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8 19:19:33

PC的誕生源于人們對于計算機小型化的需求,不過僅僅是放在桌面上使用對于某些人來說是不夠的,他們需要更具“移動性”的PC,這就是筆記本電腦誕生的原因。然而,在筆記本電腦發展的早期,昂貴、用戶群體的相對專業化使其離普通用戶顯得比較遙遠。當然,這一切在多媒體娛樂方式逐漸流行的新千年臨近之際,開始發生了許多變化。接下來我們針對幾個大的時間節點為大家回顧一下筆記本電腦這20年來的變遷曆史,由于多種消費熱點的交織與同一時期市場行為的千變萬化,部分節點在時間上有所重疊。

1997~2002能台式機之所能筆記本化身多媒體娛樂終端

新千年前後可以說是筆記本電腦最“純潔”的時期了,這幾年,廠商們緊随同一時期桌面PC的步伐,不斷強化旗下筆記本電腦的多媒體娛樂、3D遊戲應用體驗,基本上是以在移動平台上盡量實現桌面PC的主要功能體驗為追求。1996年移動版奔騰MMX處理器發布,它為想要更強多媒體性能的筆記本電腦打了一劑強心針。

1997年9月,随着多媒體文件體積的增大,CD光盤的容量已經不再夠用,IBM推出全球首款内置DVD光驅的筆記本電腦—ThinkPad 770,這也是全球首款14英寸筆記本電腦。

▲東芝制造了全球首台16:9寬屏筆記本電腦Portege 300CT,在當時可以流暢運行《紅色警戒》和《星際争霸》這樣的熱門遊戲,而加入外接光驅後也可以進行影音播放。

2001年,東芝發布世界上第一台搭載GeForce 2 Go移動版顯卡、高分辨率大屏的Satellite 2800,筆記本圖形工作站成為可能。在這兩年,各種獨顯本、影音娛樂本層出不窮,人們越發喜愛這類PC。

2003~2009能台式機所不能無迅馳,不筆電

2003年,“攪局者”神舟電腦殺入筆記本電腦市場,拉開了價格戰的序幕,更多人以較低價格擁有了筆記本電腦。在筆記本電腦走入尋常百姓家後,不少玩家産生了思考—這一品類的PC與桌面上台式PC,難道隻有體積和形态上的不同嗎?2002年以後,互聯網已經非常普及,不過當時的聯網往往都要通過有線網絡,所以如果電腦的位置比較遠,網線很可能就會牽得到處都是。那個時候少量的筆記本電腦具備無線網絡連接能力,但往往需要一塊PCMCIA無線網卡,先為之安裝驅動程序,再勇敢面對因為兼容性問題導緻的聯網不穩定的麻煩……

所以,哪怕是筆記本電腦這樣以便攜和移動為優勢的移動産品,在聯網時也經常隻能采用有線模式。這種與台式電腦一樣的聯網方式,完全不能發揮筆記本電腦靈活奔放的應用優勢,在大多數時候,筆記本電腦在信息海洋裡隻是一個個互無關聯的孤島。

轉變發生在2003年3月12日,英特爾迅馳平台正式發布,一方面宣告筆記本電腦進入消費時代,普通用戶逐漸可以買到合适的筆記本電腦;另一方面,則是宣告無線時代的來臨。由于無線網卡開始作為标準配置,因此筆記本電腦能夠更方便地接入無線網絡,筆記本電腦便于攜帶、随時使用的特性得到充分發揮。

有趣的是,迅馳正式亮相之前英特爾已經持續幾年陷入低谷無法脫身,當年的主力産品奔騰4處理器沒有使英特爾獲得預期的收獲,反而因為“高頻低效”和高功耗飽受诟病,摩爾定律也被質疑失效。用戶開始厭倦無休止的頻率戰争,英特爾必須努力尋找除了“頻率”以外,能讓整個業界興奮的新熱點。于是作為英特爾“計算與通信融合”戰略的重要部分,迅馳高調登場,英特爾在電視和平面廣告上為其花費的支出超過了3億美元。

迅馳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實體産品,對它的更準确定義應該是品牌或者标準。它由處理器、芯片組和無線網絡模塊三者組合而成,讓消費者的注意力從傳統的僅針對處理器的主頻拉力賽,轉到無線和移動的概念上。這讓英特爾的對手感到空前的郁悶,因為這意味着英特爾再次用概念與标準形成新的技術壁壘。英特爾表示,迅馳這套為移動PC而生的方案可以兼顧“高性能、長電池壽命、無縫的無線連接以及時尚創新的外形”四大要求。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1

▲可以說,2003年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内,筆記本電腦隻有兩種—迅馳本、非迅馳本。

