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城市大數據分為哪幾類

城市大數據分為哪幾類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7-06 14:24:15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在京東雲技術支持下,上海普陀區打造“一屏發現、一口派單、一站處置、一網評效”城市治理全流程閉環工作體系,以數智化為突破口,精準把握城市運行體征,拿出繡花般功夫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

·城市應用場景一直在變,如何抓好“不變”之處,以保證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不會“落伍”?首先以數據為中心構建智慧城市體系。其次把數據處理各個環節中的共性問題抽象出來變成方法論和模型,以應對變化的場景。第三是建立閉環的反饋系統。

城市大數據分為哪幾類(特大城市智理的全新)1

上海市普陀區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上海市普陀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張軍

每年五六月份,上海的老舊小區居民經常會為白蟻災害煩惱,普陀區相關部門通過分析曆年數據,在算法幫助下找到白蟻巢,在白蟻季來臨前,提前處理蟻巢,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

自2020年上海率先發力建設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立足高效處置一件事後,普陀區積極響應,攜手京東雲打造了“一屏發現、一口派單、一站處置、一網評效”城市治理全流程閉環工作體系,以數智化為突破口,精準把握城市運行體征,拿出繡花般功夫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依托城市“一網統管”平台,實現數字化場景的無感而治。上海市普陀區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上海市普陀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張軍日前向澎湃新聞分享了他們在“一網統管”項目實踐過程中摸索出的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需求與經驗。

什麼是“一屏發現、一口派單、一站處置、一網評效”?

普陀區自2019年開始建設以物聯傳感為基礎的智聯普陀“一網統管”項目,布設約11萬個物聯傳感器,例如為解決老舊小區消防隐患,在樓道布設煙霧報警器;針對汛期地面積水,安裝進水報警裝置,達到一定水位便會預警。

“物聯傳感器産生的數據存在周期性波動,波動背後的原因需要被進一步挖掘。”上海市普陀區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上海市普陀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張軍日前向澎湃新聞介紹說。

數據挖掘與預測的前提是數據彙聚與融合。城運中心内部兩大工作是處理12345市民熱線和開展網格化巡查,維護城市安全運行。12345市民熱線彙集噪音擾民、外牆脫落等訴求和隐患問題;網格巡查員日常巡邏發現窨井蓋破損、欄杆倒伏等狀況。以往這些問題清單被分流到各個行政部門去處理,部門之間信息不互通,有時造成同一事件多頭處置的情況,降低了管理效能。

通過京東雲的技術手段,普陀區搭建起了“一屏發現、一口派單、一站處置、一網評效”城市治理全流程閉環工作體系。

所謂“一屏發現”,即建立健全多源發現機制,彙聚普陀區數十萬傳感器信息,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對城市全方位、全時空、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了由被動處置向主動發現轉變;“一口派單”是将原本分散在不同業務條線的事項全部納入“普陀區城市運行派單管理系統”,實現統一彙聚、統一派單、統一流轉、統一審核,事項處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一站處置”則構建融合指揮體系,融合值班值守、應急聯動、市民熱線、網格管理等功能,實現了由獨立分散型向融合聯動型轉變;“一網評效”彙聚海量數據,搭建分析研判模型,評估時間處置成效,動态排查安全隐患,實現了由經驗判斷向數據分析轉變。

“我們将原來分散在各部門的行政管理數據彙集在 ‘一網統管’平台上,通過算法模型全面梳理排序、重點聚焦、靶向施策、逐個解決,甚至分析數據内容,發現問題背後的規律,在表象問題之上找準問題的關鍵點,提升工作效能。”張軍說,消除白蟻災害便是其中一例。

在融合指揮場景下,京東雲聚合了普陀區10個街鎮和22個委辦局的業務條線,整合32類11萬個傳感器,彙聚1.1億條治理數據,銜接19個數字應用場景,打造數智普陀·城市治理引擎,實時數據達到93%以上。

實時感知管理,蘇州河實現數字蝶變

蘇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發展的中心,催生了幾乎大半個古代上海,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共有約42公裡岸線,其中普陀區段長21公裡,因途經18個較大的河灣,素有“蘇河十八灣”美譽。

