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出現了匪夷所思的一幕——
杜甫被「沖」了。
理由在于:
杜甫沒有才華,沒啥文采。
作品沒深度,全是發牢騷。
不夠正能量,全是後人硬捧。
而且,附和的人也不少。
看得魚叔忍俊不禁。
真和這些人較勁吧,好像也沒有這個必要。
但轉而一想,這樣的罵戰已經不是第一回見了。
趁這個機會,魚叔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
我們的大詩人,怎麼就「塌」了呢。
杜甫,也不是第一次被罵了。
豆瓣上,在一些與杜甫有關的紀錄片評論區,也有一些差評低分。
甚至列舉一段段「黑曆史」,大有要把杜甫棺材闆掀翻的意思。
這些差評雖然後來消失了,但至今仍被一些忿忿不平的豆友挂在高贊處,警示後人。
同樣被網友拉出來批的,當然也不隻是杜甫。
李商隐的名詩《夜雨寄北》,曾被網友指抄襲霹靂布袋戲。
還被叫作「碰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阿貓阿狗」。
布袋戲《霹靂震寰宇之刀龍傳說》
後來,這位網友知道了李商隐是位詩人,又發了一條微博道歉。
但又把李商隐說成「冷門詩人」。
再有,李清照。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播出時,主題曲《知否》也跟着大火。
曾有網友批評這首歌辭藻堆砌、邏輯不通、矯情做作,連喊麥都不如。
殊不知,這首歌的歌詞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很多人分明不懂,卻好為人師好加點評。
2011版《紅樓夢》,曾用曹雪芹所寫的《飛鳥各投林》做片尾曲。
結果有人給出極其「辛辣」的點評:
「現代感太強,不古風,詞作者去補習幾年語文。」
沒有認真看完《紅樓夢》也就算了。
有人連「詩仙」李白都不知道。
說李白寫的《流夜郎贈辛判官》是「做作的仿古風」。
還說「氣岸遙淩豪士前,風流豈落他人後」一句是敗筆。
總有人,看大家不行,看名著不及格。
字裡行間,都透露着一種迷之自信。
魯迅,會成為「千夫所指」。
不僅文章水分多,還嚴重脫離時代。
經典名作,總被扣上「三觀不正」。
《水浒傳》是流氓鬧事,最後被一鍋端。
《西遊記》是神鬼故事,不如網文有想象力。
《紅樓夢》最慘,主人公基本被「道德标兵」批了個遍。
賈寶玉是「中央空調」,林黛玉是「作精」,薛寶钗是「綠茶」「心機婊」……
抛開情節、角色、情感等一系列元素,而是随意簡化貼标簽。
這不僅是一種偷懶,更是對文人名作的一種不尊重和輕視。
而在如今這個科技發展迅速,娛樂元素日漸增多的時代下,這種「輕視」正快速蔓延。
以至于近年來「中文已死」的論調愈演愈烈。
上個網,好好說話變成奢望。
随處可見拼音縮寫和網絡用語。
有些時候這是增加趣味,有些時候就導緻閱讀障礙。
看個綜藝,「老年人」看不懂。
《脫口秀大會》第五季裡,網紅拉宏桑用各種網絡梗淘汰職業脫口秀演員。
中文未死,但也已經被這些荒誕離譜的現象打成重傷。
縮寫、拼音、網絡梗等等這些都在無形中弱化了中文的魅力和深度。
當然,并不是說,這些網絡用語不好。
隻是因為過于濫用,而消解了大家的表達能力。
時間一久,中文獨有的美感該到哪裡去找呢。
魯迅看了也要氣吐血
詩歌,本就是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最深的情感。
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曾寫道: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高。」
正是對李杜二人的詩歌最高的評價。
杜甫曾經也是表情包頂流
網友口中落魄時的「憤青」,其實惦記着天下無數同樣困頓的有才之士。
這才有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大唐詩聖》
安史之亂時期,适逢暮春。
杜甫被俘,觸景傷懷。
戰亂中對親人的思念,被濃縮成了十個字: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經曆曲折。
等到年老多病,歎惋自己不得志和國運衰退。
便有了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七言」的《登高》: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大唐詩聖》
縱覽曆史,杜甫冠絕古今。
甚至在海外,都有許多忠實擁趸。
央視曾聯合BBC出過一部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就展現了外國人眼中的杜甫:
「西方文化中,沒有能與之比拟的人物。因為杜甫在機緣巧合之下,不僅用詩歌抒發了個人感情,還表現了一個文明的道德感。」
片中還找來「甘道夫」伊恩·麥克萊恩來念杜甫的詩。
不得不說,這種感覺相當微妙。
外國人念中國古詩,有點怪,也有點好玩。
但,英文的翻譯,始終難以還原中文古詩的神韻。
失了韻律,失了律感,更少了力度。
彈幕中吐槽的人也不在少數。
事實證明,能展現中文之美的,隻有中國人自己。
去年,央視在奧運會期間曾頻頻貢獻諸多神仙解說詞。
楊倩射擊奪冠,用的是「除卻君身三重雪,天下誰人配白衣」。