迅馳還大大推動了無線網絡的發展,到2005年,90%以上的筆記本電腦内置了無線網卡,而無線網絡也反過來促進了迅馳的成功。到現在,所有的筆記本電腦都内置無線網卡,而無線熱點也遍布各地:機場、酒店、餐館、咖啡廳……甚至是在家裡,你或許都能搜索到許多個無線信号。然而,在發展的後期迅馳和酷睿兩大品牌同時進行銷售的狀況讓消費者格外迷惑。所以2009年6月,英特爾宣布進行品牌戰略調整計劃,從2010年開始逐漸淡化迅馳品牌概念,進而使其演變為單純的無線網絡産品品牌,這也意味着功成名就的迅馳退出了主流舞台。

2007~2012減肥計劃從上網本到超極本

如今提到筆記本電腦,我們知道其中包含了商用本、遊戲本、超輕薄本等各大類型,你還記得當年市場上火熱的上網本嗎?提到上網本就不得不聊聊華碩EeePC,EeePC是英特爾與華碩合作的産物。2007年,EeePC 701的發布是上網本曆史的開端。這款售價兩千元級别的機器采用了英特爾Atom處理器,配備了7英寸的屏幕,使用SSD固态硬盤,未配備光驅,推薦使用Linux操作系統,能夠進行基本的文字處理和網絡應用。EeePC 701一經發布即創下了每3秒鐘銷售一台的驚人成績,并在當年被亞馬遜購物網站評為2007“最想要的聖誕禮物”。眼見市場反響強烈,前景看好,衆家筆記本電腦廠商紛紛跟進。

2008年,上網本在國内市場的銷量為50萬台,2009年則暴增到200萬台。上網本的火爆也引發了“山寨本”在這一時期泛濫。上網本在迅速發展了2年左右的時間之後,市場熱度開始降低。而在入門級筆記本電腦領域,采用新一代平台的筆記本電腦在性能上已經令上網本望塵莫及,更關鍵的是不少筆記本電腦的價格也下降到3000元左右,因此上網本漸漸式微。再者,iPad等平闆電腦的興起更是将上網本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上網本對筆記本電腦設計産生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從上網本開始,光驅不再是筆記本電腦的标準配件;從上網本開始,低價低功耗平台開始流行。它确實在PC的發展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轍印,成為筆記本電腦進化樹上獨有的一支,并為“超極本”的到來埋下伏筆。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2

▲華碩EeePC 701開創了曾經紅極一時的上網本市場。

2008年1月的MacWorld大會上,喬布斯轉身從桌上舉起一個辦公信封,從裡面抽出一台MacBook Air電腦,台下的果粉頓時為之瘋狂。“正如你們所知,蘋果生産這個星球上最好的筆記本電腦:MacBook和MacBook Pro。現在,我們該認識第三類筆記本電腦,它叫MacBook Air。”蘋果CEO喬布斯說到。MacBook Air是筆記本電腦曆史上裡程碑式的精品,單就産品設計而言,它代表了當時工業設計的最高水準。更重要的是,從整個業界來看,它讓“輕薄”這個筆記本電腦最基礎的本質重新回到大衆視野。不少業内人士相信,超極本産品概念實際上源自蘋果公司大獲成功的MacBook Air。

2011年,英特爾正在大力推廣超極本(Ultrabook)概念,超極本是英特爾所提出的一種筆記本電腦類型,比起一般的筆記本電腦,超筆電的特色為體積較薄、重量較輕、開機快和擁有較久的電池續航力。市面上第一款超極本是Acer宏碁的Aspire S3-951 蜂鳥超極本,那18mm以内的刀鋒式設計機身在現在看來仍頗有可取之處。

在超極本興起之後,筆記本電腦不斷“瘦身”,不斷強化的多媒體娛樂、安全、網絡功能和還不錯的性能也滿足了用戶們的日常使用需求,觸控本、二合一本、變形本等形态的新品也層出不窮。然而随着主流筆記本電腦與台式機的性能鴻溝越發明顯,筆記本電腦看似成為了“沒那麼強的PC”的代名詞,人們不禁要發問:“未來,筆記本電腦能不能更強大一些?”

