疾病。

5

小便不适

學齡期的兒童、青春期少年出現尿頻、尿急、尿痛、腰痛,嬰幼兒出現排尿哭鬧常伴發熱、惡心嘔吐等,需警惕泌尿系感染。

6

發育遲緩

發育遲緩、長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尿增多,血壓升高出現頭暈、頭痛,面色蒼白、灰暗等,這些都有可能是有慢性腎髒疾病。

7

高血壓

腎髒受損後也會出現高血壓,這種高血壓稱為腎性高血壓。因為腎髒受損,水鈉排洩減少,血容量增加,就會引起血壓升高。此外,腎髒受損還會分泌一種激素叫“腎素”,腎素可引起高血壓。

三.哪些習慣可以保護孩子的腎髒?

腎髒功能這麼強大,這些小習慣可以保護孩子的腎髒。

1

規律飲水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4~6歲的兒童,日飲水量為800ml;7~10歲學齡期兒童,日飲水量為1000ml;11~13歲的青春期男孩為1300ml,女孩為1100ml;14~17歲的男孩1400ml,女孩1200ml。對于特别小的孩子來說,每天應該喝多少水,并沒有一定的标準。飲水量是在溫和氣候條件及輕度身體活動前提下的,如果天氣炎熱或孩子運動時出汗較多,應适當增加飲水量。此外,孩子如果生病了,尤其出現發燒,或者嘔吐、腹瀉時,也需要多喝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不愛喝水,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喝飲料。

2

不要憋尿

尿液在膀胱裡存留時間太久容易繁殖細菌,同時使得膀胱處于高壓狀态,細菌很可能經輸尿管逆行感染腎髒。家長應該培養孩子養成正确的排尿習慣,不憋尿。同時,别忘記上完廁所低頭看看尿液顔色是否有變化。

3

不吃太鹹

孩子應清淡飲食為主,不吃鹹魚、臘肉、鹹菜等腌制食物。飲食過鹹,會增加腎髒負擔,沒有能力排除血中過多的鈉,且攝入的鹽分過多也會導緻體内鉀大量随尿排出,這樣就造成人體内環境離子紊亂,從而發生高血壓、低鉀血症等疾病。

4

不要濫用藥物

是藥三分毒,腎髒是藥物代謝、排洩的重要器官,尤其是抗生素及解熱鎮痛藥,應盡量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長期使用。此外,許多中草藥都有肝腎毒性,非正規中醫院開出的偏方不能吃,都會對腎功能造成損害。

5

保證充足的夜間睡眠

經常晚睡、熬夜的人,容易使身體的免疫力下降,特别是有基礎疾病的患兒,會增加患者患腎病和腎髒損傷的幾率,所以要保證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四.孩子需要做哪些檢查篩查腎髒疾病?

常規檢查包括尿常規、生化(腎功能、電解質、尿酸等)、泌尿系統彩超等。其他進一步專業檢查還包括:随機尿蛋白/尿肌酐、24小時尿蛋白定量、腎髒影像學、逆行膀胱尿道造影、腎穿腎組織病理學檢查、基因檢測等。

五.如何正确留尿?

尿常規檢查是我們最常用的篩查腎髒疾病的方法,那麼如何正确留尿呢?

首先,做尿液檢查最好是清晨起來的第一次尿,因為第一次尿是經過濃縮的,相對更能反映真實異常情況,比如喝很多水尿液稀釋後,尿裡紅細胞或者尿蛋白也會稀釋,檢測結果被掩蓋。此外最好能留取中段尿,剛尿出的尿會把外陰周圍和尿道口沖洗,之後留取的中段尿放在幹淨的容器中,保證新鮮尿液,最晚不要超過2小時進行尿液檢測。

還有一些腎髒疾病需要24小時尿液檢測。那麼如何正确留取24小時尿液?

早上起床後的第一次尿不留,比如7點去廁所排尿,這次的尿液不要,因為這是過去一段時間産生的尿液。7點以後的尿液全部收集在一個大的容器裡,之後的每次排尿都留到準備好的容器内,一直到第二天早上7點最後一次排尿,也就是“留尾不留頭”。這就是所說的“24小時尿液”。

文|林媛

來源: 首都兒科研究所科普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