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在這個無奈的世界裡

在這個無奈的世界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16:14:28

在這個無奈的世界裡(在這長大的日子裡)1

在這個無奈的世界裡(在這長大的日子裡)2

圖①:武漢市育才小學學生秦婉舒與臨“出征”的媽媽道别。 資料圖片 圖②:江漢方艙醫院,素描男孩彭昕烨與護士李蘭。 資料圖片 圖③:武漢市四十五中學生汪子岚在家裡彈鋼琴。 資料圖片

微視頻《我是突然長大的小孩》,由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與武漢市教育局聯合制作,武漢市育才小學師生協助拍攝。

對于武漢城裡的孩子來說,這段日子,是忽然長大的日子。

今天,我們用文字、照片和視頻記錄其中幾個孩子的故事。他們中,有的是第一次離開家人,在醫院隔離治療;有的克服困難,堅守書桌;有的用音樂向勇敢者緻敬……

“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我們都在用力地愛着這個城市。哪怕隻是螢火微光,也要向着明亮那方。”武漢孩子們的故事,讓人們看到這座城市的希望。

——編者

“不想上廁所麻煩阿姨,就少喝點水”

人物:武漢某小學三年級學生雲雲(化名),9歲。新冠肺炎确診患兒。

“超人哥哥,今天怎麼還不做早操?”

3月3日上午,10點半剛過,記者走進武漢兒童醫院消化一病區隔離病房,就看見病房裡齊刷刷探出幾個小腦袋,催着“超人哥哥”劉銘護士帶着大家一起做早操。

消化一病區位于武漢兒童醫院内科樓18樓,是新改造的新冠肺炎确診患兒隔離病房,收治20餘名确診輕症患兒,年齡在5歲至14歲。其中15位患兒因家長确診或被隔離而沒有親人陪護。他們必須獨自接受治療,直到康複。

上午10點半,是孩子們和“超人哥哥”約定的早操時間。“如果是平時,孩子們未必會這麼積極,”劉銘笑着說,但隔離病房空間狹小,在走廊裡做操成了小朋友們難得的“放風”時間。

就在這個隔離區,記者看到了1床的小患者雲雲。

雲雲今年9歲,在護士們的眼裡,她乖巧懂事。口罩将她的臉遮住了大半,隻露出細細的、彎彎的眼睛,清澈如水。

雲雲清楚記得,自己是2月23日入院的。本來她和姐姐在同一個醫院隔離檢查,但核酸檢測結果,姐姐是陰性,自己是陽性,所以她被轉院到了這裡。分别時,她把姐姐送她的一隻玩具小兔子帶在身邊,作為陪伴。

父母在其他地方隔離治療,雲雲隻能獨立生活,這是她人生第一次。剛來到這裡,雲雲很害怕。第一天晚上熄燈後,屋子裡黑漆漆的,她睡不着,隻能抱着那隻小兔子,一直跟它說話。

當時,值班陪護組組長周麗在查房時發現了這個怕黑的小朋友,就幫她打開了床頭燈。第二天,恰好一間雙人病房有病友出院,周麗把她補了過去,這樣,雲雲就有了生命中第一個“室友”。

“爸爸媽媽做的都是很自立的工作,我也得像他們一樣。”雲雲對記者說,同病房的小病友比她小一歲,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雲雲就教她洗臉、幫她穿衣,一來二去,兩個小姐妹成了好朋友。

十來天的獨立生活,讓雲雲一下子長大好多。前些天,周麗發現雲雲晚上很少起夜上廁所了,她擔心有什麼異常,問了才知道,原來雲雲看到叔叔阿姨每天照顧大家很辛苦,不忍心起來上廁所讓護士阿姨幫忙,所以每天晚上,她就克制自己少喝點水……

“聽到這些,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周麗對記者說,“我也是母親,我知道,越是懂事的孩子,越讓人心疼。”

住院治療中,雲雲說,她有很多收獲,交了很多大朋友、小朋友。她還發現,隔離病房的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故事。但大家身上有一點是相同的,小小年紀的他們,一邊與病魔抗争,一邊努力撫平心靈的創傷,他們嘗試着勇敢地挺過去。

