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的整首詩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的整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17:17:15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的整首詩?今天是中秋節我首先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源于上古的天象崇拜也就是對月亮的崇拜,在上古時期有一些部落把月亮作為他們部落的圖騰,所以有一種節日叫祭月節,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的整首詩?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的整首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1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的整首詩

今天是中秋節我首先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源于上古的天象崇拜也就是對月亮的崇拜,在上古時期有一些部落把月亮作為他們部落的圖騰,所以有一種節日叫祭月節。

原來的祭月節是在秋分的那一天,後來由于農曆的演變逐漸地把祭月節定在了農曆的八月十五,因為八月十五月亮正圓。其實不僅是中秋節,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一開始都是源于天象崇拜或者數字崇拜,而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些節日最後都逐漸地構建了一種社會意義。

我們現在的中秋節主要是祈求親人的團圓、向往生活的美好,中國古代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詞,就詞而言寫的最有名的、最好的當屬蘇轼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首詞可以說是中秋節的代言詞,南宋文人胡仔讀了這首詞後說;“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意思是蘇東坡這首詞一出來,其他的中秋詞都不值一提,中秋節隻要這一首詞就夠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共賞這首詞……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轼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甯九年)中秋蘇轼在密州時所作。這一時期,蘇轼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但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

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别之後,轉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此刻,蘇轼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蘇轼的這首詞寫得實在是太漂亮,我們來看看這首詞寫的什麼意思,這首詞一起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我們現在看月亮一點想象都沒有了,我們對自然現象和對社會現象缺乏驚奇感。而蘇轼一看到中秋的月亮便突發奇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轼的想象力極端的豐富。還有一點蘇轼的這首詞其實是受了李白的影響,李白有一首詩叫《把酒問月》。

《把酒問月》中有兩句“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的語氣很平緩。而蘇轼問的特别地奇絕、投入。蘇轼對自然現象有一種驚奇感,想象力很豐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轼提問了卻沒有得到答案,接着他又問了第二個問題……

“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由于第一個問題沒有得到答案于是他又想到天上的宮阙今天是什麼年呢?此時人間是丙辰中秋,那天上又是什麼年呢?蘇轼連問了兩個問題都沒有答案,所以就有了下面幾句……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瓊樓玉宇”是傳說中仙人的住所,如同美玉做成的樓閣。指仙家樓台或月中宮殿。後形容精美華麗的建築物。

蘇轼說;“我想去天上搞個明白。”但是馬上一轉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蘇轼說;“我有點怕,我怕天上太高了,我怕天上太冷了、太孤單、太清冷。”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蘇轼說;“我還是在人間好好待着吧,還是人間最溫暖。”

“起舞弄清影”這一句有不同的理解,這句依舊受了李白的影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出來,李白有一首詩叫《月下獨酌》。《月下獨酌》中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的佳句。

這首詞在手法上是一氣貫注又層層轉折,這首詞既向往天國的超脫;而又執着于人間的溫暖。蘇轼向往超脫人世的煩惱,同時他又執着于人間的溫暖。這首詞的上阙是寫望月的層層幻想,這首詞的下阕……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

我們前面說了這首詞是蘇轼在密州時寫的,他當時獨在異鄉身邊沒有親人,而到了中秋又不能和親人團聚所以他心裡很苦悶,因為中秋本來就是團聚的日子,而月亮又代表團圓。而蘇轼現在又是一個人所以他本不想看月亮,可月亮偏偏與他作對。

蘇轼說;“今夜的月光真是見鬼了,我走到哪裡它就照到哪裡。我轉過頭月光轉着彎來照我;我低下頭月光又從底下來照我。我本不想看可月亮老是照我,照的我沒有了睡意。”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蘇轼說;“月亮啊,我與你前世無仇,今世無恨。我現在不能團圓,而你偏偏圓了。專門和我作對。”

他是在埋怨月亮,要是我們一般人就會越想越痛苦。而蘇轼的偉大之處在于他能夠很快的從痛苦之中解脫出來,他開始安慰自己……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蘇轼說;“所有的人都有悲歡離合,月亮從來都是陰晴圓缺。這個世界上沒有總是美好的事情,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這三句告訴我們人不可能總是團圓,月亮也不可能總是圓滿。不是我一個人痛苦,所有的人其實都有各自的煩惱。我們痛苦的時候總是感覺到所有的人都快樂,隻有我自己一個人痛苦其實不是這樣。

我們說蘇轼豪放他固然有豪放的一面,但蘇轼最大的特點、最大的優點就是超脫、曠達。我們應該學習這一點,懂得自我解脫,從痛苦之中跳出來。最後兩句……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但願人長久就是突破時間的局限;千裡共婵娟就是突破空間的阻礙。隻要我們長命百歲,我們就可以天涯共此時。

這兩句他既懷念他的弟弟,同時又拓展到了天下的人,這首詞是蘇轼天才的結晶。他寫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親人深沉的思念;對天國的幻想;對人間的熱愛。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說明蘇轼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當時雖已41歲,并且身處遠離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對現實、對理想仍充滿了信心。

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實現,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對現實産生一種強烈的不滿,滋長了消極避世的思想感情。不過,貫穿始終的卻是詞中所表現出的那種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既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詞作上阙問天反映執著人生;詞作下阙問月表現善處人生。落筆潇灑,舒卷自如,情景交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蘇轼詞的典範之作。

這首詞的意境、語言等皆美到極緻,情感基調跌宕起伏,尤其是虛象的表現對後世的影響更是深遠。如此奇絕的作品怎能不受人敬仰,這首詞能夠傳唱千年而不衰亦是理所應當。

緻此中秋佳節我也興之所至,口占一首與大家共勉……

良夜誰起舞,遙知月中仙。

中秋好佳日,月滿人團圓。

最後再次祝大家;中秋齊歡樂,阖家共團圓!

本篇内容,如有遺漏處,請多海涵!

本篇内容,如有不詳處,請多指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