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卷五史記選文,迄今最感艱澀的要數“貨殖列傳”(節選)一文了。
最難的這句是“故物賤之征貴,貴之征賤”,其中的“之”字和“征”字,真令人費解啊,倘若要細細說明其中的彎彎繞繞,要寫很多字,這裡就不說了。
其次讓我費解的是“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這句話,意思也許不難明白,但要分析好這個句子的結構,殊非易事。此處亦不表,以免因為啰嗦被嫌棄。
今天要說的是“故太公望封于營丘”這一句。句子結構比較簡單,隻是,其中的“故”字,卻似乎和平常的不太一樣。
完整的一段話是這樣的:故太公望封于營丘,地潟(xì)鹵,人民寡,于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繦(qiǎng)至而輻湊。
先注釋:
太公望,即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其先祖被封呂地,故以封地為氏;文王出獵,遇于渭濱,與語大悅,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曰太公望;
封,動詞,爵諸侯之土也,被分封;
潟鹵:潟,鹵也,顯然是同義連文,即鹽水浸漬;
極,動詞,窮究;
則,連詞,那麼…就;
繦,名詞,錢貫也,此處名詞作狀語,像錢串一樣;
輻,名詞,輻條,此處名詞作狀語,像輻條一樣;
大緻可譯為(“故”不譯):故姜太公呂望被分封在營丘,土地被鹽水浸漬,百姓稀少,于是姜太公勸勉百姓緻力蠶桑織造,窮究技巧,流通魚和鹽,那麼(四方)的人和物就歸向齊國,像錢串一樣紛至,而且像輻條一樣聚集。
那開頭這一句“故太公望封于營丘”的“故”字是什麼詞?起什麼作用?怎麼譯呢?
中華版和上古版把“故”作連詞,譯為“所以”。但是,“故”作連詞,除“所以”外,還可譯為“于是”、“因此”等。倘若我們譯為“所以太公望被封在營丘”,這不就與後句“于是太公勸其女功”重複了嗎?所以不妥。
嶽麓版把“故”作形容詞,譯為“從前的”。從文義上講,确實是通的,但其實,這裡譯作“過去”更加符合文義。可是,如果譯為“過去”,似乎更應該用“昔時”這樣的詞才對啊,沒必要用“故”字。所以,也不妥。
先查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虛詞詞典》,P183注:連詞,用在句首,表示換一個話題,前後語義隻有松散的聯系,一般可以不譯。
我感覺還是解釋得不夠貼切。既然是連詞,又說隻有細微的聯系,那我們普通人怎麼能體會到這種差别呢?
再查韓峥嵘的《古漢語虛詞手冊》,P120注:故,語氣詞,通“夫”(同部),用在句首,表示要發議論。因為沒有上文或相因的句子,所以不能把它當作連詞看,不必翻譯。這樣解釋就清楚多了:首先告訴我們為什麼通“夫”,因為同部;其次,既然通“夫”,就是發語詞;因為是在名詞前,所以,可更精确認定是不完全發語詞,譯時可加“那”或“那個”,也可不加。
有時候想,學一字有一字的進步,舍一字有一字的損失。倘若今天不去查字典,可能就隻知道“故”字作連詞,譯為“所以”,永遠不知道“故”字還通“夫”字。
1932年胡适在北大畢業典禮上作演講,他說:“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副詞,徒然地,白白地)捐。”是啊,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此之謂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