前不久,社會愛心機構捐贈了一批兒童讀物。雲雲告訴記者,她的好朋友們都很喜歡讀那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對主人公海倫·凱勒充滿欽佩,還從書中學到一個道理:面對艱難的生活,人,不能放棄希望。

“爸,您什麼時候回來”

人物:武漢市卓刀泉中學張家灣分校八年級學生彭天睿,14歲。父親是一名醫生。

“從前的我,對爸爸的壓力和辛苦一點都不了解。這次疫情發生後我才明白,爸爸是冒着生命危險,去拯救生命。”武漢市洪山區八年級學生彭天睿,在日記裡寫道。

3月1日,在洪山區張家灣社區,記者見到了天睿。籃球場的大門鎖上了,疫情期間不能用。“以前放學,我們經常來這裡打籃球。”天睿看起來有些惆怅。

在天睿的房間,書桌上堆滿了書,一本《傅雷家書》眼見就要讀完,翻開的那頁,旁邊有幾行小字:“父母對孩子的愛,樸實而崇高。”

天睿的爸爸叫彭品,是一名重症科醫生。疫情發生之初,彭品就上了前線,堅守在發熱門診,至今已近兩個月。

“爸爸回家時,能看出他的疲憊,臉上滿是口罩的勒痕,雙眼布滿血絲。他常常不吃飯,一頭栽在床上,立刻就能睡着。”天睿告訴記者,自己已經14歲,是男子漢了,一些關心的話不太好意思說出口。盡管心裡惦記,但很少當面表達。隻是每次媽媽給爸爸電話時,他會忍不住過去問一句,“爸,您什麼時候回來?”

天睿的媽媽告訴記者,以前,天睿自覺性較差,成績眼見下滑。後來,疫情來襲,看着爸爸工作辛苦,天睿變得懂事起來。“有時11點多,我看到他房間的燈還亮着,打開門一看,還在學習。”天睿媽媽說,“這段時間雖然艱苦,心情也難免緊張、焦慮,但孩子真的成長了好多。除了學習,還主動分擔家務,疊被子、洗碗、墩地,有模有樣。”

當被記者問及“長大後想做什麼?”天睿很快給出答案,“攝影師!因為我喜歡大自然,想用鏡頭記錄下來。”

“那就等疫情結束,爸爸不那麼忙了,咱們全家人一起出門,去最美的地方,看山、看海、看櫻花盛開。”旁邊的媽媽,一字一句地輕語道。

“哪怕隻是螢火微光,也要向着明亮那方”

人物:武漢市四十五中初三學生汪子岚,14歲。用視頻音樂記錄戰“疫”生活。

汪子岚這段時間接受的采訪不少,起因是他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從離漢通道關閉第一天起,他就開始用視頻和音樂,記錄一個武漢孩子的日常生活。

汪子岚,武漢市四十五中初三學生,一個有着“活潑”發型、愛笑、愛音樂的樂觀男孩。

1月23日,離漢通道關閉。家人看到消息,有些慌張。沒想到,正練琴的子岚大大咧咧地接了一句,“沒事!我有音樂,有音樂就有快樂和希望!”

沒想到,就是這一句話,讓這個大男孩,整整堅持了40多天,也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

注冊“快手”賬号,子岚出音樂,媽媽找照片,每天用視頻記錄下武漢市民的日常。一切,說幹就幹!

1月23日,第一篇視頻日記發布,題目是《武漢少年說》,講述“音樂與歡笑”。視頻中,和着子岚自己彈奏的《WeAretheChampions》,畫面上有這樣的文字:“停業停運停航,但是街頭依然有鮮花”。

1月27日,離漢通道關閉第五天。藥店隻開放小窗,大成路菜場關閉,社區服務中心的喇叭在呼籲大家不要恐慌……視頻中的子岚抱着電吉他,彈着五月天的《溫柔》,配以文字:“願這個世界被溫柔以待。”

2月1日,第十天。往年的今天,一碗熱幹面、一個面窩,武漢人匆匆走在上班路上。今年,城市變得如此安靜。子岚彈奏的是鋼琴曲《讓世界充滿愛》,配以溫暖的文字:“我們懷着同樣的期待。”

