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筆從戎的詞語意思?投筆從戎(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南朝·宋·範晔《後漢書·班超傳》, 投筆從戎指扔掉筆去參軍;比喻文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投筆從戎的詞語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投筆從戎(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南朝·宋·範晔《後漢書·班超傳》, 投筆從戎指扔掉筆去參軍;比喻文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原文: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随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辍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骞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
釋義: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招聘赴任校書郎,班超和母親跟随哥哥來到洛陽。家中貧寒,常作為受官府雇用的抄書人來謀生,長期勞苦。
他曾經停止做事棄筆道:“大丈夫沒有别的志向謀略,總應該效法傅介子、張骞立功在異域,以取得封侯,怎麼能長久地與筆墨紙硯交道呢?”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笑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