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崔大夫和育學園高級營養專家賈梅老師進行了一場以“食品添加劑?可怕嗎?”為主題的直播。直播過程中,很多網友都遺憾自己的提問沒有被翻牌,那麼今天,小園子就把大家關于“食品健康”的疑惑梳理一下,并統一作答吧!
1.食品添加劑有什麼作用?
答:《國家食品安全标準》中有明确的規定,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等都屬于食品添加劑。也就是說,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是為了讓食品口感或品質更好、保存時間更長、更加安全等等。一般來說,正規廠家生産的食品,其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劑,都是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标準的,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2.天然食品添加劑是不是比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要好?
答:不一定。在很多情況下,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比天然食品添加劑穩定性更好,更易被人體吸收。比如人工合成的葉酸,其生物利用率就是天然葉酸的2倍。因此,隻要是正規廠家生産的符合國家安全标準的食品,不管其中添加了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還是天然食品添加劑,大家都可以放心地去購買食用。另外,符合國家安全标準的食品,一般會在包裝上印刷SC标識,表明該食品已經獲得國家生産許可。
(SC标識)
3.純手工制作産品一定不含防腐劑和其他添加劑嗎?
答:一般能夠購買到的主打“純手工制作”“無添加”的食品,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防腐劑或其他添加劑,隻是廠家可能沒有标出或者含量很少。因為沒有任何添加劑的食品,保質期會非常短,比如我們自己在家做飯或者做一些小點心時,在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如冷凍)的前提下,可能1-2天内就變質了。而我們能夠購買得到的工業化制品,包括米、面等食品,都可能含有添加劑,隻是不同食品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含量不同。
4.給孩子做肉的輔食太耗精力,能直接給寶寶買肉松等肉類的輔食嗎?
答:可以的。隻要是正規廠家生産,有品質保證的肉類輔食成品,給寶寶買來直接吃是沒有問題的。相比家長親自制作的輔食,工業化成品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家長的雙手,節省了家長們在輔食制作上的時間成本,外出時更方便攜帶且不易受環境、溫度變化所影響。家長們不需要特别抵觸這類的加工食品,這類食品可以說是食品工業進步的一種體現。
5.給寶寶喝水,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水,需要喝“嬰兒專用水”嗎?
答:水是人體日常消化代謝、生存所必須的物質,包括人體70%都是由水組成。對于寶寶來說,飲用水隻要保證幹淨、衛生即可,不需要喝一些特别的水,或者所謂的“嬰兒專用水”。同時,水也特别容易成為細菌增殖的載體。所以,家長們要注意飲用水的儲存方式。
6.寶寶喝的酸奶,應該怎麼選擇?
答:為了規避食物過敏的風險,一般建議一歲以後的寶寶再嘗試食用酸奶。選購酸奶時要注意三個方面:第一,要選擇真正的酸奶,而非乳酸飲品。在選購酸奶時,大家可以仔細查看酸奶的外包裝及配料表,如果包裝上有“飲品/料”字樣或者配料表上“生牛乳”排名靠後,且有很多其他成分,就說明這是乳酸飲品,而非純酸奶。第二,選擇全脂酸奶。寶寶生長需要高能量食物,低脂或無脂酸奶,能量密度降低,不利于為寶寶生長供能。第三,選購時,要選擇正規廠商、大品牌的酸奶,即便這些酸奶裡含有一些添加劑,其含量也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内。
7.酸奶中的明膠等添加劑,孩子能吃嗎?
答:明膠這類食品添加劑屬于酸奶這個類别的食品裡,國家允許添加的增稠劑、穩定劑。同時,國家會有相應的标準,嚴格規定這類添加劑的品種與添加的量。所以,隻要是正規廠家生産的合格産品,明膠的添加種類和劑量肯定是安全且合乎标準的,家長不必過分擔心。當然,家長也可以購買酸奶機,用益生菌在家中自制酸奶,搭配一些新鮮的水果給孩子吃,這當然是更加健康的方式。
8.食物的保質期越短越好還是越長越好,保質期長意味着食品添加劑越多嗎?
答:不能一概而論,食品的保質期還與食物的性狀等有關。比如幹粉的保質期通常比液體奶的保質期更長;而含有活性成分的産品如益生菌,往往保質期不會太長;冷凍儲存的食品也比室溫儲存更不容易變質。因此,食品的保質期長短,不完全跟添加劑的多少有關,還要考慮食品的性狀、包裝、儲存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9.冷凍食品,如海鮮,比生鮮食品的營養價值更低嗎?哪種營養成分更好?
