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2年,蘇州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發展思路“一核四城”,保護古城,四周擴張。
“做優做靓蘇州古城這個内核,提升東部綜合商務城、西部生态科技城的建設水平,重點推進南部濱湖新城、北部高鐵新城建設。”
這是蘇州市委、市政府搶抓長三角建設級城市群曆史機遇、全面提高城市首位度的戰略新定位。
接下來的幾年,就是我們都經曆過的黃金歲月。
東部圍繞着金雞湖,各種星字頭學校崛起,誠品,新光,奧體新一代商業和地标東方之門、蘇州中心、國金中心。
西部的新區擁有獨一無二的山水并行的生态,一個嶄新的科技城拔地而起,聚集了高端産業和高端人才,新區獅山 & 科技城 & 浒墅關三足鼎立。
南部的太湖新城,吳中和吳江兩面開花,在灣區盛行和越來越看重太湖開發的形勢下,這裡成為了蘇州最富想象力的未來。
北部的高鐵新城雖然起勢最晚,但是他是蘇州的北大門,也是蘇州加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一環,北部的高鐵新城正在蛻變為蘇州的明星區域。
曾經的“小”蘇州,如今慢慢在長大。
02喜歡就是放肆,但愛就是克制。在保護古城區這件事情上,蘇州一直做的很優秀。
2003年出台了新規,蘇州古城範圍建築限高不得超過北寺塔,也就是24米。
從此,蘇州的古城沒有了高聳入雲的地标,但是卻把2500年以來,人們心中的江南永遠的流了下來。
随着時間的流逝,最近幾年突然發現:被保護的很好的古城區,正在慢慢被人們遺忘。
最明顯的一個表現是:人們不愛去觀前街了。
那個承載着好幾代人蘇州人的記憶,被冠名“姑蘇第一街”的觀前街,迄今已有150多年曆史,自古便是熙熙攘攘的重要商業街。
最近幾年人們不愛去了,于此同時,它在老蘇州人中的形象也漸漸發生了改變。
過去的觀前街一直不缺人氣,不管節假日還是周末,觀前街的人群都是熙熙攘攘的,好不熱鬧。逛過觀前才算逛過街。
2010年4月,觀前的人潮 圖片來自:情調蘇州
記得剛畢業的那時候,和同事同學們聚餐,總愛約在觀前街。那個時候的觀前,還是我們心目中市中心的存在。
也不知從幾時起,朋友聚餐再也不去觀前了,住園區會約東方之門、蘇州中心、住新區會約龍湖獅山天街、住吳江會約新城吾悅廣場。
而觀前街,成了“本地人幾年也不會去一次“、”遊客紮堆打卡“的地方。
偶爾去一次觀前,看到的是5米一家運動服飾店、10米一家黃金銀樓。銀飾店門口全年無休铛铛铛表演敲打銀器,專賣店門口全年無休拍手吆喝打折。
圖片來自:深度蘇州
有人用一張圖很形象的形容了目前的觀前街:
曾經的姑蘇第一街如今漸漸被遺忘,說起來總是讓人唏噓。
03而近期最讓人興奮的一件事情,莫過于曾經被遺忘的觀前街,如今殺回來了。
看看最近觀前街的熱鬧程度:
我最近也去體驗了一下,逛完之後,我整個人很興奮。但讓我興奮的點并不在于觀前街的人多了,而是我發現了以下幾點:
1、如今的觀前街,正在吸引這兩類人正在回歸。
走在熱鬧的人群中,總是能看到身着熱褲露着大長腿的小姐姐,或者穿着漢服的年輕人。
活在抖音裡的網紅城市,比如杭州、成都等等,最不缺的就是好看的小姐姐。而如今這樣的網紅經濟,出現在了觀前街。
這說明,年輕人重新回歸了啊。
而另一方面,我還看到了成群結隊而來的老蘇州,有帶着孩子來逛一逛的一家三口,還有結伴而來的爺爺奶奶們,而且人數不少。
好幾年不來觀前的本地人也正在回歸。
2、曆史和潮流在這裡碰撞,絲毫不違和。
在思考觀前街為什麼會衰落的時候,有人說沒有留住老字号,沒有體現蘇州的曆史文化特色,是觀前沒落的主要原因。
而如今的觀前街,我看到了曆史和潮流在這裡碰撞。
美食節上的餐飲,是蘇州的老字号 朱鴻興、松鶴樓,長發西餅的回歸。
而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曆史的底蘊和當下的網紅經濟的碰撞。
在美食街上,我看到了不少這樣的年輕人,一邊做生意一邊進行直播,用抖音快手等工具宣傳蘇州的傳統美食。
而這個正契合了蘇州政府目前想做的事情,打造獨屬于蘇州的網紅夜經濟。
3、每一處的小改變,造就了新觀前。
若要說觀前街跟以前有什麼大不同,其實并沒有。但是這次再去,改造後的店鋪相較之前都好了那麼一點點。
做了統一的帶有蘇州印記的招牌和标識
以前昏暗的店鋪變得明亮整潔
觀前街有一家按斤賣的書店,印象中在觀前街已經有很多年,每次路過進去逛逛,總感覺店鋪有點昏暗,透露出一種年代感,而這次再去,整體的感覺不一樣了。
變得明亮整潔,店鋪内部也收拾的緊緊有條,木質的書架讓書香氣更濃郁了!
觀前街的夜市走一遭,雖然人聲鼎沸,但是地面卻一直很幹淨,給人的整體感覺再也不是那個亂糟糟無人管理的狀态。
而在我仔細尋找之後,終于發現了在喧鬧的夜市中,有這樣一群清潔工人淹沒在人群裡,随時打掃人群産生的垃圾。
所以即使遊玩的人再多,地面一直保持幹淨
可能就是這麼一點點的提升,讓每家店鋪都找到了品牌感和身份認同感。
于是整體呈現的感覺便有了質的飛躍。
04在短時間內,觀前街的面貌發生了如此大的改變,成為了新老蘇州人都願意重新回歸的新地标。
背後的推手正是蘇州政府
2020年3月,蘇州市政府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大力度策劃組織推動疫情結束後的夜經濟發展,積極謀劃推出“姑蘇八點半”品牌,不斷提升城市美譽度,促進消費回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要注重市域聯動,以古城夜經濟發展為引領,以“小姑蘇”帶動“大姑蘇”,促進整體提升,帶動全域旅遊發展。
姑蘇八點半的夜經濟是蘇州在疫情之後拉動内需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姑蘇的夜,從此也有了另一番模樣。
姑蘇八點半的夜經濟品牌會不會成為未來蘇州GDP中重要的增長極,目前尚未可知。
但被人們漸漸遺忘的古城,帶着這樣的使命回歸,大概是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