2010~2017從追求性能到追求高能耗比遊戲本的發展

2009年,戴爾Alienware M17x的推出似乎給面臨質疑的“增肥”高性能筆記本電腦指明了方向—外觀酷炫、品牌形象良好的遊戲本大有可為。這款17英寸的頂級遊戲機型采用英特爾四核處理器、SLI系統獨立顯卡,遊戲表現接近高端台式主機,這使得遊戲玩家原諒了它碩大的身軀。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3

▲Alineware M17x出現後,遊戲本潮流悄然興起,體積問題多年來一度被選擇性無視。

這幾年,ROG、微星為首的一線品牌以及基于藍天模具的地球人(後定名為未來人類)遊戲本紛紛現身市場。進入2010年以後,遊戲産業繼續蓬勃發展,就在電競産業化日益加深的同時,PC市場在這段時期開始陷入“飽和焦慮”,如何使自身産品銷售在出貨量下降的同時保持高利潤?答案是打造出更加差異化、高端化的産品以迎合高端遊戲娛樂玩家這一細分市場的需求。

幾年之内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發力遊戲本市場,比如曾經主打商務的惠普(代表産品暗影精靈系列)、聯想“彪悍的小Y系列”等“字頭”紛紛誕生。久而久之,許多玩家暢想着,如果遊戲本獨立顯卡能在不提高功耗的情況下帶來近似于桌面同标号顯卡的性能,遊戲本無疑會更加吸引人。

在2015年推出不帶“M”後綴的GeForce GTX 980移動版顯卡之後,NVIDIA這家芯片廠商向我們強調了“能耗比”的重要性;到了2016年,NVIDIA GeForce 10系列移動版顯卡發布,不帶“M”後綴的10系移動版顯卡具備更低的發熱、功耗表現,除去移動版CPU的影響,與同标号桌面級顯卡的性能差距低至幾個百分點。以“甜點級”産品為例,2016年發布的GTX 1060移動版顯卡性能表現與桌面級GTX 980不相上下,更是遠超GTX 970M、GTX 960M等上一代産品,用戶花費萬元以内的代價便可以買到一台暢玩VR遊戲和衆多電競大作的輕量化遊戲本。

“傻大黑粗”的遊戲本雖然迎合了“性能控”們的喜愛,但面臨市場的殘酷,遊戲本如何赢得更多人的選擇?或許回歸便攜這一“初心”是不錯的出路。2016年,核心部件能耗比的飙升使得遊戲本散熱系統“松了口氣”,類似于ROG S5、雷神ST Pro這樣的輕量化高性能遊戲本開始活躍在市面上。當然,24毫米左右的機身厚度對于更多人所鐘愛的超極本(18毫米以下)而言尚有差距,難道高性能遊戲本的極緻止步于此?

進入到2017年,NVIDIA祭出MAX-Q設計這一“大招”,結果大家也看到了,ROG、Acer、雷神等廠商由此可以将高性能遊戲本的厚度控制在當年超極本所推崇的18毫米以内。

遊戲本發展至今,再次“減肥”後與超輕薄本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美中不足的是,電池技術在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明顯跟不上PC核心硬件的腳步。于是我們看到,所有高性能遊戲本雖然憑借核心硬件節能技術在低負載使用場景中續航時間基本能達到常規本水準,但運行高性能遊戲還是無法擺脫那根電源線,電池模式下的遊戲本會面臨性能大打折扣、續航急速縮短的問題。我們期待更高的能耗比,我們期待更強有力的電池技術革命……在PC發展的下一個20年,筆記本電腦将以怎樣的發展來迎合我們的期待?

20年筆記本電腦發展史,裡程碑産品巡展

1997年——VAIO的第一款筆記本電腦PCG-505,在輕薄的同時保持了比較出色的性能。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4

1998年——ThinkPad 600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5

2003年——三星X10是第一台迅馳筆記本電腦。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6

2003~2005年——“四千九百八,神舟筆記本電腦拿回家”。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7

2006年——2006年1月,全新的第三代迅馳平台Napa問世,與之一起出現的還有後來的品牌核心:酷睿處理器。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8

2007年——EeePC 701的發布是上網本曆史的開端。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9

2008年——2008年發布的MacBook Air是筆記本電腦曆史上裡程碑式的精品。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10

2009年——Alienware M17x令骨灰級玩家眼前一亮,遊戲本熱潮悄然萌芽。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11

2011年——“超極本”風靡全世界,首發的Acer S3“蜂鳥”令人印象深刻。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12

2012年——“彪悍的小Y”持續熱賣,成為許多玩家接觸的第一台遊戲本—盡管它的定位并不是純粹的遊戲本。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13

2015年——ROG GX700水冷筆記本将遊戲本的機身尺寸和性能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14

2017年——像XPS 15這樣搭載主流桌面級性能顯卡、标壓處理器的機型在外觀上已經堪稱當年的超極本,當然,如果玩家預算十分充足,在這一輕薄程度之内還甚至可以選擇搭載GTX 1080顯卡的機型。

筆記本電腦未來發展分析(IT産業20年變遷移動PC進化論)1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