答:并不會。以海鮮為例,相較于鮮活海鮮,冷凍海鮮其實是在海鮮捕撈上岸後迅速地進行處理并冰凍,基本完整地保留其營養成分且防止其變質。而鮮活海鮮,捕撈上來以後,商家為了延長它的壽命,可能會在飼養它的容器内添加其他物質。需要注意的是,冷凍食品不建議反複解凍-冷凍食用,這個過程會破壞其營養成分,同時會帶來細菌滋生。
10.很多寶寶食品中含有麥芽糖糊精,小朋友對麥子過敏,能吃嗎?麥芽糖糊精是什麼?
答:麥芽糖糊精屬于碳水化合物,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在适量添加的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在一些益生菌制劑中,麥芽糖糊精就起到載體的作用,因為細菌的體積是很小的,如果沒有載體,就沒辦法承載這些細菌,而且這些細菌的性狀也可能會不穩定。同理,如果我們購買一款維生素D制劑,也會發現裡面不是隻有純維生素D成分,必然也有一些其他成分。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内添加安全的食品添加劑,是不會對人體構成傷害的,家長無需過分緊張。
11.食品背後的配料表一定是真的嗎?有沒有專門的部門來監管?
答:國家有專門的部門來監管。所有正規廠家生産經營和使用食品添加劑,都必須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标準》和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相關部門檢驗合格的産品才能允許印刷合格标識。而且,正規企業内部自己也會設立監管部門,保證食品的質量。因此,建議大家選購大品牌、正規廠家生産的食品,會更加有保障。另外,現在很多食品的檢驗報告都以二維碼的形式呈現在食品包裝上了,大家可以在選購時留意一下。
12.食品包裝上的配料表應該怎麼看?
答:第一,配料表成分越簡單越好。配料表信息簡單,意味着額外添加的成分少,食品相對更天然。第二,注意配料表成分的排列順序。一般來說,配料表成分排列順序是按照該食品中成分含量的多少進行排列的,購買時,應優選天然食材排列靠前的食品。如有兩款果汁,A款配料表寫着“桃漿、水”;B款配料表寫着“水、白砂糖、桃漿”,購買時,最好選擇A款。
13.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是不是不能給孩子吃?
答:很多研究發現,攝入過多反式脂肪酸可能會增加人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兒童來說,攝入過多反式脂肪酸還可能影響他們對必需脂肪酸的吸收,進而影響生長發育。我們日常見到的油炸食物、炸薯條等,以及西點店的面包、松餅、蛋糕等食品中,很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推薦食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14.如何辨别食品中有沒有反式脂肪酸?
答:我國2011年公布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中規定,所有預先定量包裝或制作的食品(除生鮮等天然食品以外,超市賣的絕大多數包裝食品都是預包裝食品),在食品标簽中必須标識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大家在購買包裝食品時,可以觀察食品标簽中營養成分欄。一般在“脂肪”欄目下,會标有“反式脂肪酸”字樣,如果這一欄對應的含量為“0”,就說明該食品不含反式脂肪酸。
而如果這些食品标簽中沒有标明“反式脂肪酸”含量,則說明這種食品并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标準的規定,建議大家不要購買。
15.生活裡常見的糖類有哪些?
答:我們平時所說的糖,大多是白砂糖或者綿白糖,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除了蔗糖以外,包括奶制品中的乳糖、水果中的果糖、葡萄糖、主食中的澱粉,以及不易被人體吸收的低聚糖等,都屬于糖類。糖的主要作用是為人體供能,對于孩子來說,不建議讓孩子攝入過多的添加糖,糖攝入過多,不僅易造成孩子肥胖,還易導緻孩子齲齒。另外,需要提醒家長,糖類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所以不是說吃了有甜味的東西才要好好刷牙、漱口,如吃了水果、澱粉含量高的主食等也要注意清潔口腔。
16.不想讓寶寶吃糖,能用木糖醇等代糖成分代替糖麼?
