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作者 | 雲鵬
編輯 | 心緣
華為回來了。時隔684天,華為Mate50系列新品終于與大家見面。
今天,華為在自己最擅長的通信和手機拍照領域,再次用兩項黑科技驚豔了我們。
華為Mate50成為了全球第一款支持北鬥衛星通信功能的大衆智能手機,并采用了此前多應用于單反相機上的可變光圈技術。
可變光圈技術示意: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華為終端業務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前後兩次登台,充滿激情地演講了近一個半小時。
華為終端業務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
發布會一開場,華為回顧了Mate系列從2013年至今的近十年發展史,一首熟悉的“Dream it possible”主題曲和餘承東高喊的那句“在一起,就可以”,瞬間讓現場氛圍熱了起來。
餘承東在台上手持華為Mate50系列頗為激動地說道,“時隔兩年,Mate系列又回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發布會的“One More Thing”,餘承東還在發布會接近尾聲時發布了華為問界系列首款智能豪華純電SUV——問界M5 EV,其路面感知響應速度提升了100倍,做到了4毫秒,此外在舒适性、智能化體驗以及電池技術方面均有升級,後驅版CLTC續航裡程達到了620公裡。
首先我們來看看時隔兩年華為Mate50系列都憋了哪些大招:
1、支持北鬥衛星通信,沒信号也能發送緊急消息。
2、主攝支持10檔連續調節可變光圈,拍照景深自由度更高。
3、通過聚能泵實現應急模式,1%的電量可待機3小時或通話12分鐘。
4、屏幕采用“昆侖玻璃”保護,整機耐摔能力提升10倍。
在大家比較關注的處理器方面,華為Mate50和華為Mate50 Pro采用的是台積電4nm高通骁龍8 4G版芯片,而華為Mate50E采用的是高通骁龍7 4G版芯片。
華為官網信息
在價格方面,華為Mate50起售價格為4999元,華為Mate50 Pro起售價為6799元,華為Mate50 RS版售價為12999元。此外華為還發布了搭載骁龍7芯片的華為Mate50E,起售價格為3999元。
華為Mate50 RS版與Pro版的在硬件配置上的區别主要在于:64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升級為4800萬像素超微距長焦攝像頭,并提升了最高存儲規格。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華為還發布了各類生态新品,包括TWS耳機、智能手表、平闆電腦、筆記本電腦等。
“拍照好”可以說是華為手機最突出的特性之一,拍照也一項是華為重點投入的技術領域。
這次華為Mate50系列的攝像頭模組采用了可變光圈技術,可以說是把一些相機中的技術搬到了手機上,令人眼前一亮。
簡單來理解,光圈就相當于是控制光線進入手機鏡頭的一道門,有多少光線能夠進入到手機鏡頭裡,光圈說了算。
而光圈對拍照效果影響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此時遠處的東西就會變得模糊,隻有近處的物體會被拍的清晰,這時就會營造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
可變光圈技術用在手機上,華為并不是第一個。早在2006年,也就是16年前,諾基亞就在N73上應用過可變光圈技術。後來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三星、OPPO也在2018年左右發布了搭載可變光圈技術的智能手機産品。
三星Galaxy S9
有業内人士告訴智東西,手機鏡頭在進入4800W像素這種高清拍攝階段以前,可變光圈的作用其實并不明顯,如今進入超大傳感器、超高像素時代,可變光圈才能有更多玩法。
最直觀的一點就是,現在高端智能手機普遍使用大尺寸、高像素傳感器,鏡頭光圈也大,這就容易造成畫面邊緣的劣化、畸變,可變光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這些問題。
這次華為的可變光圈模塊結構中包含了六片光圈“葉片”,可以控制光圈的大小。
相比三星、OPPO的可變光圈方案,華為Mate50系列主攝可以實現從f1.4到f4.0,連續10檔的光圈變換,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這背後,華為使用了高精度環形磁場微控馬達,可以更加精細的調控光圈變換幅度。
通過光圈的自由變化,我們可以拍出更多風格不同、景深差異明顯的照片。