孫一文擊劍奪冠,用的是「一劍光寒動九州」。
孫穎莎沖進決賽,用的是「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冬奧會期間,央視點評起日本花滑選手羽生結弦:
「容顔如玉,身姿如松,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比起文字,更令人稱絕的是将那些美妙的文字影像化。
魚叔最愛的,當屬近年來出圈的河南衛視晚會。
比如最早出圈的《唐宮盛宴》。
14位舞者扮作唐朝宮廷少女樂師。
體态豐腴,表情俏皮,化斜紅妝容,着三色襦裙。
她們含胸踱步,低頭扭腰,穿梭在一幅幅古籍名畫之間。
随着号角響起,她們列隊進殿。
正應了王維寫的那句:
「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再比如後來端午晚會的水下中國風舞蹈《祈》。
舞者化身洛神,水下化作飛仙。
拂袖起舞,衣袂清揚。
正如曹植《洛神賦》所書:
「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
中文的精妙,隻有在最懂中文的我們手裡才能大放異彩。
它就像一個浪漫的小約定。
一旦提起,就會瞬間撥動内心深處的心弦。
讓大家總能心照不宣地為之驚歎和折服。
《妖貓傳》劇照下的評論
曾經,看國劇的樂趣之一就是品味那些精妙的台詞。
魚叔印象最深的就是《甄嬛傳》。
「甄嬛體」古腔古調,字句凝練,趣味盎然。
随意打開一集,都能體會到這部劇台詞的妙處。
小到各種特色口頭禅。
「本宮」「極好」「真真」……
一句「賤人就是矯情」更是成為出圈金句。
大到許多名言長句。
劇中的台詞不會刻意堆砌古風辭藻,而是真正服務于故事和角色。
比如大結局時,甄嬛對皇上說:
「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也許從一開始,便都是錯的。」
短短一句話,既有對美好往事的回憶,也有對當下的傷感。
沒有誰對誰錯,隻有造化弄人。
另外,還有大量詩詞曲賦、酒令燈謎等引經據典。
比如甄嬛在梅園念出一句: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剛好被路過的皇上記住了詩句,也記住了這個文采斐然的女子。
再比如甄嬛情窦初開,思念皇上。
「山之高,月初小,月之小,何姣姣!
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觸景生情,目光所及,心之所向。
不矯情,不造作,不故意咬文嚼字,聽起來十分自然。
《甄嬛傳》裡的台詞,被許多人當作國産劇的範本。
不僅貼合人物故事,足夠華美有韻律。
還有很多隐喻潛台詞的設計。
正如此,劇中的許多台詞才能出圈成梗,變成經典詠流傳。
隻可惜,《甄嬛傳》這樣的國劇隻是昙花一現。
近年來的諸多國産劇,都遠不能望其項背。
就拿被稱作低配版《甄嬛傳》的《延禧攻略》來說。
同樣是皇帝選秀。
《延禧攻略》中乾隆說的是:
「這今兒風這麼大,她站着應該挺費勁的吧」
《甄嬛傳》裡,雍正說的是:
「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甄氏出美人」
台詞風雅至極,盡顯帝王的搏學。
兩部劇一對比,傷害極大,侮辱性極強。
像這種「台詞降級」,近年來已成為國産劇的通病。
要麼強行套古風台詞。
隻要演員不尴尬,尴尬的就是觀衆。
要麼放入各種流行語。
看似迎合當下潮流,其實破壞了劇集本身。
長久以往,台詞越來越差,涵闊的文化也越來越低。
最終「台詞降級」演變成「審美降級」。
外表華麗,内核空洞,逐漸成了國産劇的共同困境。
這些,正是因為過于迎合快餐文化,輕視中文文化所導緻的後果。
然而,影響并不隻在拍不出好看到國産影視劇。
影響最大的,是對民族文化自信的丢失。
近年來,日韓都出現了足夠代表該國民族文化的作品。
韓國有《茲山魚譜》,講述被貶的士大夫在偏遠漁村撰寫書籍的故事。
豆瓣8.8,一上映就登頂周票房榜首。
日本有《編舟記》,講述幾個編輯花十五年時間編纂一本辭典的故事。
豆瓣8.6,拿下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反觀我們,這些年竟然找不到一部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優秀作品。
在這些電影的評論區,許多人都跟魚叔一樣感到可惜。
慨歎鄰國拍出了我們十分需要但又完全缺失的内容。
就連意大利航天員,都願意引用《蘭亭集序》直抒胸臆。
而我們在做什麼?
我們在诋毀詩聖,說他沒文采。
這樣的反差,實在是太讓人難受了。
北宋大家張載有寫: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用之來形容傳統語言文化,再合适不過。
在眼下日新月異的時代,擁抱新事物無可厚非。
但,我們更應該帶着慧眼,去其糟怕,取其精華。
而不能因此喪失自己獨立表達的能力。
會表達,有文化自信,才能欣賞中文之美,領略其中的哲思與深意。
我們該做的是傳承,而不是扼殺。
既要學會看見中文的浪漫,也要學會如何表達浪漫的中文。
中文,是斷然不會死的。
但我更希望看到,它熱烈而精彩地活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