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語文老師老師,最頭疼的莫過于每天要批改大量的學生作,而對于學生來說,最惱火的也莫過于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作文,等到的隻是一個“閱”字,或者得到自己也不明白的評價。快來看看你都遭遇過哪些批改方式:
常規型批改,占比70%
學生闡釋型批改,占比20%
師生分裂型批改,占比10%
毀滅型批改,占比10%
無話找話型批改,占比30%
指手畫腳型批改,占比40%
學生推心置腹型批改,占比20%
老師代勞型批改,占比5%
搔癢型批改,占比40%
問:“作文指導”和“作文批改”一直困擾着我們。指導細了,束縛了學生的手腳;指導少了,有些學生又不會寫。作文細改不提倡了,粗改領導要批評。您是怎樣指導和批改作文的?
答:您提的問題帶有普遍性,這種感受我也有過。我現在基本上不進行“作前指導”,把“作前指導”改為“作中指導”了,即讓學生先自己打草稿,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能寫成什麼樣子就寫成什麼樣子,好歹是自己的東西。然後再根據草稿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集體指導,個别問題則進行個别指導。我把“嘗試法”運用到作文教學中來了。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修改的過程就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過程。這個過程确實比結果更重要。有些文章,常常要經曆兩三個反複,直到改得基本滿意才謄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這是現代教學論的核心思想,隻有這個觀念牢固樹立了,才能使教學行為發生根本變化,變為一種自覺行動。
批改作文确實是老師的一大負擔。我們要明白,批改作文不是培養語文老師的寫作能力的,改得再細,對于學生來說,也無多大意義了,那叫“馬後炮”——幹嘛不早說!葉聖陶先生就不主張精辟細改,它白白耗費了老師的精力和時間,得不償失。
我的做法是:1、多就少該,批而不改。把問題用記号标出來(包括錯别字),讓學生改。2、多鼓勵,少批評。多畫波浪線,多畫紅圈,多說好話,不要怕浪費紅墨水。3、多眉批,少總批。總批難寫,得斟酌好一會,盡管這樣,往往還是千篇一律。眉批是就事論事,眼睛漂亮,就說眼睛漂亮,第幾顆牙是齲齒,就把那顆牙給指出來,這樣有針對性,學生也好接受,效果也好。說他某一句話寫得生動,某一個詞用得準确,簡直不亞于王安石那個著名的“綠”字,他會激動好一陣子,今後作文會更用心斟詞酌句,讀書時會更用心去品味。我自從當了“小領導”後,檢查作文時,先看這個班的作文寫得好不好,随手翻幾本,讀幾篇,如果發現學生作文寫得出色,即使老師批改的不盡如人意,那我也得表揚這位教作文的老師:會教!
問: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您認為應具備哪些基本的條件,或者說應從哪些方面努力?
答:第一,要善良,要善待學生,把學生當做朋友。第二,有責任心,嚴而不厲。第三,要愛讀書,愛寫作。如能善讀善寫,必定成為會教語文的老師;如能三者俱備,必定成為學生崇敬的名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