除了可變光圈,變焦能力是華為Mate50系列的另一個強項,從微距拍照到200倍潛望式長焦拍照,華為Mate50系列都有不錯的表現,這次華為Mate50系列的微距鏡頭還可以拍視頻。
雖然智能手機拍照發展看似進入了“瓶頸期”,但是華為這次的技術探索還是給業内注入了新的活力。
光圈從固定走向“可變”,潛望式鏡頭是否也會從固定走向“可變”?根據國内鏡頭龍頭企業舜宇内部業績會透露的信息,支持OIS光學防抖的可變光圈鏡頭模組、支持連續變焦的潛望式鏡頭模組都是當下技術研發的重點。
智能手機拍照技術發展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從過去“硬件不夠軟件來湊”,向着硬件專業化、定制化、輕薄化發展。軟件算法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硬件的“物理層面”實現,同樣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預見,打差異化競争,尋求自己的獨家技術,必然會成為智能手機廠商們在拍照賽道上的主要玩法。華為無疑是開了個好頭。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根據業内知情人士透露,華為手機主攝隻能采用1/1.5英寸的5000萬像素傳感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限制”,不過具體受到怎樣的限制,并不清楚。
手機上采用的CMOS圖像傳感器,也是一類芯片,并且頂級圖像傳感器芯片所采用的制程工藝也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行業壁壘比較明顯。
華為這次将拍照的重點一部分放在了鏡頭模組的技術上,背後我們也能感受到一絲無奈。
除了可變光圈技術,不論是超級微距拍攝還是潛望式鏡頭模組,都已經不是新鮮事物,華為想要繼續在影像方面保持領先,必須要拿出一些自己“獨家”的東西。
此前華為與徕卡合作多年,就在今年,徕卡牽手了智能手機賽道中的另一位玩家小米。
OPPO聯手哈蘇、vivo聯手蔡司、小米聯手徕卡,今天“孤軍奮戰”的華為,掏出了自己的影像品牌XMAGE。
餘承東說,華為的XMAGE将在光學系統、機械結構、成像技術、圖像處理等四大類技術領域進行重點發力,比如多折潛望式鏡頭、高規格馬達、高感光能力傳感器等。
後續XMAGE這個品牌能否在手機拍照領域帶來更多創新的技術,維持住華為“拍照好”的口碑,對華為來說十分關鍵。
在華為Mate50系列發布的前一周,蘋果iPhone 14系列将會采用衛星通信技術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祺也發文證實蘋果未來一定會在iPhone中應用衛星通信技術,隻是還不确定是否會在iPhone 14中使用。
但他特别提到,華為Mate50系列可能會先一步發布相似的衛星通信功能,用于緊急情況下的通信。
郭明祺話音剛落,華為就開始正式預熱衛星通信技術,也證實了郭明祺的前期調查是靠譜的。
不論蘋果是否會在iPhone 14中應用衛星通信技術,這次華為确實是率先将這一技術應用在了主流智能手機中。
此次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支持北鬥衛星通信的智能手機,在一些沒有信号的情況下,比如在荒漠無人區、地震災區或是海上遇險時,用戶可以通過北鬥衛星消息功能,将自己的位置信息發送給外界。
同時,借助多條位置信息,系統還可以生成待救援對象的運動軌迹地圖。
根據已有信息來看,不論是手機芯片廠商高通、聯發科,還是手機操作系統廠商谷歌,都已經在積極地推進衛星通信技術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可以确定的是,未來衛星通信功能一定會成為智能手機的标配。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50系列此次仍然不會支持5G通信,通過衛星通信技術提升手機在通信方面的競争力,一定程度上也轉移了消費者對不支持5G的關注度,華為這一步,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華為Mate50 Pro采用了高通骁龍8 4G版處理器,華為Mate50E則采用了高通骁龍7的4G版。
雖然目前一些三方公司已經做出了用在華為手機上的5G通信“手機殼”,但就媒體實測情況來看,其表現并不理想。
該手機殼通過開通5G eSIM卡服務實現5G的通信,5G連接并不穩定,偶爾會出現“斷連”的情況,掉回4G,同時手機在充電的時候,也會自動切換回4G,充電不能與5G連接同時進行。
此外,根據媒體實測,華為P50 Pro配合5G手機殼,室内下載速率最高也隻有866Mbps左右,甚至不及4G的峰值速率,同時手機殼還會顯著增加手機待機時的功耗。
