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石河子大學微信表白牆

石河子大學微信表白牆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9 21:54:00

石河子大學微信表白牆?石河子大學:送人玫瑰手留餘香,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石河子大學微信表白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石河子大學微信表白牆(送人玫瑰手留餘香)1

石河子大學微信表白牆

石河子大學: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天山腳下有個石河子大學,全國9所高校都有老師在石河子大學任教。”

說這話的人叫夏文斌。他9年前還是北京大學的教師,如今的身份則是石河子大學的黨委書記。

在教育部和全國高校的關心與支持下,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重慶大學、江南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9所學校組成的高校團隊,近20年來圍繞石河子大學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目标深入開展各項工作,讓石河子大學在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與此同時,石河子大學也主動承擔起兵團向南發展的重任,派出大量的師資隊伍前往更需要老師的地區,創新性地開展新一輪的援助工作,實現了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和諧發展局面。

一段援疆路,一世援疆情

誕生在解放新疆路途上的石河子大學,是老一輩革命家為了新疆的長期發展創辦的一所高校。受基礎條件等各方面原因所限,石河子大學的發展遇到了困難。在全國對口支援大潮的帶動下,石河子大學迎來發展機遇。

石河子大學中文系2002級學生張瑜至今還記得,2004年3月新學期開學時,教室裡來了一位身材高大、衣着整潔的老師。他站在講台上說的第一句話是:“同學們好,我是北京大學的孟二冬,現在開始上課。”

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孟二冬主動要求到新疆石河子大學支教。他所講授的唐代文學課,讓同學們第一次發現,原來這門課竟然有這樣大的魅力。孟二冬旁征博引,文采飛揚,隽永的豎行闆書,中氣十足的嗓音為邊疆學子緩緩打開了古代文學的大門。那堂課,大家做了厚厚一沓筆記,有的“甩着胳膊直喊手酸”。

夏文斌曾多次說:“我第一次踏進石河子大學校門,就把自己當作石河子大學人了。”2012年,夏文斌在石河子大學黨委決策下,主導成立了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并擔任院長。他通過探索,對研究生思政課進行了專題化教學改革,邀請校内外知名學者進行專題化教學,集體備課,共同研讨教學中的問題,采取學生讨論、辯論、實踐考察等方式,大大提升了思政課的影響力和針對性,深得廣大學生喜愛。

2005年8月,新疆石河子大學迎來了江南大學校長陳堅親自帶隊的考察團,雙方就如何開展有效的對口支援進行了探讨,江南大學與石河子大學結下情誼。

2014年春天,江南大學老師陶謙來到石河子大學,用最短的時間聽完學院所有老師講課,詳細記錄了每一位老師的特點,并結合江南大學相關課程、教師授課方法和學科發展,組織了多次教學研讨會,極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師授課水平。他還主動承擔起《食品工藝學》《飲料概論》等課程的授課任務。

陶謙的妻子樸銀實是一位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本可以選擇60歲時退休,她卻向學校領導提出“到石河子大學去”的要求。看到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師緊缺,教了一輩子化學的她,又重新拿起粉筆,承擔起了教學工作。一對夫妻就這樣開始了援疆工作。

2015年12月31日,重慶大學援疆教師李江濤在離開石河子大學時,感慨地說:“不知不覺,500多個援疆的日日夜夜過去了,離别在即,我感到很多工作還沒有做完,我舍不得離開,不忍心告别。”

在石河子大學師生的記憶中,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穆春來教授、何傳江教授、李聲傑教授、董正英教授、龍付教授、李鳴教授、張家霖教授、葉忠教授、張金利教授等等,一長串名字的背後,是他們把自己的知識與才華貢獻給了石河子大學的發展,留下了對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戀與思念。因為在他們的骨子裡,早已刻下這樣的字樣:一段援疆路,一世援疆情。

提升教學能力,服務更多群衆

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帶來的不僅僅是衆多國内一流的教師站在了石河子大學的講壇上,更有一群群年輕有為的石河子大學老師走進了對口支援高校的大門,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水平。

