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土耳其現在體制

土耳其現在體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07:42:45

橫跨亞歐的土耳其共和國近日推出一項大張旗鼓的宣傳造勢活動,希望将英語國名從“Turkey”改為“Türkiye”。

土耳其現在體制(土耳其更改國名)1

土耳其現在體制(土耳其更改國名)2

土耳其現在體制(土耳其更改國名)3

叫“火雞共和國”多沒面子

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Erdogan)1月稍早發表的聲明稱,新國名“最能代表和表達土耳其民族的文化、文明和價值觀”。1月25日,土耳其政府通訊負責人阿爾通(Fahrettin Altun)表示,更改英語國名是土耳其政府“為在國際間加強土耳其品牌推廣”而采取的“又一重要步驟”。

據悉,土耳其政府已正式開始與聯合國交涉,希望能獲準在所有國際正式場合用“Türkiye”代替“Turkey”。盡管聯合國方面至今不置可否,但土耳其外交部已悄悄将其官方網站和文件上的國名改為“Türkiye”。土耳其政府稱,未來新國名将用于國際交流、機構和“所有類型的活動”,按照埃爾多安本人的親自授意,土耳其生産的産品大至艦船,小至内衣,标簽上的“Made in Turkey”也自即日起改為“Made in Türkiye”。

雖然土耳其官方聲明上僅提及“英文國名更改”,但實際上但凡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都在改,法國媒體已證實,土耳其外交部和土耳其駐法國大使館的官網,已悄然将國名中的“Turkey”改為“Türkiye”了。

事實上,自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起,這個國家國名的土耳其語就一直寫作Türkiye,意即“突厥人的國家”,對土耳其本國人而言,“更改國名”其實完全是一個“僞命題”(因為土耳其語的國名根本沒改)。

前面說了,實際上但凡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國名都要改,何以單單提及“英語”?因為英語中“turkey”的另一個含義是“火雞”,這讓土耳其共和國有時會被“英語世界”的媒體、網民調侃為“火雞共和國”,打開搜索引擎用主題詞搜圖,搜到火雞的概率幾乎和搜到土耳其不相伯仲,甚至還能搜到“火雞化的土耳其”之類“藝術形象”,這讓素來好面子、講排場的埃爾多安感到大丢顔面,因此從多年前起,就不斷醞釀“正名”。

至于其它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更改國名隻是“随大流”,并沒有在埃爾多安看來“攸關國本”、“有礙觀瞻”的問題,因為在這些語言中“土耳其”和“火雞”并非同一個詞,甚至連詞根都不一樣,如法語中“土耳其”的寫法原本和英語一模一樣,而法語“火雞”的寫法卻是le dindon(雄)和la dinde(雌),是斷乎不會把“土耳其共和國”誤認為“火雞共和國”的。

此番埃爾多安高調出擊,志在必得,非但正式和聯合國交涉,還不惜工本在社交網絡和電視傳媒上發動廣告宣傳攻勢,并給這次聲勢浩大的公關活動統一定名為“Hello Türkiye”。

改名不難也不易

古今中外更改國名在在有之,如韓國、越南,曆史上都多次更改國名。

聯合國成立以來将國際語言中的通用國名加以更改的例子也很多,更改理由則五花八門。

一是國家解體、合并,如坦噶尼噶和桑給巴爾合并,改名坦桑尼亞,捷克斯洛伐克拆分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

二是舊國名帶有歧視性或殖民色彩,因此更換。如原北羅得西亞改名贊比亞,原“羅得西亞共和國”改名津巴布韋,是因為“羅得西亞”系以臭名昭著的殖民者羅德斯(Cecil John Rhodes)名字命名;再如緬甸,原本英文名稱是帶有殖民色彩的“Burma”,1989年改為直接由緬甸語拉丁化而來的“Myanmar”;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原來的國名“上沃爾特”,是殖民者以一條河流的名字命名的,自然也被改了過去。

三是為避免歧義、意義不雅或混亂而“正名”,如非洲國家馬裡從法屬西非獲得獨立時國名為“蘇丹共和國”,為避免與東部非洲的另一個“蘇丹共和國”雷同,改以該國曆史上的“馬裡帝國”命名;西非的達荷美共和國因嫌國名無特色,借用西非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國名字,命名為“貝甯共和國”(有趣的是曆史上的“貝甯古國”其實并不在今天貝甯境内,而是在尼日利亞境内一個至今還叫“貝甯”的地方);土耳其的“正名”也屬于這一類,此前最新的範例是荷蘭,因為國名有多種不同寫法,2019年起“官宣”統一為“尼德蘭”(Netherlands),而不再叫“荷蘭”(Holland)或“低地國家”(Pays-bas)這些“小名”。

四是指定譯名以某種國際語言為準,如西非國家科特迪瓦,獨立時被稱作“象牙海岸共和國”,而“科特迪瓦”其實也就是法語“象牙海岸”的音譯,所謂“改名”其實不過“官宣”譯名以法語發音為準罷了。

也有些國家的國名因政局變動反複更改,如原比屬剛果,獨立後國名“剛果民主共和國”,因為還有個“剛果共和國”,就以其首都“利奧波德維爾”的簡稱稱作“剛果(利)”;蒙博托上台後将國名改為本土化的“紮伊爾”,首都改為本土化的“金沙薩”(利奧波德維爾是以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名字命名的,且該國王以對當地人殘暴著稱),蒙博托垮台後國名恢複為“剛果民主共和國”,但首都名卻未改,于是國名簡稱就變成了“剛果(金)”。

一般而言,主權國家要求“正名”,聯合國和國際社會都會“開綠燈”,即便某些國家“人緣不好”也很少遇阻,如當初緬甸“正名”時便是如此。

但倘若習慣稱呼十分強大,“正名”即便在聯合國一路綠燈,實際效果也未必理想,如荷蘭的“正名”似乎就未起什麼作用,盡管事實上“尼德蘭”的名字更具曆史性,但很多人仍照舊叫“荷蘭”;又如白俄羅斯,曾鄭重其事将中文譯名改為“白羅斯”,盡管中國有“音譯為主、名從主人、約定俗成”的“新華社譯名三原則”,但幾年過去大家還是照舊稱呼。

土耳其這次“正名”最大的掣肘恐怕是書寫法:和緬甸等國不同,埃爾多安或許是為了凸顯自己“有面子”,在新國名上沿用了英語等主要國際語言中沒有、土耳其語特有的ü,這會讓出版、新聞報道等需要涉及輸入法的文字工作變得非常麻煩,并嚴重妨礙“正名”效果。

“改名了麼”

大多數土耳其人對埃爾多安看得很重的“正名”意興闌珊,這不僅因為土耳其語的國名一直就是“Türkiye”,如此大張旗鼓強調“改名”未免讓他們不知所雲,更因為當前土耳其貨币貶值,物價飛漲,社會上抱怨聲此起彼伏。著名“網紅”本利(Ata Benli)就不無心酸地調侃“改吧改吧,說不定這麼一改土耳其裡拉的币值就會回到1美元兌5裡拉了呢(現已大幅貶值至1美元兌13裡拉多)”。

對于某些國人而言,土耳其的“正名”或許會“激活”一個和我們自己息息相關的話題:中國的英文譯名要不要“正名”?

衆所周知,“China”其實是沿用了西方對中國的古老俗稱,本意是“細瓷器”,且在帝國主義時代被賦予了某些帶有歧視色彩的引申義,如今在國際上繼續使用這個“非本土化”且名不符實的“拉丁化”國名,是否有些“有礙觀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