3月8日,子岚用鋼琴彈奏《不再猶豫》,配的文字是:“向追尋理想的人們緻敬。”

幾十篇日記、幾十段音樂、幾十段成長。

幾乎每段視頻裡,都會出現一張在紅紙上書寫的“武漢加油”,這是子岚自己寫的,也是這段日子,他最想說的話。

“孩子每天會問我,今天确診多少人,有沒有死亡的人?我對孩子說,每一個數字後面,都是一個生命。人生不長,哪怕隻有一點點光,也要努力綻放。”子岚媽媽告訴記者。

子岚告訴記者,這段日子不少網友與他聯系,大多是和他一樣,留駐在武漢城裡的孩子。他們都很喜歡他彈的一首曲子——《明天會更好》。

這也是子岚最愛的曲子,因為在他心中,“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我們還在用力愛着這個城市。哪怕隻是螢火微光,也要向着明亮那方。”

“我們是患難與共的姐弟”

人物:武漢市東湖中學高三學生彭昕烨,18歲。曾在江漢方艙醫院接受治療。

3月2日,武漢市東湖中學高三學生彭昕烨從江漢方艙醫院“出艙”了。

在這個方艙醫院,他住了26天。

彭昕烨告訴記者,那是2月6日淩晨,天黑着,下着細雨。爸爸媽媽一直把他送到車上,“好好吃飯,好好吃藥,聽醫生的話……”媽媽邊流淚邊囑咐。

走得匆忙,彭昕烨随手抓了幾件衣服,帶上手機耳機、充電器,全部行李就是一個書包。後來他得知,自己是第一批入住方艙醫院的患者。

躺在4104号床上,彭昕烨摸着嶄新的被褥,努力讓自己入睡。這是個前所未有的“大病房”,闆材把空曠的會展中心分隔成一個個病區,鐵架子上下鋪,隻有下鋪住人,每人一個床頭櫃、一個整理箱,裡面有洗漱用品、拖鞋、電熱毯。

天亮了,彭昕烨得知,負責自己病區的“白衣天使”來自貴州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經過幾天觀察,他發現醫務人員都很辛苦,穿着厚厚的防護服,一忙就是6個多小時,喝水、吃飯、上廁所,都得等換班以後。

彭昕烨決心為這些素不相識的姐姐們做點什麼,“不能讓她們對武漢的印象,隻是辛苦。”作為藝考美術生,他向護士要來了塑料夾、A4紙,決定用畫筆,記錄下溫暖的瞬間。

于是,一幅圓珠筆速寫送到了來自遵義的護士李蘭手上:畫中,她正細心地給患者做檢查,從頭到腳裹着防護服,衣服上的名字是唯一的标識……

吃飯、服藥、運動、繪畫……方艙裡的生活,一天天熱乎起來。

得知昕烨是高三考生,從醫務人員到病友,都對他格外照顧。沒有台燈和紙筆,醫務人員就想辦法準備;方艙夜裡10點熄燈,就讓他去值班室複習……

“我被照顧得太好了!爸媽起初擔心我,後來看我吃得好、睡得好、學得好,就放下心來。”彭昕烨對記者笑着自我打趣。

核酸檢測漸漸轉陰,肺CT結果一次比一次好。3月2日,彭昕烨拿到蓋着章的《江漢方艙醫院出院證明》,準備“出艙”。

“盼着他快點出院,可臨分别了,又舍不得。”李蘭依依不舍,“姐弟倆”專門照了合影。彭昕烨告訴記者,“我已和姐姐約定疫情結束時再相見。到那時,我不是病患,她也不是護士,我們是患難與共的姐弟”。

“媽媽,長大後,我想成為你”

人物:武漢二橋中學七年級學生王錦儀,13歲。母親是一名護士。

接到記者電話時,家住武漢市漢南經開區奧林社區的王錦儀已一個多月沒見到媽媽了。

2月2日,錦儀的媽媽,湖北武漢第五醫院護士馮鮮接到通知,立即趕赴抗疫前線。

“起初,我很擔心、不理解,還有點埋怨她。”王錦儀回憶,“當時媽媽沒多說什麼,隻是摸着我的頭,輕輕說了一句,等你長大,會理解媽媽的選擇。”

