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美國布林肯訪問巴基斯坦

美國布林肯訪問巴基斯坦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0:29:26

據環球時報4月16日消息,在美國務卿布林肯結束訪問以色列的行程後不久,以色列候任總理兼外長亞伊爾·拉皮德就主動聯系中國談合作,他們準備将地中海之濱的海法港交給中國上海一家企業經營,時間長達25年。

以色列政府這一舉動表明他們的外交政策風向已經出現了變化,而這一切和拜登政府退出中東地區,并且在伊核問題上做出讓步,導緻中東國際局勢面臨巨大變局有很大關系。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以色列開始對美國不滿了。不過他們選擇與中國達成合作也并不稀奇,一方面,中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和能力,明白人都不會放過合作共赢的機會;另一方面,中以本就有深厚的合作基礎。

美國布林肯訪問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腳剛走)1

包括印度媒體“印度趣談”網站也站出來為此事說了句公道話,該媒表示“美國不應該戴着有色眼鏡審視以色列在外交上走向中國的前景,不要以中美對抗的眼光看待一切”。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美國一直在警惕以色列與中國逐步加深的經貿關系,特别是2014年以色列時任總理内塔尼亞胡果斷決定批準了與中國的技術合作協定,之後中以經貿往來日益頻繁。

由中國企業建設、運營的以色列第一個私有化港口也正式投入運營,雖然在特朗普任内中國與以色列的合作受到影響,但拜登上台之後又進展迅速。

美國布林肯訪問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腳剛走)2

而随着伊朗核問題的不斷發酵,以及拜登政府在中東事務上的冷淡态度,以色列逐漸走向中國。雖然中國對以色列的影響力不見得會超過美國,但過去以色列在重大政治問題上堅持貫徹美國主張的時代恐怕已經徹底過去了,而這是先後兩代政府的不作為所導緻的結果。

實際上美國與以色列的關系遇冷并不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

自2005年以後,美國就在進行本土能源産業的開發項目,直到2019年成為能源淨出口國,美國在供應鍊上對中東政策的依賴一直在減輕。

而在美國本土能源産業開發的過程中,其中東戰略因為長期無法直接創收,逐漸成為了美國的戰略負擔,到2012年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了比較明顯地脫離中東的傾向。

美國布林肯訪問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腳剛走)3

隻不過當時美國“脫離中東”的政策傾向還不是那麼明顯,特朗普在任期内,基本否決了奧巴馬的中東政策,并且要求以色列在地區事務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充當美國政治意志的延申。

這也就是特朗普在任内加強對以色列政治及各方面投入的原因。而其中的成果也是有的,至少當時他确實給中國、以色列之間的一些合作計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甚至是導緻一些項目胎死腹中。

不過當前的拜登政府在中東政策上毫無作為,他們一開始試圖用伊核問題充當突破點,但在發現自己的軍事威懾毫無作用之後又妄想與伊朗緩和關系。

結果伊核問題直到現在也沒個下文,反倒是惹得以色列非常不滿,後者強烈反對拜登對伊朗的妥協政策。

美國布林肯訪問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腳剛走)4

于是乎在特朗普任内受到重重阻力的中以關系,在拜登任内發展迅速,而美國對中東國家的影響力也正在逐步削弱。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近段時間拜登政府一直在海灣國家那裡吃閉門羹。

美國要求石油輸出國組織增加産量平抑油價,并且帶頭開倉放油,但海灣國家根本就不買賬,不經意間,美國幾乎失去了過去牢牢控制着的對國際大宗原油的定價權,這是在過去三四十年裡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在圍繞伊核問題展開的中東事務上他們非常失敗,而逐步脫身中東的政策背景下,以色列作為一個不受歡迎的“外來戶”為了自己的安全與中國加深合作關系,實際上也是換了一種方式與海灣國家建立聯系,這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隻不過拜登眼裡似乎容不下這粒沙子。

美國布林肯訪問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腳剛走)5

當然了,這并不是說美以關系會受到中以關系的沖擊,因為中國并不尋求在中東地區的軍事投送能力,同時也對參與中東的地區安全事務沒什麼興趣,中國始終無法替代美國能夠直接為以色列提供安全保障的地位。

對美國的外交關系在未來對以色列仍然是擺在最重要位置上的政治關系,但這對中國來說無所謂,因為我們投入的東西并不多,能夠以正常的經濟手段在收獲經濟利益的同時順帶收獲政治利益,這筆賬怎麼算都不會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