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通訊員 王良傑 鄭懷周 宋志斌
2020年11月24日淩晨,長征五号遙五火箭點火發射,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拔地而起。散發出炫目的光芒,直上雲天,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将計劃實現月面自動采樣返回,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一周前,長征五号遙五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測器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在轉運現場,航天科技工作人員高舉紅旗,護送長五和“嫦五”出征,展示了航天人對成功的期待。在徒步隊伍中,一位身着漢服的“嫦娥”姐姐圈粉無數,引得衆人紛紛合影留念。
這位“嫦娥”姐姐就是河南濮陽姑娘崔藝晗,她也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一線科技人員。她平時是個漢服控,這次身着漢服參加轉運活動,既應景,又養眼。
從“專業小白”到航天技術“小專家”
2018年年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的崔藝晗隻身來到了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雖是理工科女生,但剛入職的她對測試發射基本是零基礎。
而她所從事的測發指揮監控系統又要負責大量的軟件、硬件,是發射場的神經中樞。發射場中各系統設備運行的狀态,測試進度數據在這裡彙集。進行解析、分類、處理後,實時呈現給各級指揮員和專家,為發射任務指揮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面對紛繁複雜的設備狀态、數據格式、接口關系,她沒有退縮。
為了能盡快滿足崗位需求,天生好學的崔藝晗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經常加班加點地鑽研系統組成原理、工作流程、接口關系、掌握軟件編程原理,不斷在學習實踐中提升自己。
功夫不負有心人,崔藝晗憑借自己努力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航天人,至今她已成功執行四次測試發射任務,當談及自己執行任務經曆時,言語之間都洋溢着滿滿的自豪感……
回憶起剛入職那段時光,崔藝晗坦言,雖然從小學習成績就挺不錯,但測發指揮監控系統用到的技術知識紛繁複雜,晦澀難懂,學習起來十分吃力。一路走來,許多坎坷,曾多次想過換崗。但她總算是咬牙堅持下來,不斷學習鑽研,系統組成原理、工作流程、接口關系、軟件原理等知識她都爛熟于心,成為了一口清問不倒的系統“小專家”。
航天測發軟件的管理員
崔藝晗出色的業務能力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同事的廣泛認可。2020年1月起,開始擔任文昌航天發射場測發軟件配置管理員,負責着全發射場上百份軟件的入庫、管理、配置工作。
發射場由多種系統協同工作,各個系統使用的軟件紛繁多樣,開發平台各式各樣,由不同的團隊使用,在軟件配置管理上存在着難以統一的情況。
還存在部分軟件是外來軟件,部分軟件是自研軟件,需要與各方人員溝通協調。而且航天軟件重之又重,軟件管理程序嚴謹複雜。不同級别的軟件修改對應着不同的管理流程,往往一份軟件需要配置管理人員管理幾十份文檔。
崔藝晗作為軟件管理員,嚴把質量關,認真做好版本控制,追根溯源,查漏補缺,做出的軟件配套表準确無誤。崔藝晗說到:“對航天測試來說,任何一個軟件,任何一行代碼,都出不得半點馬虎,我這裡是最後一道關卡,一定要嚴上加嚴。”
慎之又慎的指揮顯示操作手
都說女孩心細如發,作為全業務組唯一的女性,崔藝晗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她在工作上一絲不苟,謹慎細緻。在軟件參數配置時,上百個頁面、上萬個參數她總是慎之又慎,足足核對了三遍才安心。同崗位的同事看到了她的核對記錄,隻能豎大拇指,表示佩服。
為了高質量圓滿完成任務,她白天向同事請教關鍵節點注意事項,記流程、學經驗。晚上在機房加班梳理視頻信号接口關系、繪制網絡拓撲圖,直到任務發射前一天還在緊張的進行着桌面推演和模拟訓練。
發射任務圓滿成功後,大家向她投來贊許的目光,當筆者問起她有何感想時,她說:“雖然任務實施過程中壓力很大,但這更是一種動力,鼓舞着我不斷前行。”
中國傳統服飾的愛好者
不同于工作中的嚴慎細實,在生活中崔藝晗卻是一個文藝少女,喜歡讀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對古裝漢服頗為熱愛。
“剛入漢服坑的時候,還是大二。那個時候,我就覺得穿漢服是咱們中國人複興自己文化的一項重任,隻有我自己敢于穿上街,才會引起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服飾,了解傳統文化,複興傳統文化。”
火箭轉運前,崔藝晗就和她的同事們商量到:“咱們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典故,探月工程采用了嫦娥飛天這一美好寓意,寄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轉運那天我們要不穿着漢服,為嫦娥助力,為咱們傳統文化助力!”。
當她身着漢服出現在轉運活動現場時,一下就引來了現場的關注,有人就呼喊到“看!有個嫦娥姐姐!”。衆多航天科技工作者紛至沓來,求合影,求拍照。轉運軌道三公裡的路,崔藝晗陪着“嫦娥五号”走了一上午。
陪伴嫦娥五号走到發射塔架的這一路,崔藝晗心中滿是驕傲與自豪。她說:“今天很開心,之前咱們發射什麼衛星,很多人既不懂也不太關心,僅僅是咱們工作人員和一些航天愛好者會關注。這次嫦娥五号廣受大家關注,希望咱們國家的航天事業也能得到越來越多民衆的關注。同時,也希望咱們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服飾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喜愛。”
青春最美是擔當,唯有奉獻才無悔。像崔藝晗這樣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投入到航天事業的女性科技工作還有很多。她們經曆過大城市的車水馬龍,繁花似錦,卻依舊選擇一心紮根高山海島,為中國航天默默奉獻。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餘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