那天以後,錦儀還沒見過媽媽。隻是在電視廣播中得知,媽媽,還有像媽媽一樣的醫護工作者都很辛苦,防護服一穿就是幾個小時,吃飯、喝水、休息,甚至是去洗手間,都不規律。

想念媽媽,卻沒辦法及時聯絡,錦儀就把想說的話,在微信上留言:

“媽媽,今天開始上網課了,我有認真聽講。雖然您不在身邊督促我,但我會自覺。”

“媽媽,室内體育課是我最喜歡的,老師說,擁有健康體魄,才能報效祖國。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千萬别生病。”

“媽媽,我每天都堅持拉二胡、吹竹笛,最近有小小進步,錄一段視頻給您。”

“媽媽,今天我跟爸爸學做飯,這是我烙的餅。等您回來,嘗嘗我的手藝。”

“媽媽我想您了,本來不想說,可,沒忍住……”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

2月18日,是媽媽的生日。錦儀告訴記者,那天,自己似乎一下長大了。

夜深了,伴着時鐘的嘀嗒嘀嗒,她在日記中寫下:“今天是媽媽的生日,一個特别的生日。沒有蛋糕、鮮花、巧克力,沒有家人的陪伴,隻有厚厚的防護服,還有好多好多的辛苦和思念。媽媽的生日願望會是什麼呢?我猜,應該是期待疫情結束,國泰民安。那我的願望又是什麼呢?我的願望,是想快點長大。媽媽,長大後,我想成為你!”

“你認真學習的樣子真帥”

人物: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初三學生丁一飛,15歲。滞留洪湖市燕窩村老家。

這幾天,每天早上6點半,伴随着鳥鳴和微風中濕潤的氣息,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初三學生丁一飛都會準時起床。

7點早讀,8點上課,上午收看青山區統一錄播的教學視頻,下午在QQ群裡聽老師答疑解惑,一天學習結束,還有半小時的居家鍛煉。丁一飛在電話裡告訴記者,他已經适應了在線上課,也慢慢适應了在農村的生活。

春節前夕,丁一飛全家回到湖北洪湖燕窩村老家,與爺爺奶奶一起過年。本打算過了年就返回武漢,沒想到疫情突發,一家人滞留在這裡。

2月10日,學校開始線上開課。身在農村的丁一飛遇到不少麻煩:

一是回老家時,沒帶課本和習題集,也沒帶電腦,上課時,不得不同時拿着兩部手機,一部用來看課本、一部用來聽老師的講授;二是村裡網絡信号不穩定,有時會出現卡頓。每次網一卡,丁一飛就要舉起手機四處尋找,直到找到信号較好的地方……“幸好錄播視頻都有回放功能,不然,真挺難。”丁一飛告訴記者。

前段時間,老家停電。屋外淅淅瀝瀝下着小雨,屋内光線昏暗,丁一飛就搬了個闆凳,在走廊讀書。

這身影被媽媽劉芳記錄下來,發在朋友圈。在媽媽看來,“盡管學習條件比較艱苦,但孩子沒有懈怠。我挺感動,這,就是成長。”

丁一飛的班主任周小威看到朋友圈後,把照片轉發到了班級群。“你認真學習的樣子真帥!”評論瞬間刷屏。大家說,透過這張照片,能看到一顆堅定的心,一種向目标不斷邁進的堅持。

提起這張被點贊的照片,丁一飛在電話那端有點不好意思:“初三了,馬上面臨中考,其實大家都很努力。老家的硬件設施雖一般,但很安靜,空氣也好。”

與丁一飛一起在老家的,還有念高三的堂哥、小學二年級的堂弟。堂弟看着電視上課,丁一飛和堂哥戴着耳機用手機上課,上課時互不幹擾,下課就一起運動、玩耍。

“這場疫情讓我懂得了許多,”丁一飛說,“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學習,因為有知識,才有打敗病毒和未知困難的勇氣與力量。”

(感謝武漢市教育局協助采訪)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15日 05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