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7 19:17:20
導讀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正越來越趨于多樣化,消費理念也在逐漸發生轉變,特色鮮明、口感好、外觀商品性好,越來越成為消費者選購商品的重要參考指标,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原本小衆但特色鮮明的水果蔬菜,正在逐漸得到推廣和普及,這其中就包括人參果。

在家喻戶曉的西遊記故事加持下,人參果在中國可謂婦幼皆知,并被賦予了“長生不老”的美好寓意。人參果在完全成熟之前可作蔬菜食用,但多數情況下是在完全成熟之後被當做水果食用,同時,人參果又因為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較長的挂果時間而被用做觀賞盆栽,因此,在栽培目的上可謂“一專多能”。

那麼,人參果有哪些表觀特征?對栽培環境有什麼要求?種植管理需要掌握哪些關鍵技術?

本文,@為卿畫眉說三農 将對以上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希望為有意于栽培這一特色水果的農戶提供技術參考。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1

人參果外觀靓麗出衆

一、人參果的表觀特征

1、人參果概述

人參果也被稱為仙果、長壽果、香瓜茄(成熟後有類似甜瓜的香味),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與番茄、馬鈴薯一樣起源地都在南美洲,并且是同屬于茄科的“本家兄弟”,而與茄子在親緣關系更形同“親兄弟”,不過人參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特點與番茄更為近似。

2、根

人參果的根系較為發達的,有主根并且側根、根毛生發量大,強大的根系使人參果對水分和礦物營養具有較強吸收能力,在地上部分在濕度較大時,可由莖部長出氣生根(與無限生長型番茄非常類似),這也是生産中常用莖稈扡插來繁殖育苗的重要原因。人參果根系下紮能力很強,能深達90-100cm,吸收範圍廣,但是主要根群分布在40cm以内。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2

無土栽培的人參果

3、莖

根據栽培管理方式的不同,人參果主莖高度一般介于70-150cm之間,主莖粗度約為2-3cm,側芽生發能力很強,莖間距約為3cm左右,在莖節處有較為明顯的凸起,整個莖身在适宜濕度環境下都可生根,用莖扡插是生産中人參果繁苗的主要方式。

4、葉

人參果的葉片與辣椒葉片近似,為卵圓形、綠色,有明顯葉柄,長度約15-20cm(含葉柄),葉片寬度約5cm,在光照過強、挂果過多、養分供給不足,水分虧缺、激素施用不當或植株生長衰弱時,葉片常出現起皺或卷曲。葉片不但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功能器官,良好葉片結構,還可以遮擋果實免受強光危害,防止果苗發生日灼,對果實着色均勻、商品外觀良好具有重要意義。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3

與番茄果實類似,葉片的遮擋是避免果實發生日灼的重要保障

5、花果、種子

人參果為聚傘狀形花序、雌雄同花,從果實坐住到采收的時間一般介于50-80天,具體時間長短與栽培環境的溫度光照等條件管理有關;人參果形狀多為心形或卵圓形,商品果單果重一般在150g-300g之間,管理措施得當單果重可達到500g以上,單果越大,商品價值越高。

果實顔色一般為乳白色,進入成熟期後顔色逐漸變為淡黃色、黃色;果色光滑、光澤度好,沒有成熟之前,在果面上有多條縱向綠色條斑,在成熟時,條斑逐漸變為紫色,人參果的種子較小,商品生産一般不用種子做繁殖材料。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4

人參果扡插育苗

二、人參果對生長環境的要求

1、溫度

人參果不喜高溫不耐寒,适宜于溫暖環境,在8-30攝氏度範圍内都可以生長,但最适宜生長的晝夜溫度區間分别為:白天20-25攝氏度、夜間10-15攝氏度,30攝氏度以上高溫條件下葉片容易發生皺縮、卷曲等生理障礙,在超過35攝氏度環境下,嚴重的生理障礙可能導緻植株死亡;在8攝氏度時植株停止生長,0攝氏度條件下即可受冷害死亡,根系的生長的适宜溫度範圍為18-20攝氏度。

2、光照

人參果對光照強度要求較高,光飽和點與番茄類似,在70KLux左右,持續陰雨寡照,容易導緻人參果落花落果、生長遲緩甚至造成畸形果降低商品性。但是持續80KLux以上的強的光照(夏季7、8月份,晴好天氣下正午的自然光照強度可達到10KLux)又會造成葉片生理障礙,發生皺縮卷曲或在果面上形成日灼斑,降低商品價值。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5

3、水分

人參果根系下紮較深、根幅廣、根群大,這決定了不論是在深度上還是廣度上,都有較大的吸收範圍,因此具備較好的耐旱能力,适宜生長的土壤相對持水量範圍介于70-80%,在果實長至鴿子蛋大小時,果實進入快速膨大期,這時予以充足的水分,對形成外形飽滿、光澤度好、個頭大的優質商品果具有重要作用。

4、土肥

人參果對土壤環境要求不嚴格,但酸堿度大或鹽堿化程度高的土壤條件下,容易出現生長發育遲緩、生理障礙和病蟲害高發及果實發育不良等狀況,不利于優質生産。以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與透氣性調和的壤土為最佳,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不适于栽培人參果,容易在降雨或持續淹水條件下造成根系死亡。

