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的纏繞、打結、卷曲可謂是釣魚人平時作釣過程中碰到較多且頭疼的問題,我也看到有很多人提出的讓其複直的方法。台釣魚線大多是尼龍線,尼龍線都是有一定的記憶性,所以,魚線的變形、卷曲,算是其正常的特性,隻能說想辦法盡量避免,絕對不卷那是不可能的。
魚線卷曲對我們垂釣影響最大的就是子線了,釣魚這麼多年來,什麼浮漂、配件、魚鈎等等,經過不斷的試用、當白鼠,基本上都已經淘到非常滿意的品牌,唯獨這個魚線,至今沒有獵得一款十分滿意的。當然我指的滿意是高性價比。究其原因,主要是魚性的特性決定的,釣魚人要求魚線的特性有強度、耐磨性、切水性、柔軟度、延展性、線徑、抗卷曲、抗氧化等等,這其中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如強度與線徑,柔軟度與抗卷曲。所以,好的魚線,不可能在每個性能上都達到優,隻能做到均衡。子線注重的主要是強度與柔軟度了,但是軟了就容易纏繞打結,而且原絲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才會變軟,其強度也會下降,強度與柔軟度本身就存在矛盾。我曾經就買過某品牌的子線,其性能标硬度适中,2.5号的子線,拿回來一看,乖乖,真的非常堅挺,綁鈎少繞幾圈,都收不緊,收緊了也能自己彈開,這款線想讓它在正常操作過程中卷曲,估計都有點難。
有些人釣魚子線經常纏繞打結,甚至是逢釣必纏,有些人,卻很少,可見子線的纏繞、卷曲是跟垂釣者操作也有一定的關系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竿動作,揚竿過猛,魚鈎出水後力道不減,繼續飛向空中,鈎線在空中飛舞,能不纏嗎?正常的提竿應該是靠瞬間小幅度的力道刺魚,然後順勢拿出水,魚鈎與鉛墜是慢慢出水的。再有一個就是抛竿動作,抛竿控制不好,鈎墜飛到滿竿位置力道還有不小,勢必會被崩緊的魚線彈回,或者抛得太高,下落姿态也是無法控制。完美的抛竿應該是鈎墜不要離開水面太高,蕩到指定區域力道消失,鉛墜入水甚至無聲,當然,這對一般人來說有難度,不過隻要刻意去追求,時間久了,都是能辦到的。
鉛墜有時也是子線纏繞的罪魁禍首,形态不規則的鉛墜入水後,會因不同角度受水流的阻力不均勻而翻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撕一個橡皮擦大小方紙片從高處扔下,就會發現,那滾動的速度不要太快。所以,鉛墜要卷緊密了,周邊要修圓滑了。前兩天才制作了一個關于卷鉛墜的視頻,有不少朋友說鉛有毒,不能這麼玩。鉛是有毒,但是像我這樣制作的鉛墜,除非挂底卡石頭縫中或讓魚拖走,否則,就算換主線,墜也不會換,所以一年卷不了幾個。卷完了手洗幹淨了,還好吧。另外雙鉛釣法的時候,子線也是極易纏繞,這個我還真沒有尋到好的解決方法,雙鉛釣法鉛重,不能往前抛出太多,抛近了兩顆墜下落過程中就非常容易纏繞,我試過橄榄形墜都沒用,後來幹脆用單子線,就好多了。
中上層雜魚搶食子線也易纏繞,甚至打結,鈎墜落水,墜在下,鈎餌在上,雜魚搶食,朝任意方向牽扯魚鈎,尤其是子線較長時,兩條魚甚至能在水中給你雙子線打個結。這時要麼加大鉛墜直接跑起來,要麼減短子線。
摘鈎取魚之時,鈎上魚跳動劇烈。這個我想大多數人都碰到過,有時魚在抄網裡也是一樣。飛魚近身,盡量不要用手提魚線,而隻用手箍住魚線,讓力道由竿尖來承受,這樣魚在跳動過程中,竿尖就能緩解魚跳動引起的鈎墜劇烈抖動,摘鈎取魚時,動作要幹脆麻利,不能抓住又蹦開再抓,利用擋針卸魚操作不好也是一樣。野釣中用網抄魚,就盡量在水裡把魚體力耗一點再抄。黑抗飛抄就另論了,哈哈。
翹嘴出水後跳動最歡
以上說了子線纏繞的一些常見原因,那麼,子線纏繞了,或者打結了,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尼龍魚線一旦變形,想讓其恢複平直,我覺得隻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達到一度的溫度再冷卻(有網友介紹的用錫紙摩擦就是這個原理),另一種就是魚線上拉力達到一度的程度,強行破壞記憶性所至的扭曲(我估計接近魚線的極限接力值或超過),無論哪一種,在我看來都是不可取的,就算複直,魚線的強度肯定、必須下降。還有一些人子線打結了,用鈎尖紮到結裡面慢慢挑開,如果結已打緊,這種方法基本上是避免不了鈎尖紮到線徑上,所以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子線卷曲了,如果不追求靈敏度,可以繼續使用,起碼線的強度尚在(當然已經卷曲了的子線更容易再次卷曲或打結),不要試圖用什麼方法讓其複直,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剪掉回收魚鈎,換子線。如果已經打結了,那更是應該直接換掉,除非手上這是最後一副。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不是簡單地搜索拷貝而來,内容也絕非是單純的理論,都是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對于處于台釣摸索階段的人來說,不敢說是上乘補品,多少會有點幫助。覺得本文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内容。當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探讨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