總體看來,通過手機殼實現華為手機“4G變5G”,目前的效果并不理想。
美國限制華為芯片制造,主要是限制華為先進制程工藝的獲得,也就是讓華為自己設計的芯片無法使用最先進工藝,但如果華為此次用上的台積電4nm工藝生産的高通骁龍8 芯片,也算是變相獲得了先進制程工藝。
這次華為Mate50系列還有一項續航方面的小升級,也值得關注。智能手機快充進入“百瓦”時代之後,手機充電體驗的提升就已經“感知不強”了,充電時間從20分鐘縮短到10分鐘,其實很難帶來明顯的感知。
相反,“電量焦慮”依然是不少人的心頭病。這次華為換了個思路,來解決這一焦慮,華為沒有單純堆高充電功率,也沒有塞下一塊巨大的電池,而是采用了類似增加“備用電池”的方案。
華為通過聚能泵功能,在手機的應急模式下,1%的電量能夠待機3小時,或者通話12分鐘。
華為Mate50系列的有線充電功率依然為66W,無線充電達到了50W,Pro版電池容量為4700mAh。
最後,我們還是要說說外觀設計。這次華為Mate50系列的ID設計有些“複古”,又回到了Mate30系列的“劉海屏”設計,但是劉海的縱向寬度顯然更窄了,面積相比Mate30系列要明顯小得多。
相比Mate40系列的“藥丸”打孔設計,劉海區域可以放下更多感應器件,支持3D ToF等技術,能夠實現更多智能化的功能。
華為Mate系列的“大曲率”屏幕給不少人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也被成為“瀑布屏”,這次Mate50系列的标準版是2.5D微曲直屏,Pro版和RS版本用的是曲面屏幕,不過弧度相比此前的瀑布屏要收斂了許多。
相比蘋果iPhone改回“硬朗”設計,華為的旗艦機還是以“圓潤”手感為主,配合弧面背闆和曲面屏,華為Mate50系列的外觀并沒有什麼棱角感。
Mate50系列的屏幕參數不必細說,基本上都已經“拉滿”,從硬件規格上來說都已經做到了業内頂級。
背部的“環形”鏡頭模組設計,可以說是華為手機帶起來的一波風潮了。各種各樣的“環形”在近幾年裡也頻繁地出現在各個品牌的手機中,當然,華為Mate系列對于環形設計的“執念”還是最明顯的。
此次Mate50系列的鏡頭模組依然采用了環形設計,兩邊分别放置了兩枚鏡頭,整體看上去比較具有“對稱”的美感。下面兩顆鏡頭之間,“XMAGE”的LOGO還是比較明顯的。
在配色方面,就不多贅述了,黑色、銀色、紫色、橘紅色等華為系常見配色基本都有。另外華為Mate50 RS版還配備了墨藍和胭紫兩種配色的陶瓷後蓋。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50屏幕表面采用了名為“昆侖玻璃”的材料,通過納米晶體結構增強玻璃的耐久度、抗碎裂性,據稱該材料的熔煉溫度高達1600度。根據華為官方測試,昆侖玻璃能夠單點承受32公斤壓力而不碎裂。
據稱,昆侖玻璃相比普通玻璃,讓整機抗跌落能力提升了10倍,昆侖玻璃也獲得了業内首個瑞士SGS五星級耐摔抗跌權威認證。
采用素皮材質的華為Mate50系列将配備昆侖玻璃。
不論是可變光圈的落地,還是衛星通信的應用,我們能夠看到華為在智能手機領域依舊在進行前沿技術的探索,帶來一些體驗和功能上的創新。
從2019年5月華為受到美國限制至今已經過去了三年多,提起華為手機,許多人都會感到“惋惜”,同樣有不少人會對華為手機始終抱有信心,期待華為有一天能夠“王者歸來”。
因為曾經,華為麒麟9000在峰值性能和能效比上都擊敗了高通、聯發科同時期的頂級旗艦手機處理器。
艱難研發十餘年,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移動芯片走到世界前列。華為也成為當時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中唯一一個能與蘋果、三星掰手腕的中國手機品牌。
時至今日,即使華為Mate系列已經兩年沒有更新,即使華為P50系列隻能以4G手機發布,今年二季度,華為在國内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仍然有11%,僅次于vivo的13%,超過榮耀、小米、OPPO等品牌。
這樣的生命力,或許就是不少消費者始終對華為抱有信心的理由之一吧。
當然,華為手機業務受挫,給自身業務帶來的影響也是實打實的。2022年上半年,華為淨利潤率近乎腰斬,跌至5%,3000億出頭的營收相比2020年上半年巅峰時期的4500多億已相去甚遠。
78歲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在公司内部發文稱,華為要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
不論此次華為Mate50系列能否熱賣,華為已經向業界傳達出了一個明确的信息:華為不會放棄。
正如餘承東在發布會結尾喊出的那句:“跨越山海,終見曙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