但在數字化改造前,蘇州河已建感知設備屬于多個單位,未形成統一歸集和彙聚。由于以往治理手段傳統,蘇河沿岸垃圾等常見問題主要依賴人工發現,效率較低。沿岸事件處置涉及綠容、城管、居委等多個責任主體,多頭治理導緻權責不清。

京東雲利用數字化手段,依托“數智普陀”城市運行管理平台的底座能力,搭建了蘇河治理數智平台,通過“蘇河狀态一網感知”“蘇河運行一網治理”“數字孿生三屏聯動”的信息化手段,實現智能發現和管理集中,加強了沿河治理精準化、自動化,提升居民體驗智能化。

所謂蘇河狀态一網感知,也就是将以傳感器為中心的感知和以人為中心的感知獲得的數據統一歸集和彙聚,這些數據來自水質監測站、煙霧報警器、蘇河上的無人機,以及居民投訴、網格員上報、景區檢票系統等。利用“數字AI”分析技術對這些數據與圖像的分析,将被動發現變為智能預警,實現蘇河運行一網治理。攝像頭捕捉到步道違規停放機動車、行人意外落水後,通過AI分析,在平台上自動播報預警信息,信息被推送到派單系統,區-街鎮-片區三級處置,同時通過機制改革和流程再造,減少重複派單、重複處置問題,避免責任推诿,提高處置效率。

“數字孿生三屏聯動”則結合大數據與3D可視化技術,精确還原蘇河沿岸重點區域建築和設施,按時實時渲染地形地貌環境,針對蘇河的特色活動,将沿岸商圈、體育賽事、健身設施、文旅景點融入場景,從公益環保、馬拉松、龍舟賽、主題夜跑等題材出發,搭建數字活動舞台。

融合多技術團隊,加深城市治理數字化

上海作為特大型城市代表,“一網統管”并非從0到1,而是需要對前期的系統進行融合、整理。在建設數智普陀過程中,以往有的技術團隊擅長圖像識别,有的團隊擅長算法,有的團隊擅長建立預測模型,“現在京東雲承接普陀區 ‘一網統管’項目,相當于起到項目總集成的作用,考驗京東雲對多個團隊的技術整合能力,我們請京東雲把整個項目進行規範化、标準化。”張軍表示,從而梳理出一套可複制可推廣的城市數智化轉型經驗,其中最核心的是“一網統管”項目的運作機制,包括如何實現項目管理、進行标準化的頂層設計、融合多技術團隊。

城市大數據分為哪幾類(特大城市智理的全新)2

“數智普陀”城市運行管理平台一網統管标準規範

目前,京東雲技術支持的城市治理“一網統管”能力也已經在北京、上海、雄安、蘇州、無錫、南通、蕪湖、大同、新餘、鶴壁等多座城市得到印證,已與全國近百座城市展開合作。

在江蘇南通,2020年6月,京東雲落地全國首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這成為全國第一個新型社會治理現代化标杆項目。南通市75個單位數十億量級的數據瞬時彙聚雲端,可同時在一張大屏上呈現,讓“一個中心管全域、一個号碼管受理、一個APP管服務、一個網格管治理、一個平台管監管”成為現實。

在安徽蕪湖,今年6月,京東雲成功中标蕪湖城市大腦項目。該項目通過搭建“城市大腦”數字中樞,提供數據、算法、物聯、時空、安全、應用等方面的共性支撐,賦能蕪湖城市運行管理平台及各領域的數字應用。預計到2025年底,在京東雲技術支持下,蕪湖市的政府智能決策、區域精細化管理水平将登上新台階。

“我們既不是做應用也不做雲計算平台,而是做智能城市操作系統,以保證京東智能城市的體系可以支撐城市的不斷發展和演進。”京東集團副總裁鄭宇表示,智慧城市建設要以數據為中心而不是以業務為中心,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業務帶動數據歸集,數字驅動經濟,經濟帶動生活,生活再衍生新業務,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城市應用場景一直在變,如何抓好“不變”之處,以保證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不會“落伍”?鄭宇認為,要盡量保證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基礎體系“不變”且可擴展,這就要求首先以數據為中心構建智慧城市體系;其次把數據處理各個環節中的共性問題抽象出來變成方法論和模型,以應對變化的場景;第三是建立閉環的反饋系統,包括及時的短期反饋,比如應急指揮、交通調度等;也包括長效反饋,比如根據數據沉澱對未來三到五年的城市規劃進行改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