答:從口味上說,代糖雖然不會像真的糖一樣有緻齲和導緻肥胖的隐患,但是代糖仍然會改變寶寶的口味,使之變得更習慣甜食,日後也可能會更偏愛高糖、高鹽的口味而不易接受食物原本的味道。從功能上說,代糖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而非營養成分,主要是為一些糖代謝異常,如糖尿病人準備的替代品。對寶寶來說,代糖并不利于他們的腸道發育及腸道菌群的建立,不建議給寶寶吃。
17.孩子吃的零食,是自己做好還是直接買好?應該給孩子吃什麼樣的零食?
答:零食不意味着一定是“垃圾食品”,自己做或是直接購買都可以。孩子吃的零食,一要注意是否有營養價值,二要注意是零食的性狀與種類。比如“手指食物”,除了提供營養價值,還可以訓練寶寶的咀嚼、吞咽能力及精細運動的發展。如果是購買的零食,應優選正規廠家生産、大品牌的食品,同時注意食品背後的營養成分表,關注NRV值,避免選擇高糖、高鈉的高熱量食物。
18.是不是一定要給孩子買兒童專用食物?
答:很多時候,“兒童食品”隻是商家宣傳的噱頭,而不代表這種食物就更适合兒童食用。以兒童醬油為例,往往以“低鈉”為賣點。從醬油的釀造工藝來說,沒有直接釀造低鈉醬油的說法,低鈉醬油隻是在傳統醬油的基礎上進行了稀釋,或許還會添加其他成分去調節。在選購兒童食品時,最重要的還是要關注食品的營養成分表、配料表,看是否是低鹽、低糖以及該食品中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所占的比例等等。
19.給寶寶喝鮮榨果汁可以嗎?
答:不建議給寶寶喝鮮榨果汁。以蘋果汁為例,在制備果汁過程中,大部分果肉會以殘渣的形式被浪費掉,果肉中的纖維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會随之丢失。而且,我們吃一顆蘋果可能需要5到10分鐘的時間,而喝一杯蘋果汁可能隻需要1~2分鐘,榨一杯蘋果汁,往往需要幾顆蘋果。這就意味着,我們的身體會在短時間内吸收大量的糖分,這會給我們的血糖調節機制造成很大的壓力,對于血糖調節機制尚未發育成熟的小寶寶來說更是如此。
另外,從口腔發育的角度來說。寶寶啃着吃水果時,要比喝果汁時鍛煉更多的口腔肌肉,能夠更大程度地幫助寶寶鍛煉他的啃咬、咀嚼和吞咽能力。同時,啃咬水果也能促進牙齒的健康發育。
20.食品中含有抗氧化劑或者防腐劑,是不是應該避免?
答:實際上,隻要經過工業化生産的食品,如超市買的大米、白面等,基本含有食品添加劑,這些食品添加劑不但包括抗氧化劑、防腐劑,還包括護色劑、增味劑、營養強化劑等。這些食品添加劑,會幫助加工後的食品,表現出更好的口感、質地,更長的保質期等。如果食品中不添加防腐劑、抗氧化劑,可能很快就會腐敗、變質,無法儲存很長時間。隻要是獲得國家食品生産許可的正規廠家的産品,基本不會出現添加劑不安全的問題。大家不需要對防腐劑、抗氧化劑等過分擔憂。
21.七個月的男寶還沒長牙,能吃磨牙棒或小餅幹嗎?
答:實際上,咀嚼是一種動作能力,即使寶寶沒長牙,也可以做出啃咬、咀嚼動作。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給寶寶吃一些磨牙棒或小餅幹等功能性食物。可以在寶寶吃輔食時,給寶寶準備一些磨牙棒或小餅幹,讓他拿着啃咬既能鍛煉咀嚼能力,又有助于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及精細動作的發育。
22.十四個月的孩子,能吃芝士或者黃油嗎?
答:在考慮給寶寶添加某種食材(如芝士或黃油)時,家長要考慮這種食材是否與家庭飲食習慣保持一緻。因為受遺傳與環境因素影響,寶寶的體質、口味都與父母十分相似,如果寶寶吃的食物與父母常吃的不同,就比較容易出現不耐受或過敏的情況。因此,如果家長常吃黃油或芝士,且吃完沒什麼不良反應,家長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芝士或黃油;如果家長平常不吃黃油或芝士,或者吃了黃油或芝士會感到身體不适,那就建議晚一些再給寶寶添加。
以上,就是小園子關于4月9日【食品添加劑?可怕嗎?】這場直播中,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做的詳細解答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