人參果喜肥并且耐肥,充足全面的養分供應是獲得豐産和優質栽培的前提,對礦物元素的需求量上以鉀肥為最高,其次為氮肥,同時人參果對鈣肥需求量較高,确保鈣肥充足供應可以有效避免臍腐病的發生,并有助于形成韌性好、表面光澤度好的優質果。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6

靓麗的外觀是人參果實現較好經濟效益的關鍵

三、關鍵栽培技術

1、育苗

人參果一般不用種子繁殖,扡插育苗是最常用的快速育苗方法,方法為從健康母株上剪取長度約為12-15cm嫩枝,扡插在透氣性好的基質中,白天的溫度以25-28攝氏度為宜,晚上溫度以15-18攝氏度為宜。扡插苗在适宜溫度條件下苗齡約為25-35天,因此扡插時間要從定植時間倒推25-35天。

2、施肥與整地做畦

每畝地均勻撒施充分腐熟的圈肥(商品有機肥鹽分含量過高,不适于人參果栽培)約8000kg,配施磷酸二铵約40kg、硫酸鉀30kg、過磷酸鈣15-20kg,土壤翻耕深度要達到25cm以上。

适宜的群體結構是保障良好生長并形成優質商品果的重要保障,@為卿畫眉說三農 建議采用一畦雙行覆膜栽培,具體做法是做寬畦、畦面寬度以90-100cm為宜,畦間走道寬度約為30cm,畦面高度以20cm左右為宜,露天栽培時,畦溝走向要與坡度一緻,以保障排水良好,畦面做好後覆蓋地膜,以保持地溫和土壤濕度,同時降低空氣濕度,減少病害發生。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7

良好的群體結構是獲得豐産的前提

3、定植

以大棚早春茬栽培為例,在環境氣溫穩定通過5攝氏度,地溫穩定在12攝氏度以上時才可以定植,定植時間以下午為宜(第二天天氣晴好溫度較高),株距以35-40cm為宜,畦面行距以45cm為宜,定植後通過滴管管給水以穩苗,澆完定植水後,可以在7-10之内不再給水,一則可以确保地溫穩定在适宜的生長範圍之内,再則通過控制給水量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氣供應量。而适宜的溫度和根系供氧量,都有利于發新根、促進緩苗并促進壯苗形成。

4、定植後管理

  • 整枝

人參果側枝生發能力非常旺盛,同番茄類似,在生産過程中及時整枝是管理過程中一項重要内容,在旺盛生長期,每周都需要進行一次打杈,不然很容易造成植株營養生長過旺,形态上“長荒”,造成郁閉,并誘發病害等。在生産中根據不同的栽培密度,一般保留保留2-4個主莖,如果植株群體密度稀疏,有時候還會在主莖上留側枝結果。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8

旺盛生長期的人參果

  • 疏花梳果

人參果的每個花序大約開放10朵花左右,花的發育質量和對營養的争奪能力從基部到頂部依次降低,為了确保花果發育充分,增大單果重,在生産中需要将頂部的花朵疏除,隻留基部4-5個花果進行培育,為了保花保果,往往還要在疏花後,用2、4-D等進行沾花。

  • 吊蔓

人參果的莖相對比較柔弱,支撐能力不強,尤其是在果實膨大後,往往會将莖梢壓彎甚至折斷,因此在挂住果後要及時進行吊蔓或繞蔓, 棚室内可在栽培行上端拉好鐵絲,兩端固定在棚架上,然後讓繩線一頭綁在結果枝上,一頭固定于鐵絲,也可以用竹竿插成三腳架或四腳架,然後進行莖蔓綁縛,不過這種方法從方便操作和透風角度上都不如用鐵絲。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9

即将進入收獲期的人參果

  • 追肥

在第一花序上的果實長至鴿子蛋大小之前,不宜追肥,過早追肥很容易造成植株旺長,繼而導緻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調,造成落花落果,第一穗果挂住之後,每畝地可追施三元複合肥10kg左右,并根據長勢每7-10天分别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和鈣肥。以後每收獲一次果,追施磷酸二铵15-20kg、硫酸鉀10-15kg。

  • 采收

果實的顔色變化是人參果成熟度的主要判斷依據,在果實“定個”之後,果面基色開始逐漸變為亮黃色,并且顔色逐漸加深,果實表面的綠色縱向條紋斑逐漸變為紫色,做水果食用此時便可以采摘,做蔬菜采摘期可以适當提前,做盆景觀賞用,則可以繼續挂在植株上,果實停留在植株上的時間可以持續兩個月以上。

人參果種植時間和方法(一專多能的特色作物)10

結語

在包裝上,人參果鮮明的外觀品相是其最獨特的賣點,因此,要特别注意包裝設計的美觀,以更好的實現經濟效益;在栽培上,人參果屬于多年生草本,在溫室栽培或做家庭盆景栽培時,隻要予以适宜的溫光水肥條件,就可以實現持續生長和連續結果;在銷售上,與其它小衆或特種新鮮果蔬一樣,在規模化栽培之前,一定要對接好銷路,以确保豐産的同時實現豐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