孫桂香、張愛萍等石河子大學的年輕教師進入北京大學等對口支援高校讀上了博士研究生。進修學習的教師更是數不勝數,挂職幹部也是人數衆多。

2015年,一項全新的項目正式啟動:石河子大學青年教師與對口支援高校名師“結對子”。當年就有18名優秀青年教師到對口支援的高校,與名師建立“一對一”的指導培養關系。

而對口支援高校為石河子大學引進的7名“綠洲學者”,與華東理工大學成功申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兩名,更是極大地提升了石河子大學的科研教學能力。

正是在這樣全面對口支援的背景下,石河子大學服務基層群衆職工的能力越來越強。

2018年9月,塔裡木大學石河子大學醫學院分院挂牌運行,新招收的81名學生在石河子大學正常開學。沒錯,這是塔裡木大學的學生,因為塔裡木大學目前尚不具備教學能力,所有學生均由石河子大學招生培養。

而為了培養兵團南疆急需人才,石河子大學停招部分社會需求少、專業與社會切合度差的專業,新增了材料科學與工程、種子科學與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紡織工程、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等一批兵團特别是南疆經濟社會發展緊缺人才專業。

陳學庚院士團隊在南疆建立了農田殘膜污染治理試驗示範基地和南疆特色林果生産全程機械化研究與示範基地,在一師6團、10團等地區種植15000畝棉花開展地膜試驗示範,研制改進出多種新型殘膜回收機。

水利建築工程學院去年完成了生态水利院士工作站南疆分站的調研和合作洽談,在南疆師建立生态水利院士工作站分站,籌劃南疆水資源重大項目研究。

化學化工學院長江學者郭旭虹團隊發揮農學、化工、材料、工程等學科交叉優勢,吸收工程、生物固沙的優點,嵌入南疆當地的農業生産模式,針對風沙傳播路徑上關鍵地區、特殊困難立地條件,構建了一套“工程—生物—化學”一體化的防風固沙體系。去年在第十四師224團英阿瓦提村村南10畝風沙災害區域開展試驗示範,初見成效。今年,這個團隊擴大示範面積,進一步優化固沙體系,固沙更加規模化、規程化、固沙劑産品化。

一件件實實在在的送科技下鄉活動,讓石河子大學服務地方發展的能力越來越強,更赢得當地群衆的交口稱贊。

更多學生紮根基層奉獻青春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石河子大學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桑華非常忙碌。她帶着自己的團隊,深入南疆師團連隊,一個點一個點地察看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提出改正意見,指導大學更好地服務基層。

僅去年暑期,石河子大學就組建校級及以上社會實踐團隊47支。其中39支團隊前往南疆,參與師生638人,分别到南疆169個連隊、村、社區等開展活動,主要以教育幫扶、科技支農、政策宣講、愛心醫療、民族團結、文化建設、藝術下鄉等項目為内容,在學校掀起了“石大學子走兵團”的熱潮。

從2007年起,石河子大學就開始長期派出學生開展實習支教工作,連續12年累計派出學生3934人到基層學校實習支教。根據南疆師需求,石河子大學春季派出363名學生、秋季派出205名學生赴第三師、第十四師和和田地區墨玉縣開展實習支教工作。

在這樣的氛圍下,石河子大學學生在就業選擇時,也把目光投向了基層單位。去年,5411名本專科畢業生年終就業4804人,其中留在新疆、兵團就業3053人,占63.55%。

說起這些,夏文斌深有感觸地說:“石河子大學是在全國對口高校的幫助下提升了自我的教學科研能力的,現在,我們将優良傳統傳承下去,用自己的能力幫助更需要幫助的基層,送出更多玫瑰,奉獻更多群衆,發揮高校職能作用,秉承石河子大學創辦時的初心,牢記高校的使命與任務,做出石河子大學應盡的努力與貢獻。”

(本報記者 王瑟)

來源: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